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助力初中英语构建高效课堂
2024-12-31田冬梅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在互联网技术的助力下,初中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时,互联网平台资源丰富,值得教师和学生挖掘并利用。本文主要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互联网技术应用策略,以期为初中英语教师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引言
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让英语教学更具时代性和发展性。初中英语教师应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下,顺应时代发展,利用互联网探索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教师要深入挖掘互联网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打造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堂,促进高效英语教学课堂的建设。
二、互联网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丰富教学内容
英语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的学科,如仅围绕教材教学,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利用互联网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课程需要,寻找符合主题的图片、文章及视频等,在课堂中配合教材使用,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促进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
互联网平台不仅具有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同时还汇聚了教育行业的优秀教学案例和经验分享。这些都为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了参考,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模式。此外,互联网技术还能够生动地展现英语知识,能够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活力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三)给教学评价提供了便利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为各学科教学开辟了教学新路径。然而,教学评价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增加了教师在统计、分析和总结数据方面的工作量。幸运的是,互联网背后有强大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它能科学、快速地统计和分析数据,从而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评价工作负担,并提高了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互联网技术助力初中高效英语课堂构建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新教育改革政策背景下,互联网助力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教师仍要将学生视为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要深入研究和创新如何利用互联网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有意识地将学生推向课堂的主人翁地位,让他们能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主动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信心。
(二)趣味性和多样性原则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认知体系,而且他们的自尊心较强,很容易产生消极心理,针对这些特点,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资源,还要有效利用互联网探究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的选取趣味性较强和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英语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三)实用性原则
英语是一门语言,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即真实地将其运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互联网虽具有强大的资源和功能,但其只能作为一个辅助工具,不能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师在互联网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实用性的原则,高效利用互联网教学工具营造语言环境,推动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
四、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英语教学资源
互联网提供了海量资源,这为教师拓展教学内容提供了诸多便利。教师应有效运用互联网这一工具,深入挖掘符合课程主题、满足学生需求的英语网络资源,以此来拓宽学生视野,完善学生认知体系。
首先,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引进互补性的教学资源,从而拓展学生的认知。其次,教师要发挥互联网资源的优势,将生动有趣的内容,例如英语新闻、英文影视作品、英文社交媒体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并通过加工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Healthy food》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树立明确的英语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要对重点词句有初步印象,如初步掌握一些关于食物的单词,还要学会运用“We should eat/Drink……”“It's good/Bad for.”“They keep us healthy. They make us strong.”等给他人提建议的句子,这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听力来培养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并懂得如何健康饮食,能提出关于健康饮食的建议。为此,教师可以挖掘一些关于国内外饮食习惯差异以及健康饮食习惯的英文纪录片,选中的这个纪录片既要涵盖大部分课程中的重点单词和句式,还要呈现出外国与中国在饮食上的差异。
学生通过观看纪录片,不仅能加深对单词和句式的印象,还能了解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多元知识的融入还能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
(二)创新互联网教学模式
教师要将互联网技术作为学生认知和探索知识的工具,促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高度的协调和统一,营造一个气氛活跃、鼓励参与探究、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良好课堂环境。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互联网英语教学资源,还要通过有效运用其多样化的功能,探索创新课堂教学的新路径,从而极大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可借助互联网技术设计一系列活动,如英语游戏、英语配音、英语歌曲演唱、英语影视剧演绎等,使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领略英语知识的趣味性,激发他们主动探究英语知识的热情。
