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古典诗词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导向作用

2024-12-31张瑞祥

三角洲 2024年17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古典理想信念

中华优秀古典诗词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与弘扬较为缺失,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华经典晨读”项目“晨读百篇”立足学校本身,构筑学生长远发展,在学生的习惯养成、兴趣培养、品质锻炼、价值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中,用人文知识浸润灵魂;用自律意识铸造品质;用实际行动追求卓越,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习惯,坚信并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价值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力量。

“广大青年是我国社会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支力量,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一代。”青年学生的发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在当代,坚信并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由此可见,优秀古典诗词文化在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导向要求

“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近代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深深烙印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这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导向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寄予厚望,多次在重要场合谈及对青年学生的关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实践”,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第十一条中他这样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在此基础上,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极大丰富,也在逻辑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做了揭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将基于实践,基于不断地拼搏奋斗。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并且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是广大无产阶级最为伟大的理想,在中国,这些无产阶级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其安身立命之所在。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致力于共产主义事业,为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个崇高目标而不懈奋斗。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要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奋斗,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马克思指出:“我们要走出去,跨入自由的天地,冲决谨小慎微的束缚,为夺取生活的桂冠,为有所作为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指引下,通过实践即奋斗来实现共同理想,继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信并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三者是一脉相承、相互交融的。如果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比作给我们指引方向的灯塔,那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是我们奋勇向前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我们在前行路上不断收获的丰硕果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共产党人坚持并践行马克思主义最为卓越的收获。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有效借鉴,今天,在世界局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已经走向世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对我们了解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大有裨益,也是我们每一位大学生的必修功课。

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导向面临的挑战

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兴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极大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与途径,但与此同时,新兴媒体带来的巨量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其自我管理及巨量信息审查难度较大,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政治敏感度较弱,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在网络上发表一些过激甚至极端的言论,甚至有些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借机制造事端,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这是对广大教师和学生监护人提出的新挑战。此外,当代大学教育,对学生优秀古典诗词文化教授不足,大背景下对学科差异性的过度强调,导致大学生对优秀古典诗词文化认识不足,理解欠缺,削弱了优秀古典诗词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大学生自我约束性差。物质的丰裕,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居民步入小康生活的序列。然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过分溺爱,学科差异性的扩大,以及劳动教育的缺失,导致一些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环境适应能力较弱,缺乏吃苦耐劳和实干精神,加之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在一些媒体的宣传下,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由此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学生个性的肆意发展,渴望被重视,标新立异,希望获得极大关注,我行我素,自我约束性较差。

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渠道对我们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削弱大学生对祖国的精神认同,“共产主义失败论”“马克思列宁主义过时论”,以及“西方民主自由政治体制优势论”等种种言论,对青年大学生造成了一定影响;此外,“历史虚无主义”导致青年学生对历史事件缺乏政治认同,近年,国外势力对我国信息、科技技术的打压,造成一种错误认知,即敌强我弱、敌优我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我国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积极面对问题,迎接各种挑战,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发挥“优秀古典诗词文化”在铸魂育人方面的天然优势,延续学生尊师重教、明德尚能、知行合一的优秀传统,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导向的可行性建议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用中华优秀经典文化教育学生,丰富立德树人工作内容,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创设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方式、新方法、新路径和新载体,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于2017年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晨读百篇》(以下简称《晨读百篇》),经过5年的积极实践,获得了师生的一致认可,在广大院校和社会中广受好评。

“中华经典晨读”所进行的古典文化知识学习是学校“正禾”工程下“人文浸润”项目的具体内容。“正禾”育人工程是学校围绕“加强党建工作,推进‘三全育人’,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三大目标,提出的一项战略性、系统性工程。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脚踏实地,辛勤耕耘,用心关爱每个学生的发展,用爱滋润每个学生的成长,“正禾”,意为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引导学生,像雨露阳光一样滋润禾苗茁壮成长,这也与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相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晨读百篇》选本以及当下正在进行的晨读工作,学校要求每天1~2节正常上课的班级学生,在正式上课前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上课教室,由指定学生进行领读或诵读,进行时长20分钟的晨读,一般在7:50至8:10,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辅导员和教师进教室进行领读或讲解。

《晨读百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涉及四书五经中的部分篇章或节选内容、经典优美的唐诗宋词、近现代名家大师的深刻发言或优秀演讲内容,以及少量现代优秀诗歌,共计100篇,分5个学期进行,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中华优秀古典诗词文化是当今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文化学术资源,根植于厚重的文化土壤,其在思维运用、习惯养成、品质塑造方面有优势。中国优秀古典诗词文化知识两千年来一直润物无声,塑造了中华民族团结、和平、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塑造不可缺少的优秀品质。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晨读百篇》选本在精华中萃取精华,在经典中攫取经典,选取了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和接受程度适当的优秀古典文化知识篇章,在四年的积极实践过程中,在教授方法上,通过不断改进,有以下三点,我们认为是需要坚持并发扬光大的。

用人文知识浸润灵魂。针对《晨读百篇》选本的内容,我们不能满足于只是诵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更应该侧重理解,最好是能做到举一反三。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用优秀古典诗词文化所呈现的价值要求来检视自身行为与思想。今天我们普通意义上所讲求的经验论,虽然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究其本质,依旧对我们是有用的,万法不离本源,万变不离其宗。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研读优秀古典文化篇章,了解优秀古典文化知识,检视自身,塑造品质,不断进取,完善自我。除此之外,我们进行《晨读百篇》内容的诵读,目的是通过这样的行动力图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的影响。

用自律意识铸造品质。《晨读百篇》所进行的不只是当下“正禾”育人工程的一个项目,更是关系到学生一生发展的大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更想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精神,一个优秀的习惯,一种自律的意识,在中国优秀古典文化中,自律是关于做人的大学问,是交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指导我们为人和做事的原则,我们寻求自由,但我们须知,没有绝对的自由,自律在一定意义上即自由。《晨读百篇》通过四年的实践,实质上更偏重的是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习优秀古典文化知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用自律意识成就精彩人生。

用实际行动追求卓越。行百里者半九十,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在当今信息时代,如何拒绝外界不良事物的干扰,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挑战,但是事情愈是困难,我们就愈发要有所作为,坚持晨读,坚持早起,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理想,填充自己,用实际行动追求卓越,对于今天的青年学生来说,就是奋斗,用奋斗去充实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汇聚民心,齐聚民力,就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奋斗要通过实践来展开,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贴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社会作为人化自然的一部分,实际上是通过人的实践,即行动得以实现的。实践是改变人本身和自然界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我们现在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我们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之而奋斗。我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一点,实际上也就是对我们最朴实的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实际行动谱写青春华章,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这也是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一环。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华经典晨读”项目是目标,是行动,也是过程。而这样的目标、行动、过程,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必要环节,青年学生需要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引导以及这样的行动,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达成其价值观的最终导向。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后,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名称:“优秀古典诗词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导向作用研究;项目编号:SK22-44。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古典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怎样读古典诗词?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