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研究
2024-12-31赖文
摘"要:诚信是每一个人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在会计执业过程中,如果没有诚信,会使会计信息造假发生,对经营企业的正常的经营活动造成危害,甚至影响社会风气,频发的会计失信事件使得会计诚信的加强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会计失信的危害,分析了产生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我国的会计诚信建设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会计诚信;诚信评价;问责机构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7.052
0"前言
随着国际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大环境中失信现象严重,很多人认为对于失信的处罚力度不严,是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这仅仅是表面原因,其实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性原因是社会公众的道德下降,在社会公众的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界限变得模糊,逐渐向假恶丑过度。要改变如今的现象,一方面要从法律的强制性上入手,让其不敢造假;另一方面从道德的净化上入手,让其不去造假。
1"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形式
1.1"会计从业者诚信缺失
会计人员以权谋私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情况。直接的以权谋私就是利用会计职业之便,采用各种手段挪用和贪污公款。间接的以权谋私就是会计人员在单位领导的指使和授意下,以收据代发票,虚造会计凭证,篡改数据,有的甚至编制对内和对外两个会计报表,隐瞒企业的经营情况,无视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从中得到不属于自己的权益(包括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其他权益)。这类诚信缺失现象占多数。
1.2"大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会计诚信缺失
公司的股东雇佣管理人员经营企业,他们从管理者手中得到经营数据之后,判断是否继续对某公司投资。但是很多企业的大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尤其是上市公司)为了从社会公众那里融资,得到更多的资金扩大公司的规模、扩展公司的业务,授意企业的管理人员粉饰财务报表,使公司达到预期目标。在核算方式、核算时间以及会计法规暂未涉及或规定模糊的地方做文章,有关项目长期挂账,对费用核算不实,多计收入等。有些股东或高级管理人员甚至利用自己知道的企业的内幕消息,进行内幕交易或者操纵市场,谋取利益。
2"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2.1"破坏公共市场秩序
现如今,信息使用者都是通过企业发布的会计信息来进行决策行为,所以会计信息很重要,会计信息真实性与否对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每年会根据各个部门统计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根据数据制定宏观层面的方案。一旦企业发布的会计信息虚假,就不能为国家决策执行机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不能及时、准确地对国家的经济进行最好的调控,影响国家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影响国家经济正常发展,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从而国家层面,各行各业都会受到影响,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不利于社会市场经济稳定。
2.2"损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对于外部信息使用者,他们都是通过企业公布的会计信息和数据来判断某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然后判断对这个企业是否进行投资以及投资多少。尤其在股市市场中,上市公司每个季度和每年的财务报表都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进而影响股价的升降。现在很多公司财务信息造假一旦被揭露,面临的结果轻则股价下降,重则公司破产。公司一旦破产,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破产偿还顺序是:职工工资、税款、普通破产债权。破产的公司都是资不抵债,根本偿还不了债权人的欠款。很多投资人和债权人会因为信息造假而损失严重。
对于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来说,会计信息失真的事情被披露,意味企业信誉降低。在信誉至上的社会中,没有哪家企业会和一个没有信用的公司合作,自然失去上下游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失去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继续支持,特别是银行贷款,直接影响公司现金流。阻碍公司进一步发展,更甚者,公司面临退市。
2.3"产生腐败事件
很多企业都存在收支款项不准确、账实不符现象。一是因为企业的部分管理人员为了凸显自己业绩、满足自己虚荣心,加快自己晋升道路而授意、指示会计人员粉饰财务数据,构造出企业良好的盈利水平和发展空间。十分不利于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二是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经济犯罪。伪造会计凭证、变造会计凭证、修改报表数据是部分会计人员常用的方式增加自己的利益。面对巨额利益,很多人铤而走险,背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三是企业为了逃避或减少税收对财务数据进行修改,一般是通过虚列支出和增加虚假发票,隐藏收入。
