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晨老师
2024-12-31张兆满
我是前年调到现在这个小学的。报到那天,听说我和晨晨老师是师兄妹,主任热情地给我介绍起来:“我们小学是区里的小学集团龙头校,晨晨老师是我们学校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在咱们教研组,晨晨老师是最受欢迎的人。她不仅人长得漂亮,待人还和和气气,悟性也高,大家说她天生是块做教师的料。她爱学习肯钻研,校内校外的研讨课、示范课每次都有她的身影。她的讲座场场满座,入职没几年就成了教学骨干。几年跨了三大步,先是被评为区教坛新秀,接着被评为区教学能手,然后又被评为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听了主任的话,我非常羡慕。想不到小师妹成长得这么快。中学时代我们经常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谈理想,谈志向,可我从来没听说过她将来要做教师,看来很可能是受到她姥姥的影响。晨晨姥姥已退休多年,她可是省特级教师呢。
我们集团有8所成员校。学校每年有不少于百分之十的老师要到集团内其他小学,特别是到薄弱学校交流任教,其他学校老师也到我校任教,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一般为时一年。不久我也被派出交流,由于工作繁忙,平时回校的机会也不多。
一天回校办事,我在校园里看到晨晨老师,感觉她明显瘦了,人还有点憔悴。
“怎么啦?好像经历了风霜的样子。”
“是吗?哦,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咱们学校申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校取得圆满成功,学校推荐我上的一节课加了不少分。校长隆重地表扬了我,说我这次立了大功,还要嘉奖我呢。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这一个多月真是太忙了,每天起早贪黑,一天只睡5个多小时,忙得常常找不着北。正式上课之前,我在本年级其他班级试上了5次课,边上课边修改。教案先后修改了20多次才算完成。”
我感到惊讶:“你也太能拼了!”
“不拼行吗?这可是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好机会。”
“祝贺你啊!”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但我也听到了一个关于晨晨老师的坏消息。她任教的学科这次学生考试差点在年级垫底!以前从没听说她的学生考试成绩差过,每次都不会低于前三。学校里真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个结果。局外人一般不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在一所学校,一个老师如果所教学生考试成绩好,即使其他方面工作平平,甚至还有点不太出格的不是,学校领导一般也不怎么找麻烦,大家心里也不怎么看低。因为“一俊遮百丑”。这“俊”和“丑”产生了平衡效应。可是反过来,如果你其他各方面都很好,但是学生考试成绩不行,那就“百美难掩一丑”了,“百美”平衡不了“一丑”。当然一个老师任教的学科学生考试偶尔差一次两次,大家都能理解,谁还没有过马失前蹄的时候,谁能保证永远是常胜将军!问题是,这种事发生在晨晨老师身上,晨晨老师怎么会这样?晨晨老师怎么能这样!这是大家无法接受、有点残酷、令人尴尬的局面。
关于晨晨老师的坏消息还不只这一个。没过几天,班上一位赵姓家长打电话向教育局投诉,说他家孩子学习成绩严重滑坡,他要换老师,强烈要求教育局责成学校将晨晨老师调到其他班级任教。最后,他还报上了真名实姓,要求局里要给他反馈处理意见。
接到晨晨老师的电话是在周日上午,我准备去超市购物。听晨晨老师说她一个人要去赵姓的人家家访。我一愣,说:“我也去,为你保驾护航。”我说的不是玩笑,是实话,因为在这个时候,我怕他们话不投机,晨晨老师再受委屈,一个小姑娘家经不起折腾。晨晨老师是带着十足的诚意去的,她还买了儿童玩具、几本小朋友爱看的童话书。她详细地向家长汇报了该学生在学校的良好表现,分析了孩子这次成绩滑坡的原因,还虚心地听取了孩子爸爸妈妈的想法和要求,说了一下自己下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路。交流还算平和,但从孩子爸爸的话中听不出半点对自己做出这么大动作的歉意或悔意,他对孩子的成绩一直耿耿于怀。
星期一,晨晨老师到校长室“负荆请罪”来了。晨晨老师的汇报,语气中充满了自责与不安,她等待着校长的批评,等待着校长的疾风暴雨。可晨晨老师听到的全是表扬的话,校长自始至终没有一句批评的话。最后校长说起了他自己:“你那么优秀,大家都以你为榜样呢。想想我自己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那会儿,出过好多洋相,和你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工作第一年,由于我平时工作心不在焉,一次上级检查听课,因为准备不足,我上了不到一刻钟,竟然不知下一步该干什么了,上级领导给我打了50分。一次开家长会,我年轻气盛,和家长话不投机,差点和家长动起手来,那年年终考核‘不合格’。现在想起来,年轻时有点磕碰或者挫折也正常。这其实是成长的代价啊。”
晨晨老师知道,校长这样说是鼓励她,爱护她。其实这些天她颇感身心疲惫,心力交瘁。
一个星期六,晨晨老师请来了自己最要好的三个闺蜜到淮阳楼餐厅小聚,而我是不请自来。我是谁?我可是大师兄啊,能不来吗!
