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财务管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2024-12-31赵艳丽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7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互联网财务管理

摘"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互联网+”和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从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促进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课程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互联网+”;财务管理;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7.055

1"财务管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背景分析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财会人员掌握着企业重要的财务信息及商业秘密,其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实务中,部分财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不强,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监守自盗、财务造假问题屡禁不止,不但给企业造成了损失,甚至给社会带来危害。高校作为财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在财会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中推行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紧迫。财务管课程作为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应运而生,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教学不断深化融合。互联网的便捷性也更好地拓展了课程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领域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模式。基于互联网的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数据采集与分析、教学过程性评价与反馈、教学互动形式与课程考核机制均得到不断提升和完善,课堂教学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为实施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平台。

2"财务管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财务管课程围绕企业资金运动管理,以财务管理基本价值观念、财务分析为基础,重点介绍企业筹资、投资、资金营运以及收益分配四大财务活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和特点,努力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找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共同点,并将思政素材融入课程教学各个环节中,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切入点。财务管理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可以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教育、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个人综合素养等为一体,实现“碎片化思政”与“系统化思政”相结合,具体如图1所示。

3"财务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找到思政素材与课程内容的契合点,从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本文将从财务管课程知识点选取、思政元素及融入方式、价值引领目标等方面对课程主要章节思政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3.1"财务管理总论

(1)财务关系: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企业财务关系的内容、近年来企业和名人偷税漏税案例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增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同时,类比企业财务关系和个人人际关系,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处理与同学、老师和家长的关系。(2)财务管理的目标:组织学生讨论利润最大化与“利润至上”的观点是否可取,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人生目标与远大理想;引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冲突的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类比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及利益冲突的协调与个人发展目标及困难的应对,引导学生正视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3)财务职业生涯: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询财务经理的职责及任职条件,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科学进行职业规划。(4)财务管理的环境:介绍财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学生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结合当前经济环境、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国家发展、关注和思考我国资本市场中的现实问题。

3.2"财务管理基本价值观念

(1)资金时间价值:结合资金时间价值的本质是价值增值,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同时告诫学生应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价值;引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校园贷”案例,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自觉远离非法融资方式;利用复利终值公式计算“(1+1%)365=37.8”和“(1-1%)365=0.03”,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是没有捷径的,应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2)投资风险与报酬:引入名言“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以及“赌徒式”炒股案例,结合大学生炒股现象,告诫学生投资风险,树立理性投资观;引入实务中企业债券违约和上市公司股价波动事件,引导学生正视风险,辩证理解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3.3"筹资管理

(1)筹资预测与筹资方式:结合筹资数量的预测,引导学生养成做事有规划的良好习惯;引入非法筹资典型案例,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学会辨别非法集资,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通过正规渠道理性开展投资理财活动;采取情景模拟方式,结合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型筹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初创企业可选择的筹资方式及其特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解读新《公司法》《证券法》以及新旧注册资本制度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心国家发展,领会政府鼓励创新创业,降低企业设立门槛的举措;介绍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实施与常态化退市机制,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强化学生爱国、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组织学生调查中小企业筹资方式与筹资成本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增强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感;引入恒大滥用财务杠杆引起债务危机和乐视过度负债导致资本结构严重失衡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3.4"投资管理

引入绿色投资内容,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投资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结合机会成本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大学学习的机会成本有多高?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如何才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教育学生要珍惜大学学习机会,养成规划意识和踏实肯干的务实作风,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通过情景模拟分组进行创业投资项目决策案例展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提升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5"营运资金管理

(1)现金管理:从现金流对企业的重要性入手,结合“一切向钱看”的社会现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洁身自好,树立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2)应收账款管理:引入长虹应收账款危机案例,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明白凡事有利就有弊,要学会辩证分析问题。结合商业信用中的应收和应付,强化学生诚信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职业素养。(3)存货管理:引导学生将存货管理ABC分类法的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学会“抓大放小”,合理安排生活、学习中的各种事情,学会统筹规划。

3.6"股利理论与政策

结合部分上市公司不发股利的现象,解读证监会发文“督促分红”的政策规定,并引入大股东恶意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了解国情、关注社会现实,树立诚实劳动、依法取得收入、公平、公正的收益分配观,教育学生在争取自身利益时不能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

3.7"财务分析

由财务比率分析认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关注国家经济政策、关心国家发展,强化爱国精神。引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与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通过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案例小组作业展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升沟通与表达能力以及信息检索、数据整理与分析的能力。类比企业财务分析与个人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定位个人目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4"“互联网+”背景下财务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4.1"重塑课程目标,重构课程知识体系

课程思政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据此,财务管理课程目标可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引领目标,如图2所示。同时,加强教研,对财务管理课程知识体系进行重构,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发挥财务管理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

4.2"开展“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利用互联网平台及信息化教学工具,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成果展示等多元混合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具体如图3所示。其中,线下成果展示采取学生评价为主、教师点评为辅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客观评价,鼓励学生互帮互学。课外,通过课后作业、分组任务以及课程拓展资源、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4.3"完善课程考核机制,量化思政考核

建立多维度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知识、能力考核与思想素质考核相结合。课程最终成绩可由期末卷面成绩(60%)、平时成绩(30%)、思政得分(10%)三部分构成,如图4所示。期末卷面除了考核课程专业知识,还应体现课程思政元素,如假设学生毕业后创业,如何筹集创业资本?思政得分的评定改变传统的教师一人赋分模式,采取个人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与学习通等平台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尽量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4.4"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

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和关键因素。教师应牢记教书育人使命,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理论知识储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强化育人意识;充分发挥课程团队优势,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共同开发课程思政资源;定期开展课程思政经验交流、现场思政教学观摩、课程思政微课比赛等教学能力提升活动。

5"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互联网平台和信息化教学工具,将思政元素融入传统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多年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实践,对财务管理课程主要章节知识点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并结合日常教学进行了课程思政实践,但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长期和细致的工作,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尹峰.“大智移云”背景下《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1,(07):1619.

[2]蔡荣江.基于“三阶+四思”理念的“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22,34(04):124129.

[3]周谦,赵娟.“课程思政”视阈下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财会通讯,2021,(11):165168.

[4]李元霞.“三全育人”视阈下《财务管理》课程思政素材挖掘与实施路径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9(03):156158.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互联网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