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创”视域的课程思政路径探索
2024-12-31倪斌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课程思政”理念。本文基于开放教育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从“创意、创新、创业”出发,探讨了优化教学师资团队,梳理课程思政素材体系,深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等实施策略,为相关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三创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7.015
1"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特点和改革目标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要推进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给“创意、创新、创业”"(以下简称“三创”)提供了新的广阔舞台,而“三创”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二者的结合将促进新业态的形成,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国家开放大学的成人业余学生,根据电子商务概论的课程特点,课题组将“三创”导向引入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来,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内容与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更容易形成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的共振效应。在开展电子商务实践,讲解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和潜能,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爱国主义精神、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道德意识。通过“思政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三创精神培养”育人新模式的教学探索,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重塑三观,提升专业能力。
2"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
为了在高校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师应该深入探究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点,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课程思政”体系,促进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发展。但由于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边缘化、空泛化和孤岛化等。
2.1"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协作不足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开展的课程思政教学还停留在教师自发自觉的基础之上,难以取得全局性教改效果。专业课教师思政理论知识普遍积累不足,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意识有待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能力仍需提升。调查发现,60%"以上的教师认为自身思政资源的获取途径有限,学校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思政资源库,45%的教师对专业课程融入相关思政内容有畏难情绪。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师和班主任各自为政,缺少沟通,相对独立,难以形成课程思政的教学合力。课程教师专注于教材本身的理论知识,对“三创”引导亦不够重视。
2.2"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开发不足
电子商务概论所涉及的理论基础知识非常丰富。国家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教学,需更加注重“三创”的实践性拓展内容,充分呈现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需要课程教师深入挖掘,形成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毛坯”。高校教师能够找到一些思政教学的结合点,但往往没有形成课程思政知识的体系框架。要达到课程思政的浸润效应,需要对“毛坯”完成二次开发,结合课程的特点,做好深化和细化。就深化而言,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的具体位置,建立对应的思政教学目标,完成再次挖掘。就细化而言,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思政知识点确定具体的教学层次、维度、侧重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形成思政育人主线。
2.3"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趋于传统
在江浙沪等电子商务发达的沿海地区,开放教育学生选择就读电子商务专业,很大一部分是已经在从事电商的相关工作,还有一部分有加入电商队伍的意愿,对电子商务的熟悉程度比较高,有较好的学习积极性。开放教育导学课的教学经常会呈现出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的是在讲解“是什么”的问题,而对于“怎么做”“如何做”往往草草带过,没有真正体现“三创”的实质性精髓。传统的填鸭式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必然无法让学生共鸣,要改变教师独断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确保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需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关注电子商务近年来的创新技术和富有创意发展前景的真实案例,鼓励学生通过电商平台开展自主创业,达到思政融入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将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3"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改革探索路径
3.1"加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1)组建课程思政师资团队。鉴于电子商务概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特点,本课题组组建了一支集专业课、思政课、班主任导师和校外实践专家于一体的教学团队,真正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思政课程教师负责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元素,打造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教学集体。在成人教育中,班主任导师对学生的所从事的创新创业的工作更为熟悉了解,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能较好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监督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
(2)加强校企合作育人管理。海宁学院是海宁市电子商务协会的成员单位,依托“校企联盟”优势,致力于探索“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通过与相关企业对接,择优遴选优秀电商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人士作为校外专业实践导师,组织参观实习,开展创业讲座,不断丰富本地化的教学内容,掌握最新的电子商务资讯信息和发展方向,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方面不断推进,对优秀学员可以竞聘成为企业正式员工,将“三创”落到实处。
(3)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电子商务概论任课教师不仅要有课程思政的意识,更要大力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时刻关注国际国内的时政大事,深刻领会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增强课程思政的知识储备。通过课题组成员的集体备课、说课、磨课、听课等多种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促进专业教学和思想价值引领的统一。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类学科竞赛、教学设计评比。思政课教师加强思政知识的指导和交流,明确课题组教师的分工与责任,有效促进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通过聆听科研讲座、教学团队思政专题研讨会等各种教科研活动,主动学习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实现优势互补和扬长避短,切实增强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育人功能。
3.2"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课题组认真挖掘和梳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教案和PPT课件,建立并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确保学生在以后的电子商务从业当中,能把诚信守法作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把求真务实、创新合作、敬业公平作为自己的工作要求,始终不忘家国情怀。通过教学改革,以观看视频、查询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将思政教育融入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知识体系,达到价值观念教育与知识讲授同频共振。充分发挥思政视频、思政案例和实践基地的作用,鼓励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实践,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政元素与知识点的结合如表1所示。
3.3"基于O2O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3.3.1"课前任务布置与分享
在面授课前一周,先通过班级钉钉群和网上学习平台进行任务的布置,让学生了解面授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并让学生提前查阅了解相关思政问题的知识点。在面授课开始前,由学生进行课前分享,交流自主学习的心得体会,接下来教师通过案例导入,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学生自我学习的努力进行鼓励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电子商务安全模块,让学生搜索查阅电子商务安全的反面事件(如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案例材料),结合课程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电商法律知识,进行电子商务安全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总结分析,并在线拓展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融入诚信、守法、传播正能量等德育元素,既可以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又可以实现思政育人。
3.3.2"课堂教学讲解与实操
在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将知识点进行分解,把教学内容变成一个个小任务,逐渐加大难度,并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团体协作,注意完成各个小目标,教师进行个别点评辅导,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最终完成整体任务并进行教学成果展示。例如,在电子商务流程实践中,从注册信息的有效性、商品描述信息的真实性、不卖假货、不恶意退换货、客观售后评价等环节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教师对完成情况较好的小组表扬加分,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与课程的团队老师一起带领学生参观电商企业,开展电商社会实践、电商助农等活动,把电商基础中的专业知识和思政育人行动融合,将课程育人和行动育人相结合。
3.3.3"课后练习与评价
重构课程思政考核指标。课程考核方案由国家开放大学制定,形成性考核在国开学习网完成相应作业,终结性考试是国家开放大学命题的上机考试。课题组将形成性考核10%的学习记录分用于评价学生的平时表现,着重考核在实践过程所展现的思政素养,并在第一次导学课时就向学生说明,以此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日常教学的思政讨论、资料查阅等实践活动中来。
教师在形成性考核的案例讨论和实践报告评分中,将课堂表现纳入到评分体系,可以更好地保证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结合社会热点,让学生讨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子商务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通过讨论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生可以发现这些模式的出现是创新的结果,要利用这个时代,创造更多有价值的电商模式,发挥自己的才艺和特长。学生从这些案例中学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将“三创”教学理念引向深入。
4"总结
开放教育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三创”指导和引领,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全面贯彻“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不断挖掘更新思政素材库,努力做到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深度融合,探索适合成人业余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使思政育人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刘燕,课程思政在“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中的探索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8).
[2]汤全武,李春树,郭中华,等,课程思政、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设计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9).
[3]叶勇,邹冰倩,佟莹,等.高职院校智能制造类专业课程思政案例精析及教学实施[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6).
[4]熊晓轶,王蒙蒙.新时期课程思政建设与经典案例分析[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22,(5).
[5]莫鹏毅,高职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以电子商务基础为例[J].智库时代,2020,(15).
[6]马欢,孙宜龙.“双创”视角下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电子商务,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