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内蒙古红色文化价值及其传承发展

2024-12-31吴双双

三角洲 2024年17期
关键词:内蒙古共同体中华民族

红色文化铭刻党的奋斗轨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内蒙古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由党和内蒙古人民共创共享,对维系民族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我们应深刻理解其特征,挖掘深层价值,为加强民族团结、推进民族进步事业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

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价值

内蒙古红色文化是内蒙古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最好见证,是一部生动的文化教科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

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通过传承发展内蒙古红色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建设,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内蒙古红色文化中涌现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成为激励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通过宣传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对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有利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确立党的全面领导意识。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最先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经典的革命地区,留存了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既有“五一会址”、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也创造了“内蒙古第一批共产党人”等历史佳话。这些红色资源是最珍贵、最鲜活的教材,承载着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蕴含着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理想信念、革命精神、优良传统和崇高品格。内蒙古红色文化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内蒙古红色文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运用好红色资源,不仅可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亲身感受、主动思考,更好地荡涤心灵、砥砺精神,还可以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清醒地认识并牢记我们党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传承和弘扬先辈们坚如磐石的信仰、崇高为民情怀,更加坚定信念跟党走,有助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红色文化中蕴含着民族团结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群众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奋斗史,进行国家富强、边疆稳定的建设史。内蒙古红色文化作为蕴含崇高革命精神的先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一部生动的革命文化教科书。内蒙古红色文化背后的红色故事中,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其蕴含的精神内核就是民族团结、共同进步。内蒙古红色文化可以增进各民族间的交往,共同认可的文化基因可以拉近民族关系,进而形成各民族所共同认可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此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学习内蒙古红色文化,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内蒙古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进一步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利于坚定“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理想信念。内蒙古自治区是五个自治区中第一个解放的自治区,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模范自治区。在党的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内蒙古还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此需要内蒙古各族人民凝聚力量,共同坚定“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学习传承发展内蒙古红色文化是坚定这一理想信念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学习内蒙古红色文化,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内蒙古红色文化,认识到内蒙古解放来之不易,新中国成立来之不易,从而自觉承担责任,坚定理想信念,巩固革命先烈取得的成果,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在“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中不断展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

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传承与发展内蒙古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从讲好内蒙古红色故事、搜集整理好红色素材、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精神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四个方面提出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讲好内蒙古红色故事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内蒙古红色文化。首先,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如电影、电视剧、话剧、音乐、美术等,以及旅游文化节等活动,讲好内蒙古红色故事。内蒙古红色故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内蒙古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播和弘扬,这主要是包括革命先辈们的先进事迹进行深入挖掘。二是以已有的故事作为参照进一步改变和创新。例如,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大型舞台剧《国家的孩子》都是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对收养家庭的资格审查、对孩子意愿的尊重等细节,都是对那段历史故事真实的还原,生动演绎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民族团结佳话。通过观看影片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人民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民族大团结和守望相助的精神风貌,在了解内蒙古红色故事的基础上传承与发展内蒙古红色文化。

其次,通过创建红色文化公园、红色社区、红色村庄、红色小镇等方式,将红色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组织拍摄革命文物、革命旧址、革命人物等纪录片、专题片以及短视频、微电影,通过新媒体等网络传播方式,加强内蒙古红色文化背后的革命故事、奋斗故事、英雄故事的公众宣传,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此外,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话题讨论,收集更多内蒙古红色故事,让老故事焕发新光彩,吸引更多受众了解内蒙古红色故事。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多样化、高密度传播特点,将内蒙古红色故事以创意形式联合推广实现多渠道传播。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内蒙古红色故事,强化内蒙古红色故事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努力实现内蒙古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内蒙古红色文化。

搜集并整理好红色素材促进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首先,深入调研是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组织专门的团队,深入内蒙古各地进行广泛的调研工作。在过程中不仅要全面搜集与内蒙古红色文化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文献资料,还要注重收集图片影像等多媒体素材。这些素材是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宝贵财富,记录着内蒙古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英勇事迹和艰辛历程,是内蒙古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

再次,加强研究是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组织专家学者对内蒙古红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内涵、特点和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内蒙古红色文化,还能为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提供理论支持。在过程中要注重研究内蒙古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努力发掘全区各民族文化中的共同性。

最后,整理归档是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保障。将搜集到的红色素材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建立全面、系统的红色文化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将为后续的查阅、研究、宣传和教育提供便利。同时,还要积极收集和整理红色故事素材,开设人物故事库、历史事件故事库、文物故事库、遗迹遗址故事库等类别。这些故事库将为不同的传播场景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各族人民在感性事实中点亮理性精神,在诵读经典中获取情感共鸣,在沉浸状态中升级体验,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变化。

发扬生态文明建设精神传承与发展内蒙古红色文化。鄂尔多斯市以自己的力量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扛起治理沙漠化的重担,开辟了一条经济发展和荒漠化治理融合的新路子。当地人用30多年的时间,不仅把大片荒漠变为绿洲,还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和新能源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产生了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亿利库布其治沙人锤炼了“艰苦奋斗、守望相助、科技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治沙精神。

“绿色乌审”,曾经的乌审旗人民为改变恶劣的环境治沙防沙,取得了很大成就;今天的乌审旗人民继续坚守初心,建设生态文明,他们将绿色理念铭记于心并身体力行,积极开展绿色行动。乌审旗的绿色精神品质中始终蕴含着丰厚的红色精神支撑。牧区大寨乌审召的建设就是以公社党支部为领导,以公社书记宝日勒岱为首的一大批党员身先士卒,带领牧民改造沙漠,建设家乡的红色实践。此后乌审旗的绿色建设始终与旗委政府的建设规划一体同步,因而可以总结为“红色建绿色,生态兴乌审”。造就了闻名全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天换地、勇于创新的《牧区大寨》乌审召精神。

鄂尔多斯市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值得全区乃至全国深入学习和借鉴。在今后工作中要借助绿色生态资源,通过发扬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精神,大力弘扬治沙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与发展内蒙古红色文化。

创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传承与发展内蒙古红色文化。2024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公示《关于拟命名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的公示》,其中内蒙古展览馆、内蒙古博物院等二十六家单位被命名为教育实践基地,它们将以多种形式展示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成就和文化。

以内蒙古展览馆为例,该馆通过实物展示、影像再现、情景还原、沉浸体验等多元表现方式,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内蒙古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取得的历史成就。还注重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新传承方式,利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线上红色文化展览和教育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便捷地了解和体验内蒙古的红色文化。这些展览不仅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的革命历程,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人们通过参观学习,能够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彪炳史册的历史功绩,连接各民族大团结、凝聚人心,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受内蒙古红色文化的教育,进一步传承与发展内蒙古红色文化。

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不仅仅局限于本地,也要与邻近的其他地区建立紧密的联系合作。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推动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以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论坛、展览等活动,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互补,推动红色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

内蒙古红色文化蕴含丰厚的精神滋养,具有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确立党的全面领导的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理想信念的时代价值。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在讲好内蒙古红色故事、搜集并整理好红色素材、发扬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创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方面进一步传承与发展内蒙古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让内蒙古红色文化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光彩、迸发新的活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内蒙古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