2.4"不利于会计人员自身
一个企业一旦出现财务问题,第一个被怀疑的是会计人员。会计从业人员的形象不仅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且会受到经济处罚,甚至是刑事处罚。虽然部分会计人员不是出于本意,是领导层的指示与授意,但是作为会计人员没有坚持原则,极大地影响会计从业人员的良好形象。
3"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3.1"利益的驱动,失信成本低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造假可以为会计主体带来各种利益,做假账在当今社会时有发生,会计诚信缺失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利益驱动且失信成本低。
企业和个人都会衡量失信和守信哪个更划算。对于企业而言,失信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对于个人而言,个人的岗位晋升和经济利益是失信的主要原因。面对这些利益驱使,如果要企业和个人付出很大的代价,他们也不会以身犯险,触碰法律。但是目前我国的情况是,不少企业因失信可获得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利益,被查处,仅会面临几十万元的处罚,这使得失信之风助长。
3.2"法律制度不完善
任何行业的规范都需要法律法规的规范,会计行业也是如此。完备的会计制度是维护经济秩序的基础和重要工具。由于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状态,我国的法律法规还存在很多问题。法律法规中多次出现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进行“授意、指使、强令”的规定,可是在现实很难界定“授意、指使、强令”的范围,怎样的程度才算是“授意、指使、强令”。另一方面是面对上级的口头授意,会计人员很难证明自己是被强迫的。
《会计法》中有很多关于责任人处罚的决定,但是却少有对受害者赔偿的相关规定。对责任人的处罚没有具体划分,在责任主体所承担的责任范围里,没有责任人的具体划分和明确区分,只用了原则性的规定;责任主体对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没有合理分工,更重要的是没有对违法行为加以单独规定。都是用笼统的词语,例如管理层、会计人员等。
3.3"监督部门缺乏有效监督
会计制度的良好运行与有关机构的有效的会计监督关系密切,合理的会计制度是进行会计监督的前提,有力的会计监督是会计制度运行的保障,从我国现在的情况来看,会计监督工作有进一步加强的必要。
对于小企业而言,因为企业人员不足,很多时候都是一个职工兼做两个职工的工作,所以出现会计人员既管现金又管银行存款的现象,既管账又管物品。使得企业内部的相互监督的制度形同虚设。此外,会计人员与其服务的会计主体的利益相同,会计人员个人的工作、发展依附于所工作的单位。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计人员都是不得不按照领导的意愿行事,从而会计信息造假现象出现。
3.4"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淡薄
会计诚信主要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和效果落实体现,重在实践。但是,人的行为受思想意识支配。会计诚信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只要会计从业人员还未将会计诚信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格,他的道德是不完全的。会计诚信他律性转化为自律性的最重要标志,是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动因由外在约束和导向转换为自己内心的意志约束。只有在这时才可以说,会计人员具有明确而坚定的会计诚信意识。
虽然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较以前有很大提升,但是道德水准还有待提高。很多会计人员面对利益的驱使选择造假,虽然部分人员是受到领导的指使甚至是威胁不得不从事造假行为,但诚信意识淡薄,意志不坚定,选择同流合污。
4"提高会计行业诚信体系的对策
4.1"加强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会计诚信缺失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对此经常作法律方面的处理,以法约束会计人员行为。但是相比于法律治理而言,诚信教育是成本更低的一种治理机制。
从根源进行会计诚信教育,就是对现在还在学校的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增加道德品质方面的课程。在编撰教材时,应该加上典型的会计失信案例和人物,更能感染学习者,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让每一个即将走入社会的学生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4.2"健全会计诚信的法律法规
第一,完善法规实施细则。虽然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会计诚信缺失现象的发生,但是由于现在部分法律的界定不明确且制定不全面,在实际情况中很难对责任主体进行责任认定。不利于法律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和实施,降低了法律的权威性。在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要吸收各行各业意见,使法规制定更加完善,满足各行各业需求,适应各行各业发展。
第二,加大责任主体的处罚力度。失信成本过低是会计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要减少会计诚信缺失行为的发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失信成本,使会计诚信缺失带来的经济效益小于失信成本,人们自然减少会计信息造假的次数。涉及责任主体处罚力度的法律法规需要加强。在责任主体处罚方式上不仅要制定经济有关的法律,还要有相关的刑事责任的处罚方式。使责任主体在经济上和名誉上均受到惩罚,失信者受到远比收益多的处罚,才能起到规范作用。
