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宿草原

2024-12-31李秀贤

三角洲 2024年17期
关键词:夜宿敖包草原

之前去过草原,但没有夜宿草原,今晚决定夜宿辉腾锡勒草原。辉腾锡勒草原,蒙古语的意思是“寒冷的草原”,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约135公里,海拔1800多米,东西长大概有100公里。

在我的想象中,夜宿草原应该是件很美妙的事。我就是想着,夜晚任性地躺在辽阔而深邃的草原上,一个人数星星,赏月亮,想心事,多么的美好。我愿意在美妙的感受中,度过一个不眠之夜。一个人静静地待着,这时草原的夜晚是我的,天地也是我的。

进入辉腾锡勒草原牧区,一步一景,目之所及的是诱人的曼妙,乐享的是夏日草原的清凉和畅然。放眼观望,觉得这里既有牧区草原苍茫雄浑、一望无际的格调,又有江南水乡明媚清秀、百花争艳的色彩。骑着懒洋洋的大马,跟随着牧民牵引的马群进入草原深处,感受着辽阔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草原风貌,这时我终于明白,天大地大其实就是草原最大,草原最大其实就是天界之缥缈、边缘之无奈。

下马步行,漫步行吟,脑海里汹涌着满满的诗情画意,禁不住地念念有词,吟咏着杂乱的诗句。理一理,杂乱中最明亮的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细想,这应该是白居易痴人说梦。经受一些磨难后,标榜着“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的诗魔,竟然心有三分怜意、七分憧憬。说来,自然之规律,生就会死,死就是生,何必感慨万千呢?远望草原大漠之茫茫,念天地之悠悠,我作七绝一首:“草原大漠不荒芜,日照天湖湿地苏。一望无垠千片影,黄沙浩渺水含珠。”

回到住地,已是夕阳西下,草原的景色更加美好了。夕阳的余辉染红了游荡的白云,幻成绚丽的晚霞,霞光温柔地挥洒在翠绿的草原上。放眼望去,晚风吹拂着草浪,一波一波地荡漾着;娇媚的野花点缀着绿草,一闪一闪的,像是对着草原恣情地撒娇;草地上,成群的羊像白云一般,一朵一朵飘动着。但是,此时我更加渴望着草原的夜景,因此心境突然有点失落,觉得夕阳西下的美好徒有其表,绚丽而无力。眼前一排排蒙古包,在夕阳的映照下,有几分生机,但掩不住无奈的寂寞。我想打破此时的僵局,对着夕阳下闪着微光的草原,高吭着一曲《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沙哑的声音从心底迸出,有几分抒情,也有几分羞涩。晚风与我一起低唱,送我进入“诈马宴”大厅。

蒙古“诈马宴”始于元代。这一古朴的分食整牛整羊民俗,据说由圣主诺颜秉政发展为奢华的宫廷宴。失传多年后,人们按照古籍记载的元代蒙古族“宫廷诈马宴”的礼仪,复制作为那达慕大会的观赏项目,后来很多旅游景区把它设为服务项目,令游人大饱眼福。可是,我几次尝试,真的吃不惯“诈马宴”,只好一本正经地装模作样吃着一些东西。南方过来的我,真的不能完全适应北方的特色风味,我终于领会到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但宴会上的歌舞,激起我的兴趣,我禁不住步入舞池和演出人员一起欢歌曼舞。但是,入夜后我的心思已不在“诈马宴”大厅的欢歌曼舞中,我渴望的是夜宿草原任性的遐想。我走出“诈马宴”大厅,向草原深处走去。我想独处,想一个人躺在夜幕下的草原上,孤独地、犯傻地胡思乱想。可惜此时没有星星和月亮,数星星、赏月亮、想心事的美好无法实现。

我坐在一个离“敖包”不远的地方,注视着敖包顶“玛尼杆”上飘扬的旗帜。虽然是夜幕之下,但在远处景区灯光的映射下,围着“敖包”四周五颜六色的绸缎布条,依然耀人眼目。“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神在其位”,人们“垒石为山,视之为神”,多筑于山顶丘陵之上,一般呈圆形,形似烽火台。但是,现在草原上没有烽火硝烟,也没有金戈铁马了,当年席卷欧亚大陆的黄色狂飙已被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现在这个马背上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传承自己的文化,渴望着和平、幸福和安康。每年的农历五月初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威严肃穆的“祭敖包会”;平时人们外出远行,凡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平安。传说,此礼节源于成吉思汗的一次生死抉择。《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尔乞特人追赶时,藏在不罕山得以保命,他下山后说,“不罕山护我性命,我将每天祭祀,每日祝祷,让我的子孙都知道这件事”。