“晨晨可是我们区里小学的明星老师啊。今天请各位美女来,一是品尝美味佳肴,二是晨晨教学工作碰到了难题,遇到了困惑,请大家帮帮她,各位都是教学精英,说是‘专家会诊’也不为过吧。”酒杯端起来了,我看着眼前的美女美酒美食,一激动,竟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俨然成了东道主。我话音刚落,美女们就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琳琳说:“晨晨教学理念前卫,引领潮流。”
琪琪说:“课堂设计新颖独特 ,高大上。”
亚男说:“晨晨是改革标兵,打破了多年的一潭死水。”
我也赶紧补上一句:“还有一点,晨晨人长得漂亮。”引得大家粲然一笑。
不知不觉地,我们都进入了微醺的状态。晨晨也进入了状态,笑着说:“今天我可是破费了的哈。不是请你们来唱赞歌比谁说得好听的。现在请大家提意见,挑刺。不然我就罚谁的酒。”
琪琪说:“不是打击你积极性啊。要追求诗和远方,更要有‘烟火气’啊。关键是落地。”
琳琳说:“不是我未卜先知啊。你质量滑坡是我早就预料到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是顾此失彼啊。”
亚男说:“你的课堂变成了预设好的‘演习’。预设多了,就不能彻底解放手脚。要达成目标,到达目的地,走大道固然一路坦途。其实你也可以抄近路,也可以水陆并进,可以独辟蹊径,甚至可以空中突击直捣黄龙啊。更好的方案,激情四射的课堂应该在‘实战’中诞生。”
不愧是自己的闺蜜,终于不再藏着掖着矜持着,针针见血啊。
其实,校长的压力不比其他人小。压力不仅仅是来自那个打给教育局的投诉电话,更是来自家长对学校对老师信心的动摇。其实,家长投诉学校这样那样的问题,以前也不是没有过,可这次投诉的竟是学校的招牌老师。这是校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看来校长要出“大招”了。他召集本地教育界的几个大佬,还亲自驾车到百公里外的市区,请来了省特级教师——晨晨老师的姥姥,来校研讨交流,共商学校下一步发展大计,把脉会诊,开出药方。
不久,学校结合外地经验,推行“推门听课”,提出“打造开放的、高效的、原生态的优质课堂”口号。要求课堂对所有人开放,教室后门打开,进去听课事先不打招呼不发通知,悄悄地来悄悄地走,老师们随便听随便看,想听谁的课就听谁的课。活动分两步,先开放骨干教师的课堂,然后全面铺开。
面对每天坐在教室后面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同行,晨晨老师开始有些担心。慢慢地,她发现自己的担心完全多余,她愈来愈显得从容自如了。她还感觉到了这一段时间以来自己的改变:课堂少了刻意的准备和演练,多了生机勃勃的“烟火气”。
这是晨晨老师一节精彩的阅读课。“好!太好了!”教室后面传来了喝彩声和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太投入了。大家转身一瞧,教室后面有陌生的客人,有熟悉的老师,还有我们的校长呢。他们何时进来的,同学们还真没注意到。
下课铃声响了,校长走到讲台旁,握住晨晨老师的手:“晨晨老师,祝贺你!你这节课上得好!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可以说是师生互动自然天成,教学过程水到渠成,课堂目标全面达成。”
刚要出教室,校长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又一步跨回来:“还要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这次考试,咱们五(12)班考得很好。等两天学校会正式公布。祝贺同学们!祝贺晨晨老师!”
教室里掌声经久不息。
晨晨老师眼角有点儿湿了,她感到身体里唤醒了那种久违了的轻松。
没过几天,家长又打电话了,还是上次打电话投诉的那个赵姓家长。不过,这次不是打给教育局领导的,而是直接打给晨晨老师的。他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对自己上次打电话投诉表示深深的歉意,说是当时不了解情况,情绪一时冲动,误解了老师,伤害了老师;二是说他的孩子现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特别喜欢上晨晨老师的课,上课发言积极,这次考试都得了“优秀”,非常感谢老师。
晨晨听了,觉得比小时候得了张奖状、上台领奖还高兴。校长开会时不是经常说嘛,金杯银杯比不上老百姓的口碑。
晨晨老师没有让自己轻松多久,她信奉姥姥常常讲的一句话:“当你脑海中没有了问题,你就没有了进步的动力。”很快地,新的问题浮现在晨晨头脑中:这次成功是否有偶然性?课堂教学精准拿捏的“点”究竟在哪儿呢?
作者简介:
张兆满,江苏盐城人,在《海外文摘》《牡丹》《小说月刊》《作家天地》《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射阳日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随笔等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