第三,对法律法规不断的修改。由于市场经济的存在,企业的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企业的经营者的作假手段也不断变化。会计法规是为企业服务的,也应该随着企业的变化而变化。加之现如今经济全球化发展,法律法规要经常增加、减少或者变更各项条例,和国际紧密接轨,吸收其他国家的经验,逐渐缩小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不断进行提高完善。
4.3"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与评价机制
第一,充分利用络科技,尤其是互联网信息的传递,使社会公众足不出户获悉信息。不管是企业还是监管部门应该将被检查的信息公布到网站等媒体平台,供社会公众查阅、浏览、监督。设置监督反馈方式,如:举报电话、举报网站等。
第二,建立评价机制,从管理人员素质、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管理能力、财务报表可信度、表外会计信息披露情况、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质量等方面来评价一个公司的会计信息诚信高低。将这些指标进行打分,再按照指标所占比例进行计算该公司的诚信分数。最后将诚信分数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按照不同等级对不同机构进行不同程度的监管和监督,对诚信等级低的企业进行一定行为和业务的限制,这样可以对企业的行为起到警示作用。
4.4"强化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如今仍有不少会计人员对会计法律责任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认为自己仅仅是一名做账员,对账目做点变化不会对整个大局造成影响,被逮到几率太小,即使被逮到也不会有很大的处罚,况且领导才是主谋。正是由于这样的侥幸想法使不少会计人员迈出了作假的第一步,之后胆子越来越大,造假金额越来越多,最后走上不归路。这就急需加强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会计造假将面临怎样的会计处罚,同时完善处罚相关法律,加大处罚力度,减少造假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刘音孜.企业会计工作中诚信缺失问题的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1):36.
[2]卢新芳.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问题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28):50.
[3]孙慧惠,张星.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8,(16):107.
[4]Pieter"Buys,Susan"Visser,Merwe"Oberholzer.A"critical"consideration"of"ethical"foundations"for"the"accounting"profession[J].Koers:Bulletin"for"Christian"Scholarship,2012,77(2).
[5]Grazyna"Voss.Professional"Ethics"in"Accounting"as"Assessed"by"Managers"of"Entities[J].European"Journal"of"Economics"and"Business"Studies,2018,4(1).
[6]Xuwen"Han.Education"and"Teaching"of"Accountancy"Ethics"in"Universities[P].Management"and"Service"Science"(MASS),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2011.
[7]王利珍.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改善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8,(19):106+111.
[8]智林.加码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失信将受重罚[J].中国工会财会,2018,(07):5859.
[9]周引兰.新时代会计诚信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8,(16):65+67.
[10]龚弦.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研究[D].吉首大学,2018.
[11]王伟道.试论新时代央企会计诚信体系构建[J].财会学习,2018,(14):106107.
[12]何杨.新时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诚信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11):136137.
[13]李利杰.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6):8889.
[14]周春野.论会计人员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8,(06):41+43.
[15]尚钰.论企业财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提升[J].财会学习,2018,(02):9293+99.
[16]董红星.组织伦理视角下的会计文化建设思考[J].财会通讯,2018,(01):122124.
[17]李彦霖.我国会计诚信体系构建研究[J].农家参谋,2017,(20):297.
[18]李娥.会计法律责任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7.
[19]赵冬晖.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0]杨楠.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其治理途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5):152153.
[21]刘晶百.我国会计诚信体系构建研究[D].延边大学,2015.
[22]石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诚信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