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用学视野的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

2024-12-31温静兰

三角洲 2024年17期
关键词:文章语文能力

为提升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基于当前中学生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现状,结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重点提出了一些语用学视野下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以期通过综合应用这些策略,能有效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让学生理解话外之音、本来之意,提升自身的理解感知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一部分是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着语文学习,还会阻碍其他学科的进步和提升。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所以学生对文章的鉴赏及理解能力都会有所进步和提高。但是在应试以及传统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下,教师往往更关注分数以及考试,从而忽略了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这样就造成虽然学生能够取得较高的分数,但是没有与之相匹配的阅读和综合能力。

当前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现状

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活跃。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其身心逐渐成熟,所以正在慢慢形成自身的人格,随着其年龄的增长此时学生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认知,表达自己的欲望也在增长,并渴望得到其他人的认可。但是由于目前课容量较大,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发言和想法,这就造成语文课堂活跃度低,学生缺乏活力,特别是在阅读理解方面,学生思维只能跟着教师的节奏思考,学生缺乏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所以学生学习阅读理解的积极性不高。

阅读教学内容不丰富。阅读理解教学理论上包括各方面及层次的知识,但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考试制度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或课后习题布置上更多围绕考试要求和考点。为了在考试中取得更高的分数,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会引导学生按照考试答案思考。这种情况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阅读教学的目的性,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生阅读能力不足。由于小学学习时间较长对学生的影响较大,所以存在部分初中生仍旧按照小学语文的阅读方法来思考阅读题,即单单考虑字面意思,这样得出的结果往往过于肤浅,很难体会到作者的深层意思。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要借助文章阅读或其他方法来促进和引导学生发展。通过有目的地培养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速度安排教学进度,从而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小学教育则要调整优化阅读安排,帮助学生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能够更正确地思考问题,找到正确的方法。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进入初中后,具备一定的词、字基础,能够读懂文章,所以在此阶段教师可以多让学生自行阅读、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转变以往的被动学习和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思考、探索中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兴趣,尤其是学生自我思考、学习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阅读不仅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学习打基础的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和了解更多知识,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认知,内化成为学生自身的能力。要想快速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就要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情景中锻炼自己,从而养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到的知识会使其受益一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也会运用到。不仅如此,学会阅读方法和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预见性。

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涉及很多方面,如人文素养、语言积累和语言知识等。新课改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科学素养,学生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加强自身素养。加深学生对文章根本思想以及深层内涵的理解,在对文章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作者感情的感悟,从而提高自身情感认知,树立正常的情感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品德并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语用学视野下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结合课文语境,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具有渐进性,阅读学习同样如此,学生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通过对表面含义的深加工逐步感悟文章的深层意境,这就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在实际教学时就需要教师加强耐心,对学生一步步进行指导和启发。通过对文章的一遍遍朗读,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及文章内涵。

如七年级人教版《济南的冬天》,作者通过对伦敦、北平的冬天与济南的冬天进行对比,突出描写了济南冬天的“温晴”,作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阅读文章能够很明显地发现作者是在描绘济南的冬天,但文字的深层含义是表达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所以,学生在学习本文时既要学习老舍描写济南冬天的手法,又要学习和体会作者的思念、喜爱、赞美之情。

除此之外,还有九年级人教版中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文,通过题目也不难看出作者的爱国之情。所以在讲授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祖国壮丽山河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祖国的辽阔,从而激起学生与作者爱国之情的碰撞和共鸣。

注意读写结合,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阅读和写作在语文中是兄弟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所以,通过大量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能够学习和见识到很多写作手法,从而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将这些手法运用到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在语用学视野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写作阅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在讲授某篇课文时,在让学生进行朗读后可以提问学生对本篇课文进行概括或续写,在学生掌握文章深层内涵时通过对文章手法的模仿来提高写作能力。

如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是文言文阅读单元,在讲授《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等后,可以安排一节“学习改写”的写作课。因为此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了解并掌握了一部分四大名著的相关知识,对一些故事已经有所了解,对人物特性及故事发展情节都有所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参照人物性格及相关背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进行改写和续写。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阅读。

鼓励思考交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上会传授很多知识点,没有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讨论时间,而是需要紧跟教师思路进行吸收。教师要认识并重视到思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还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划分学习小组,教师在抛出问题后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通过组员间的思想碰撞,最终总结出统一的答案,随后各个组分享,教师逐一点评,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如九年级人教版下册《孔乙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孔乙己的印象和评价是失败的,他迂腐、懒惰,人们轻视他,嘲笑他。但也应看到孔乙己善良的一面,虽然酒馆伙计、孩童都嘲笑他,轻视他,但是他仍以礼相待。学习完本篇课文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依旧是先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选出一名组员发表观点,得出的答案有“是善良的,他内心有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还有“是个失败的,他自暴自弃,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和未来”。在讨论和分享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接受不同角度的思想,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孔乙己的形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深意。

转变教育观念,突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当前背景下,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育思想,加强对学生能力及兴趣的培养力度,要重视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出发安排教学任务和进度而非按照考试大纲来布置教学内容。教师在授课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基础和特性,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调整授课进度和内容,发挥学生主体性。

营造良好氛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由于师生传统,教师在大多数学生心中是严肃、令人敬畏的存在。但是由于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因此会出现逆反心理,从而拉远与教师间的距离,甚至出现一些过激行为。所以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就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可以借助问卷、谈心等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吸取学生意见,从而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转变授课方式。

初中阶段班级内都会设置读书角,读书角图书来源一般是学生资源见赠或集资购买,但是利用率较低,读书角成为闲置。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和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自行制定计划,如每月阅读两本书,每天抽出30分钟进行阅读,计划好每天阅读页数,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积累和读书笔记。教师每周安排一节课进行读书分享,学生在课上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积累的好词好句。同时教师还可以和学校图书馆协商,更换读书角图书,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读书兴趣又能开阔学生的眼界。

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语文不仅停留在课堂上还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好语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他学科,学好其他学科,提高语言运用功底,这不仅对于学生当前的学习十分重要,还会影响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在新课改背景下,当前语文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授学生基础的知识,更需要丰富和活跃课堂,在授课过程中增添其他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还能让学生通过语文增强对历史的见解,掌握一定的生活常识,掌握生活、社会、人际交往间的基本技能,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七年级人教下册中有一篇名为《太空一日》的课文,主要描写的是杨利伟在太空中的亲身经历,描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来向学生介绍太空,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了解天文、物理相关知识,最后由遨游太空的这段旅程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之旅。还可以通过“火箭发射时几秒钟就可以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汽”“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等这些描写将知识扩展到物理上,使学生感到从书中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借此教师就能够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引发学生进行阅读,从而最终达到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目的,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之情。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以及新时代的到来,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也在逐步加深,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兴趣,来制定课程进度及课堂内容,转变以往只依据课程大纲及考试要求安排教学任务的情况。其次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加大学生的阅读量,通过课内文章、读书角及阅读计划等方式督促学生阅读。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并最终运用到写作中,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和其他科目的学习及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西省宁武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文章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抄能力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