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特色题材与吹塑纸版画教学整合实践

2024-12-31何雨晴

三角洲 2024年17期
关键词:纸版画吹塑版画

美术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是开展基本美术教学活动的保障,与提升教师教学水准和丰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需要广泛而有针对性地利用地方和社会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树立文化自信。笔者立足海南独特的地域题材,依托吹塑纸版画的表现形式,将学生熟悉的海南特色植物、建筑、食物等作为创作题材,把课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身边的事物都可以成为美术创作的灵感,既增加了学生对吹塑纸版画的热爱之情,又能培养学生对海南特色地域文化的认同感。

海南特色题材的初中吹塑纸版画美术课程

开发研究的背景及价值分析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第四学段(8—9年级),学习任务2:表现无限的创意,其中明确提到本学习任务主要引导学生运用传统与现代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创造性地表达对自然与社会的感受、思考和认识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内容要求涉及在吹塑板、厚纸板、雪弗板、胶片、木板、KT板、陶泥板、石膏板、铝塑板等材料上,创作版画作品。海南中学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书简精灵——藏书票》中有涉及版画中的漏印法,藏书票被称为“版画珍珠”,这节课成为学生接触学习版画的联结,但是很少提到将学生的生活及地域文化与之融入。随着乡土资源被重视,很多一线教师、专家、美术教育工作者都致力于乡土美术资源的开发。把吹塑纸版画与海南特色结合作为一种新的美术表达形式,选择海南特色风景、建筑、食物等作为题材进行美术创作。这种以地方特色资源作为创作题材与版画相结合的案例有研究的价值和必要。

以海南特色作为创作题材,使吹塑纸版画教学有了文化灵魂,是对海南地域特色资源的一种开发应用,是对课本与地方资源的有效整合。学生在课堂教学与家乡文化中找到了新的联结,加深了学生乡土文化的认同感。版画创作过程具有偶然性,不同做法具有不同效果,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创作过程中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吹塑纸版画的开放性使学生原本单一的绘画表现形式发生了改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表现技法。同时,吹塑纸版画较强的装饰效果应用于生活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以及对美术生活的热爱。

吹塑纸版画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

吹塑纸版画属于版画概念的拓展与延伸,与其他版画制作材料及工艺复杂的特点不同,吹塑纸版画所用的材料简单易取、物美价廉、制作简便、安全便利,用吹塑纸代替木板,铅笔代替小刀,用水粉颜料代替油墨等,即使没有专门的版画教室也能开展教学,深受学生喜爱。工具和材料的替换,降低了学生制作过程的危险性,同时也更适用于学校常规班级的美术课堂。

吹塑纸版画的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其制作过程分为“绘稿、刻版、拓印”三个部分,在创作过程中,任何一个创作步骤如果不合理,都会影响下一个步骤的顺利进行。在创作过程中,吹塑纸版画上面的肌理纹路通过水粉颜料印在纸上,即使出错也可以在原版上重新涂水印颜料再重新印制,新的颜色会覆盖旧的颜色便于学生修改。制版过程只需用铅笔就能在其表面制造痕迹,便于学生掌握、难度不大又易于表现细节。吹塑纸版画色彩鲜明、肌理多样和偶然性、复数性等特点使作品的画面更独特,画面效果更丰富,表现力更强。初中生阶段好奇心重且思维活跃,好动等使他们无法将画面做得较为精致,以及工具的多样性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偶然现象,但这些偶然的效果恰好折射出学生天真、朴质、自然的心境与童趣。

海南特色题材与吹塑纸版画美术课程的结合

结合地域文化丰富初中版画课程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提道,要开放课程资源,广泛而有针对性地利用地方和社会文化资源,如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文化景观等。教师可以运用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将吹塑纸版画的美术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加强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丰富美术课程教学内容,有利于学校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拓展。

海南地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美术作为文化延续和更新的载体之一,有必要将美术纳入每项课程计划中。巧妙运用教学资源,通过挖掘本土资源,在教学中大量融入海南地域文化知识的图片,如钟楼、世纪大桥、椰子、椰子树、竹筒饭、南天一柱等。通过美术课堂教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方土地的新生力量,传承并发展下去。将家乡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引入吹塑纸版画的教学应用研究中,使学生以开放的眼光来看待丰富多彩的海南特色,让学生意识到可以从生活中汲取独特珍贵的创作资源。学生将生活中的常见美术元素收集起来,与自己的已有经验组成新的主观想法,又通过吹塑纸版画的表现手法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作品,是对海南地域文化最好的传承与发展。

