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驻马店
2024-12-31刘少英
2023年的8月,我在驻马店参加了河南奔流文学院第十八期作家研修班的学习。当大巴车驶入驻马店的市区,看到那里绿植繁多、河道纵横、道路宽阔,我就被吸引住了。我坐在驻马店市“星际国际酒店”的会议室里,享受着六位文学大师带来的精神盛宴,被他们深深地折服了,折服于他们博大精深的文学内涵,折服于他们一针见血的文学剖析,折服于他们锲而不舍的创作热情……
首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王剑冰老师。他用浪漫舒缓的语调、蓬勃跳跃的思维说道: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眼中的世界;写作只有远走高飞,才能找到我们想要的美好;文章的细节要写够才有味道……王剑冰老师文化底蕴深厚,是名副其实的引领时代方向的大师,他随便一句话就是经典,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模仿。尤其是他在解读驻马店名字来历时,语言亲切自然、幽默风趣,让我们情不自禁地穿越,沉浸在古代驻马店的喧闹和繁华里,久久不能回到现实里。他说古时的驻马店是历代皇家驿站,也就是古代信使和宦官的马车休息的地方。
古老皇家驿站的马蹄声早已淹没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而现代的驻马店市皇家驿站古镇风景区是一个集文化观光、吃喝娱乐、健康养生、度假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度假区,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在这里感受古代中原地区的商业文化和民俗文化,探索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谁有想象力,谁就容易成功”,王剑冰老师的话语把我拉回到现实,我恍然大悟,皇家驿站的欣赏更需要我们如骏马驰骋般的想象力啊!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柳建伟老师如叙家常的分享让我们倍感温暖,经久不忘:创作小说需要虚构,也需要结构;小说需要经历,小说也需要阅历;小说更需要得到大家共鸣的故事情节作支撑,《西游记》就是这样一部神魔小说。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中猪八戒的贪吃懒做、唐僧的坐怀不乱、孙悟空的仗义仁慈、沙和尚的淳朴老实是一个男人多个特点的真实写照,很多读者能从小说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人们爱屋及乌,因为一部风靡全国的《西游记》而喜欢和它相关的一切,包括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电视剧《西游记》外景拍摄地嵖岈山,甚至是嵖岈山上的黑风洞。黑风洞崎岖陡峭,阴暗潮湿,危险刺激。当我们历经摸爬滚打,立坐弹跳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感觉大汗淋漓、心惊肉跳的时候,光明成了唯一的希望和渴盼。“看见阳光了!”不知谁一声吆喝,让大家为之精神一振,都暗暗感叹道:还是洞外世界好!
当我们置身于驻马店市的置地公园(当地人都称作森林公园)时,更能理解我们现实世界风光的美好和浪漫了。我漫步在公园里的荷花池的四周,满眼都是“莲叶何田田”“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场景。我们靠近围栏,再仔细地观看,只见水上鸟儿在舞蹈、水中鱼儿在蹦跳、水边花草在欢笑,池边大树欲与天公试比高。我们一路走来,感受绿茵的清凉、青蛙的高歌、秋蝉的吟唱,真是蛙唱、蝉鸣、鸟叫声,声声入耳;小草,大树,繁花丛丛,物物相生!在这里,我才发现李青松老师说的生态文学不再是一种写作文体,而是一幅实实在在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李青松老师是我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也是生态文学作家。他说生态文学是人的文学,也是美的文学,更是环保的文学,反映的主要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强调的是人的责任、担当和使命,他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一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人。他的作品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像四季披绿装的青松充满生机和活力。
他的生态文学作品是动植物世界生活的再现,对我们探索大自然奥秘,摒弃人定胜天的观念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极端的幸福和极端的绝望之间只隔着一片震颤的叶子,这一片震颤的叶子就是自然”,李青松老师的结尾完美收官再次升华了生态文学的功能,让我有了以“保持置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为主题写一篇作品的愿望,从而让置地公园和谐共生画面永远定格在这美好的季节!
“热爱写作吧,写东西时最快乐!”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徐宜发老先生幽默风趣地说,“一个人只有对工作感兴趣,才能用敏锐的眼光发现亮点,从而迸发写作的激情和灵感。”是啊,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期待的人,他满眼都是阳光和幸福,无论干什么都会劲头十足。徐宜发老先生退而不休还精神饱满,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还多次发表和出版,在羡慕徐老先生之余,我也下决心要向徐老先生学习。
我要学习他昂扬豁达的心态、笔耕不辍的精神,把研修收获全部记录下来,包括驻马店古代历史名人故事:秦代文学家、政治家李斯上《谏逐客论》,劝说秦始皇;南北朝时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的哲学著作《神灭论》表明自己的观点;主张“以文治国”的南宋初年宰相朱胜非等,他们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还有古代民间故事“盘古开天”“伏羲画卦”“梁山伯和祝英台传奇”等都是华夏文明的组成部分,对弘扬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意义非凡。
“让文学写作要回到原点”是河南当代文学学会会长、河南著名诗歌评论家单占生老先生分享的主题。他让我们了解了古诗是古人与老天之间的对话,是人类生命的精神诉求和渴望,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诗歌的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的创新表达是最需要作者着重思考的……单老先生关于诗歌的解读让我茅塞顿开,真想即兴为驻马店市赋上一首小诗,歌颂亚洲最大的佛教寺院——南海禅寺。该寺建筑规模宏大、壮观,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祝贺“竹沟革命纪念馆”和“杨靖宇将军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赞美它们作为中国红色教育基地对世人的教育作用……春雷一响惊天动地,国家一级作家李春雷老师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创举。他不但是历史上最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也是新世纪以来唯一获得两届鲁迅文学奖的作家,更是徐迟报告文学奖历史上唯一蝉联三届的获奖者,被公认为“中国报告文学之王”。
他用驾轻就熟的话语,给我们分享了他创作的三次突破,告诉我们文学创作,只有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它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才能得到升华和提纯;文学创作只有挑战自我,走出熟悉的舒适区,才能由浅写作进入深写作;文学创作只有经过深入思考、反复雕琢和打磨,才能由精品变成神品……
李会长的侃侃而谈如春雷后的绵绵细雨滋润着我们的心房,让我们对报告文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真想把驻马店市的宿鸭湖写成一篇报告文学,让大家喜欢宿鸭湖、记住宿鸭湖。因为宿鸭湖不仅有“人造洞庭”之美誉;还是“亚洲第一大平原人工湖水库”;还有,宿鸭湖是一个拗口的名字,需要顾名思义才能记得住:宽阔的水域、清澈的水流、茂密的水草吸引着成群的鸭子在动荡的碧波上撒欢,而且在这里安家落户。
六位文学大师的谆谆教导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指引着我在文学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远。我的驻马店之行时间虽然短暂,但感觉是美好的,收获是满载的。我想说,2023年8月的驻马店研修之旅,将是我一辈子最珍贵的回忆!
作者简介:
刘少英,河南省安阳市作协会员,现任教于滑县产业集聚区黄河路小学。曾在《奔流》《青年文学家》《河南工人日报》《安阳日报》《滑台文学》“滑州纵横”“滑州杏坛”等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