蒙古人不仅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还富有智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说过,拼杀冲锋时要像雄鹰一样,高兴时要像三岁牛犊一般;在明亮的白昼要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富有韧性。这不仅是一个军事统帅的战略,更是一个思想家的境界。这种战略和境界,像一朵朵欢快的浪花,荡漾在中华民族的文明河海中,源远流长。

蒙古人也是很富有生活情调的。热爱生活的蒙古人,能歌善舞,姑娘以抖肩、翻腕来表现欢快优美;男子以挺拔豪迈、轻捷洒脱来表现剽悍英武和刚劲有力。一曲蒙古族长调,展现着独特的音乐风格;一曲经典《敖包相会》里,展现了一弯银月、一片深情。我细想着,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振奋的战鼓和勇猛的斗志,但也应该有绵长的历史、悠扬的琴声,还须有情爱、希望和梦想的窃窃私语。

夜深,微冷,我在胡思乱想中往回走。当回到住地时,我知道我想错了,美好的草原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更不属于我的胡思乱想,它属于远处的深邃和寂静,也属于眼前繁杂的热闹和放纵的欢乐。度假中心正在举行篝火晚会——《激情草原夜》。当熊熊的篝火升起,动感的乐曲响起,由主持人和歌手带动游客围绕篝火热情舞动,安代舞、骑马舞、迪舞,在奔放热烈的氛围中,激发人们的欢乐与激情。

我跻身看别人的热闹。在篝火的映照中注视着一张张欢笑或傻笑的脸,思索着为什么这些人如此放纵。无法放纵的我,远远地观望着,思考着。我就是想着:为什么有三三两两的情侣依偎着,而明显也有夫妇、父子、母女、祖孙、好友、同事,也在热闹中兴奋不已。望着天空上冉冉升起但又被夜色掩住的月亮,我自言自语:“希望这些都是美好的。”

当然,美好来自于心境,我觉得必须把所有的情景想象得非常美好。人生困境多多,而想超越所有就得扮演着“理想主义”的角色,阿Q也好,唐·吉诃德也好,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明白自己必须做好什么,快乐地做好自己想做的事。热闹中,有人问我为什么不一起狂舞呢?我傻笑着说:“这样也很好的,享受别人的欢乐,非常美好。”一个无比天真的小女孩跑到我的跟前,说:“叔叔,跳得最欢的是台上我的爷爷,为什么您不上台呢?”我说:“我在随着你爷爷的节奏开心着。”

草地上,竟然有人放烟花,不完全是一些小孩子,成年人及老人也点燃烟花在草原上狂奔。当烟花燃烧到高潮之时,伴随的是众人的欢呼声。细看着,草地边上有着不准在草原上燃放烟花的警示,但无人顾及,放纵在这里已是非常的美好。我试着说服靠近我的人不要破坏生态环境和文明,但他们对我说:“放心,一会儿他们会打扫干净的,让他们放纵吧!”

狂欢至深夜,我没有倦意,睡不着还有心事。此时如果在家里,我也应该回到书房,静坐反思。孔子之弟子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虽然不能一日三省我身,也必须有一日之一省。我蜷缩在蒙古包外,百感交集,在思索中似乎能理解什么是放纵。是的,放纵是一种本能,而克制是一种选择,不管是放纵还是克制都是人性的使然。我想着想着,禁不住地轻叹:“今晚,热闹是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当进入蒙古包,作临睡之前的反省时,我暗下决定:我绝对要学会放纵,放纵就从明晨观看日出开始。

入睡,做梦。梦里草原上放纵的人群围着我,都露出幸福的笑脸。

猜你喜欢

夜宿敖包草原
《搏克之敖包豪情》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祭敖包
夜宿星空下
夜宿石窟
敖包祭祀中的女人禁忌
神圣敖包
夜宿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