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感。学生对海南特色的熟悉程度不亚于老师,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将特色题材中的元素进行提取和组织。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的想法大多是独特而宝贵的。在这种与自己实际生活相结合,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画面真实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得到良好发展。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装裱好后集中在校园中展览,用来装饰生活或赠送好友,都是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学以致用的最好证明。

海南特色题材的初中吹塑纸版画教学实施

海南特色题材的吹塑纸版画课程设计。众多一线美术教师对初中版画教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如高雪老师研究了洛带客家美术资源与吹塑纸版画教学整合,谈到家乡文化资源与美术教学课程的整合是学生开启创作之门的钥匙。这些专家及教师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确定地方资源:学生来自海南各个市县,每个人生活的周围一定有着一些独特的地域特色,这也正是教材中所缺乏的地方资源。将学生找到的特色进行整合分类为植物、食物、建筑等创作题材。

确定美术形式:美术表现形式是多样的,笔者通过买各种版画材料进行试验,发现吹塑纸版画与海南地域特色结合刻制出的版画作品效果非常好,其表现的细节、色彩等都能够呈现家乡的别样风采。同时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创造能力。

海南特色题材的吹塑纸版画课程教学实践,教学设计思路。根据需要把整个教学分为三个课时,学生在之前有上过与拓印有关的课程,但没有接触过版画这种表现形式以及吹塑纸材料,他们的好奇心大大推动了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将海南地域特色作为创作题材,自主发现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并用吹塑纸版画的美术表现形式呈现出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吹塑纸版画的基本知识与海南特色题材,掌握吹塑纸版画制作方法,制作一幅海南特色题材的吹塑纸版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欣赏、探讨、实践的学习方式,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完成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艺术来源于生活,加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创作一幅带有主观情感的海南特色题材的吹塑纸版画。

教学准备:吹塑纸、黑色底纸、复写纸、铅笔、橡皮、A4白纸、水粉颜料、水粉笔、水桶、各种做肌理的小工具(例如牙签)等。

教学实施。制作步骤:整理收集的创作材料,画出草图后进行转稿,等比例在吹塑纸板上进行刻版,最后用水粉颜料进行颜色设计并拓印完成作品。

海南特色题材的吹塑纸版画课程

教学实践心得

地方资源与美术教学课程的结合是学生与本土文化的新联结。实践证明,将海南特色作为潜在的美术课程资源融入初中美术版画课程中,是对海南本土题材美术教学内容的补充,加强了其他学科与美术学科的联系,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本课程材料易获取,技法易掌握,创作资源来源于生活,作品也能反馈于现实生活。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生活中事物的感受,通过新的视觉形象呈现出来。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参与感与获得感,还加深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地方资源与美术课程的结合是课程开发与应用的新路径。海南因为地理条件的独特,使地域特色鲜明。将这些地域文化融入学生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有可能成为传承和发展海南本土文化的载体。同时采用吹塑纸版画的美术表现形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课程教学完成后将学生的作品用纸质相框进行装裱后在校园展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就发现,因为学生人数多且接受能力不一样导致学生进程快慢不一,学生绘画能力有限导致手跟不上脑。这些对于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常规课程的美术学习中,学生接触了各种不一样的美术表现形式,个别学生会对这个吹塑纸版画不感兴趣,也有学生在课堂上有很强的惰性。发现这些问题后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让学生的思维发生变化,最大程度接受和学习美术课程。要想将生活中的潜在美术资源融入课堂,不只是老师单纯的直接带入,更多的是要学生切实体验和感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实地考察,拉近学生与生活、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距离。学生的想象力远远超出我们对他们的固有认知,他们的想法不应该被禁锢,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创新,哪怕表现形式、绘画主题等都相同,也可以不受常规绘画方式局限,去创造切合自己想要表达的画面效果。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纸版画吹塑版画
版画作品选登
锥刻纸版画
小学纸版画教学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审美和人文素养在儿童纸版画教学中的渗透
挤出中空吹塑托盘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纸版画助力队员素质提升
中空吹塑技术培训连载(六):挤出中空成型机的气动系统、机械手和气动吹塑成型详述
中空吹塑技术连载及组成部件基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