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规律中证,于特例中试
2024-12-31刘婧
凯尔·萨顿说:“我们的研究,是总结规律,然后发现特例,再去寻找特例背后的原因——这才是科学发展的内驱动力。”诚哉斯言:建立在规律之上的特例,即为试错,此乃迷途中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行。
不可受经验主义限制,破旧立新,探无尽之迷途。
经验主义往往大行其道,言之曰“老马识途”“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诚然,经验是规律的总结,有其正确之处。但是人们常过分夸大经验主义之功用,囿于经验的怪圈,正如漫长世纪的“地心说”与“日心说”之争;人类起源之大辩论等。经验与试错是大马路上的分岔口,若是始终不质疑不破圈,固守经验而行,或许只会在360度的大回环之后回到原点,永远在经验主义的怪圈之中循环往复,难以进步。
不可受朴素现实主义约束,学会总结,则事半而功倍。
心理学提出“朴素现实主义”一观,乃是言世人常认为自己知道而不是不知道的现象。正如《那流逝的生命》一文中卡捷夫提道:一批小马从不肯坐下听完老马的教诲,只有当自己成了老马,才开始徒站在那儿,盼望自己的错咎能给小马一些方向。规律与经验并非一无是处,若是小马们只盲目相信自己的一切能力,不管不顾前人的整理研究,学不会站在巨人的肩上,还自以为是一鼓作气胡乱“试错”,可以说,这种抛开实验前景而自以为功高震主地以宏大观念试前辈之错,亦为荒谬。
不可受社会赞许性奴役,静水深流,切莫随波逐流。
《1984》中言:“群为原罪。”当站在时代与大众的风口之时,是非黑白被裹挟着统一了。正如从来是胜利的一方书写历史,是故只有胜利的一方才永远是正义。试想,当大众一拥而上,推崇某个观念或想法时,从众而跟风,去认可万万千千之口,极易迷失自我。等待大众一哄而散,过往的所谓“试错”便成了昙花一现,无人问津。何时大众再群起而拥之,这种声势浩大都不过空中楼阁,且随风而流,切不可取。
普鲁亚士便总结:“人们总认为自己在思考,其实他们只是在整理自己的偏见。”只有在规律与特例之中,二者并举,不偏不倚,那被试之“错”才有其价值,才堪登大雅之堂。至于在规律之中勇于迈向那个成为特例的“错”,也将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作者简介:
刘婧,女,作者单位:宜宾市翠屏区天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