有您教导,真好
2024-12-31谭鼎宸
洁白的宣纸,浓黑的墨痕,在黑与白的交融中,饱蘸着您的家国情、我的赤子心。
展览室的展板上高悬一幅幅书法作品,其中,我写的“山河无恙”四个大字傲然挺立,极具墨韵之美,让无数师生们驻足,点赞。我想起了您近7年的指导,不禁热泪盈眶。
三个月前,学校准备举行“我为祖国献一份礼物”主题书法展览比赛,我心潮澎湃,即刻想到“山河无恙”四字。
放学后,茸茸的云羽在天空灿然生光。我步履轻盈地走进学校的书法教室,信笔挥毫,创作一番。对于“笔龄”近7年的我来说,写这四个字并非难事。豪兴起,笔一挥,墨一泼,几篇下来,如行云,如流水,写出的字如同新生而尖锐的茅草芽,充满生气。
但是,仔细一看,作品却缺少韵味。每个字都是流畅的,为什么合起来却有些混沌稚拙?夜色黏稠灰黑,窗外的榕树灰黑,我的脸色也灰黑,颇不甘心,一遍遍地尝试,却愈来愈焦躁,写出疤瘤累累的字。
“你的作品没有深情,没有故事。”书法老师悄然而至,神情凝重地站在我身边。
他接过我手中的笔,蘸墨,下笔,轻点重顿竖出锋,铁划银钩,笔走龙蛇,留下道道墨痕。须臾之间,老师郑重地写下一个“山”字,解释道:“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山’代表了无数仁人志士的脊梁;山河无恙、家国永安的背后是爱国者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是奉献者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无悔!”
他深情款款地写完余下的三个字:“你要在写字的时候想着,目光所至为中华,笔触所及为信仰。”随后,老师殷切地望向我,把笔递了回来,语重心长地说道:“留存在这宣纸之上的,不仅是技法的精彩展现,还应有家国情怀的蕴涵。”
一轮金黄的圆月在天际升起,几颗明星点缀其间,驱散了沉寂的夜色。“山河无恙”这四个大字仿佛也染上了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我的眼眸。
有您教导,真好!
再次提笔,我褪去平日的兴奋,心田种下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担当感。
于是,我用热烈又沉郁的笔触写下“山河”二字,默念着“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将日月再丈量”的英雄故事。当我书写“无恙”二字时,脑海中更是浮现出“遍地哀鸿满城血”的场景,仿佛听到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铮铮誓言。一横一竖之间,尽是牺牲者的献血;一撇一捺之间,皆是奉献者的热泪;一字一词之间,都是文明的韧性。
而今,校园里橙黄橘绿,枫叶鲜红,繁花似锦,我的书法作品在展板上诉衷肠。展览上的四个大字,是我赓续的历史文脉,是吾辈青年自强不息的担当,是我对恩师的深深感谢,更是我对祖国许下的诺言:山河无恙,吾辈自强!
作者简介:
谭鼎宸,男,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翠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