高效的课堂需要学生全程参与学习,为了达到此效果,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丰富学生体验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例如,《Story time》这一单元,题材主要是童话故事,很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兴趣,且语言简单易懂,非常适合开展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教学工具来组织配音活动,让学生在配音活动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功能,并学会欣赏英语语言的美。
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几个学生比较喜欢的童话故事影视视频,如《冰雪奇缘》《完美星球》《狮子王》等动画片段,或直接使用英语学习平台上的配音功能来展开活动。首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抽签确定配音内容,然后通过多媒体呈现画面和播放音频,以提供给学生更为真实的体验。学生参与配音不仅能够锻炼口语能力,还能与角色产生共鸣,深刻理解人物的思想与情感,这有助于他们更高效地掌握英语知识。
(三)搭建多功能互联网教学平台
教师不仅可以运用互联网工具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还可以有效运用互联网平台上的多元化功能,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便捷的辅助工具中得到专项训练。上文提及利用多功能配音平台实现学生自由配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搜索或创建一些视听平台、口语互动平台、英语阅读平台、写作平台,通过电脑登录平台账号记录课堂主题和内容,以便课后总结,使课堂教学更加流畅、高效。学生也能通过登录平台复习和巩固课堂知识,自主解决疑问,整理知识要点。
例如在《People and places》单元学习时,除了在课堂上通过授课让学生掌握重点词句以外,教师还要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乐于交友、乐于与他人合作的健康向上品格。英语阅读教学是拓展学生眼界,丰富学生内涵,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英语阅读平台开展英语阅读活动,如教师可以进入“MAGAZINELIB”这个外刊资源网站,网站中在顶部设置了标题栏分类,如Animals、Art、Business、Fashion、Health、Science等,点击对应的分类就会出现相关的杂志。教师可以根据课题选择一些相关的阅读篇章进行阅读教学。此外,该网站提供点播音频功能,教师可在学生阅读后播放,以此锻炼学生听力。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些平台为课堂教学助力,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中提升综合能力。
(四)设计和营造真实的课堂情境
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创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触发学生听觉、视觉、触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知识来源于生活,英语知识也不例外。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现实化的生活情境,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各种功能来创设游戏情境,游戏情境下的教学活动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多媒体技术融合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影视视频以及解说、拟音、音乐等音频元素,能帮助教师构建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内容与情感相统一的教学情境。此外,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和纠错情境。
游戏活动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两个游戏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Shopping》时,教师就可以运用互联网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或者游戏情境。根据这一单元的内容,教师可以将生活与游戏进行融合,通过多媒体呈现生活场景的方式来组织游戏活动。
首先,教师要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根据讨论,分别扮演不同场景中的不同角色。比如,教师用多媒体精心设计了超市环境,将图片、文字、音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让他们感觉更像真实场景。然后学生出场,模拟顾客和导购员进行对话,随后展开情景演绎。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模拟家庭、学校、公园等可能发生“购物”对话的场景。互联网辅助情境教学,不仅能使学生产生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为学生后期学习的可持续性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建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英语教学评估是衡量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和分析数据,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通过科学、公平、完善的评价体系来引导、监督、调节和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用于关注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了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发展,教师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模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
互联网技术助力教师制定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分摊一部分工作,例如教师可以引进互联网“基于视听觉特征的学习行为分析编码系统”。该系统具有智能分析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信息系统可以辅助教师统计和记录学生英语口语内容,并调动大数据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进行分析和总结,并自动给出评价结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后期通过相应软件可以实现统计师生的外显言语行为,如统计出勤率、就座率、互动率、抬头率等,分析师生的内隐非言语表现,如专注度、教学姿态、言语中的语义内涵、情绪情感、性格特征等。教师除了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素养和终身学习素养。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特征,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来丰富评价形式和主体,如在学习平台上开通家长反馈功能,让家长也能参与到评价当中来,以此来加强教学评价的有效性,让课堂得到有益的补充和延伸。
五、结束语
互联网赋能下的英语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拓展学生各项综合能力。初中英语教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拓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建丰富的课堂情境、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田冬梅 昌乐县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韩桂香.“互联网+”时代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8):46-48.
[2]黄菊香.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03):86.
[3]李翠.“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智慧课堂的构建[J].中学生英语, 2023(08):149-150.
[4]徐倩.“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智慧课堂的构建分析[J].新智慧, 2021(0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