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合唱团建设对校园艺术文化水平提高的意义

2024-12-31刘天宇

三角洲 2024年17期
关键词:合唱团校园文化育人

校园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和创新力的重要体现,合唱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对高校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基于艺术文化育人的视角,以高校合唱团建设为研究对象,探索高校合唱团助力校园艺术文化水平提高的价值、困境和路径,目的在于推动高校合唱教育发展的同时,形成艺术院校特色校园文化,以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合唱团在高校校园艺术文化

建设中的功能价值

美育功能。美育即审美教育是一种偏重于感性的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而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合唱团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形式,具有群众参与度高、艺术感染力强、可操作性强、教育成果明显等优势,在合唱团活动实践中可以引导群体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力,在完善人格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启迪智慧。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艺术情趣和对美的追求,艺术思维可以营造自由和谐的氛围,促进学生专业学科逻辑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在其他专业学科上学习和提高,进而丰富校园文化。如古代的“礼乐”通过音乐和道德教育的结合,来开启智慧大门让人们从音乐体验过程中感受做人的道理。利用高校合唱团打造校园艺术文化,可以实现以情启智,进而实现校园艺术文化育人的目的。这是由于合唱团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情趣以及对美的追求,艺术思维可以营造自由和谐的氛围,让思维在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受到启发、补充,进而达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的目的。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弘扬和培育集体主义精神是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人与人之间共同协作的机会越来越多,急需发挥校园文化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培育价值,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合唱作为一种集体艺术形式,在合唱团活动中每个人都需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以呈现整体的艺术效果,这恰恰折射出一种集体协作精神。同时,学生在美妙的音响陶冶中,会逐步明确自身在合唱过程中的角色,找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进而提升自身的团队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完善人格功能。人格是人的品质和格调,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丰富的艺术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促进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促进学生审美素养、团队精神、良好意志力等人格的完善。实施合唱艺术教育活动,是塑造大学生人格美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合唱团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发挥学生的艺术特长,让学生在合唱艺术体验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促进人格美的形成和塑造。

河北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合唱团

建设现状及困境

河北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合唱团曾在“天之蓝”杯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了第十二名的好成绩,又于2011年参加第八届“金钟奖”合唱类比赛并获得展演奖,同时在各种庆典演出中屡获好评,一路走来硕果累累。近年来,河北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合唱团邀请过国内外著名专家讲学和指导,也多次参加省内、国内、重要比赛和演出,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河北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合唱团于2023年进行了重新组建,以更好地提高合唱团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取得更多高水平教学成果。

河北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合唱团服务一流学校建设、助力一流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更明确,这进一步提升了高校合唱团的建设质量和内涵,同时也推进了校园艺术文化水平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河北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在合唱团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同时以新媒体信息传递为媒介,构建合唱团组织的新格局,信息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信息传递途径的极大变革,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创新媒介形式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信息交互、社会生活的方式,需要合唱社团不断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趋势,以不断推进学生社团硬件提升和自主机构创新,进而建设富有合唱艺术特色的校园文化。

核心价值的引领性与社会思潮的多元性交织。要“发挥文化育人的重要价值”,校园艺术水平在价值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好地秉承了校园文化育人新理念。高校合唱团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需求人才。在合唱团建设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其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以有效应对当代思潮对高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

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与团员流动的频繁性矛盾。文化的形成需要时间积累和历史沉淀,具有一定的长期性,校园艺术文化也不例外。高校合唱团艺术文化的建设具有长期性,只有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才能焕发出耀眼的光辉,要想充分发挥高校社团建设在校园艺术文化水平中的作用,需要意识到高校合唱团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但是每个时代合唱团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随着时代的更迭和学生的流动,合唱团成员会发生动态变化,一般情况下高校学生在校时间为四年,学生四年的课余时间不会全部投放给合唱团,同时大四的学生还要面临离校就业问题,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高校合唱团成员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形成了文化建设长期性与会员流动性之间的困局。如何实现流动中的相对稳定是发挥高校合唱团建设助力校园艺术文化水平提升的关键,也是相关主体急需思考的问题。

实践行动的积极性与文化认同的局限性制约。高校合唱团的建设是基于兴趣爱好、专业发展需求展开的社团活动,每个参与的学生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产生使命感。这种兴趣需求、使命感成为高校合唱团建设的动力,表现为较高的团体凝聚力,进而深一步催化、激励合唱团成员的实践行动和良好竞争意识,以实现合唱团的更好发展。文化认知是文化认同和文化理解,兴趣的一致性和时空的同步性很容易使合唱团学生在合唱艺术文化方面达成一致,但是由于艺术文化与学生的人生阅历和专业知识有关,如果缺乏特殊的经历或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合唱团艺术文化的认知,也就不利于校园特色艺术文化的构建。

育人工作的系统性与专业教育的排他性抵触。系统育人强调资源整合的协同育人,高校合唱团艺术文化也是重要的育人载体,尤其在综合型素质人才急需的当今社会,要充分发挥校园内其他载体育人的功能,以实现全方位育人,实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高校合唱团艺术文化作为艺术院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必须从育人工作系统性的视角,充分尊重高校合唱团在校园艺术文化育人中的价值,以有效提升校园艺术水平。但是现阶段高校合唱团建设的受众仍然以专业群体为主,非专业全体规模较小,把高校合唱团建设作为一种专业课程进行建设和延伸,而忽略了其在校园艺术文化发展中的价值。

社团发展的自主性与外部资源依赖性冲突。当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主要以学校统一安排为主,社团活动为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展示、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高校建设合唱团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高校合唱社团建设过程中学生可以实现自主申请、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充分释放了学生的青春活力,提升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文化。但高校合唱团不是封闭的组织,而是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的,高校合唱团建设会受到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诸多资源的限制,需要不断完善,以充分发挥合唱团的艺术文化价值。

高校合唱团建设助力校园

艺术文化水平提高的路径

以价值为导向,形成校园艺术文化强大定力。高校合唱团的价值导向,决定了高校合唱团艺术文化建设的方向,关乎校园艺术文化发展水平,需要明确科学的价值导向。可以构建“理论学习+文化熏陶+社会实践”的价值导向模式,通过强化理论学习、理论指导来提升合唱团成员的艺术素养和责任意识,在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革命文化、持续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合唱团建设中强化文化熏陶;同时以合唱团为学校和社会对接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合唱团员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以全面提升合唱团建设的艺术文化水平。

以建设为保障,激发校园艺术文化内生动力。高校合唱团的建设可以促进艺术美感的深层释放,以助力校园艺术文化水平的持续、高效提升。建设高质量的高校合唱团队,要构建“骨干带头+理念凝聚+品牌激励+制度保障”建设体系,以激发校园艺术文化的内生动力。要重视合唱团骨干带头作用,着力提升合唱团骨干的工作能力、培养骨干的人格魅力,以提升合唱团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要抓好发展理念,明确高校合唱团的发展方向,构建“一体多维”的发展目标,以突显合唱团发展特色;做好高校合唱团品牌活动,以扩大合唱团的辐射作用,激发高校合唱团成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进而提高合唱艺术的校园文化影响力;要构建规范、科学的合唱团管理制度,通过制定“音乐学院院长和团长+合唱团艺术总监与常任指挥+合唱团声部长”的梯次管理制度,构建“常任指挥到岗训练+分声部日常训练”的训练模式,来促进高校合唱团持续、长效助力校园艺术文化水平提升。

以教师为指导,保持校园艺术文化稳定恒力。如何让合唱团在校园文化中持续、高效地开展,需要强化专业教师的指导,以充分发挥合唱团在校园艺术文化水平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要强化合唱指挥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声乐训练技能、指挥管理技能、钢琴演奏技能等,通过专业指挥教师多种综合才能的发展,来带领合唱团更好地发展,从而为形成良好的学校合唱文化氛围作出贡献。二是强化多元主体参与到指挥专业团队的建设,合唱艺术文化的推动发展不止局限于合唱指挥教师,还要涵盖高校辅导员、专业学科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多个维度,以全方位打造合唱艺术文化。

以资源为支持,强化校园艺术文化持久耐力。资金、场地等资源为高校合唱团艺术文化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需要高校加大经费的投入,加大对优秀合唱团的经费支持与鼓励,并通过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协助,来助力合唱团的持续建设和发展。同时要改善合唱团场地条件,统筹合唱团活动场地,规划合唱团活动空间,以更好地宣传、展示合唱团活动,从而吸引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合唱团活动中来,以提升高校校园艺术文化水平。

以外部为指引,形成校园艺术文化强大合力。构建“文化指引+职责履行+网络新媒体资源运用”的外部支持环境,把握合唱团艺术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加强对合唱团文化的指导,以充分发挥合唱团在校园艺术文化育人格局中的特殊作用。同时高校合唱团的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要切实履行好管理服务的职责,提升服务的能力,保障社团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

本文为河北传媒学院2023年度第十五届校级课题,“高校合唱团建设对校园艺术文化水平提高的意义研究——以音乐学院合唱团为例”项目成果,项目编号:KT202364。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合唱团校园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难忘的合唱团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毛茸茸合唱团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快闪合唱团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