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2024-12-31赵西王静宜朱广妍
摘"要:近年来,安徽省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在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人才储备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基于安徽省2017—2022年的统计数据,通过熵值法对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促进安徽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有助于形成有利于数字经济创新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制度安排。
关键词: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7.004
0"引言
数字经济利用数字化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结合数字技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目前,数字经济在我国占据较大比重,对国民的生产和生活起到重要作用。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截至2022年底,中国数字经济总量已突破50.2万亿元人民币,占据GDP总量的41.5%,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催化剂。安徽省政府全面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在“数字经济”顶层规划方面已经积累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在政策的导向下,安徽省数字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在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人才储备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分项评价指数排名中,安徽省创新能力指数和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均排名全国前十。“十四五”期间,安徽省积极推进“数字+制造”战略,不断开拓产业融合、核心平台、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和新型服务等多个领域,以推动产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发展。2022年,安徽的数字经济已经跨越了1万亿元的门槛,连续三年实现了超过10%的增长率,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彰显出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卓越表现。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深入研究数字经济,探索其发展特征。根据Haber-Curran和Gomber等的研究,随着创新的加速,数字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容易渗透的信息驱动的新进程,因此学者认为数字化信息是数字经济的主要特征,而数字经济则主要包括数据和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促进了信息流动,从而改变企业间的关系模式,使之更加有效地进行交易和协作。Turcan主张数字化的信息是数字经济的重要资源,具有潜在的社会经济价值转化能力。数字技术的进步对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数字化程度则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实力以及产业竞争力。国内学者侧重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不同角度的测评。例如,许宪春和张美慧运用数字经济的内在含义和形成要素,对中国数字经济的增值效应和总产出进行了评估。基于对中国数字产业的分类,陈亮和孔晴编制了数字经济投入产出表,并对我国2012年和2017年的数字经济规模进行了测算。刘军等运用信息化、互联网和数字交易三个维度,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以全面评估企业的发展状况。庞如超等学者则认为,数字经济的范畴应当涵盖数字化技术所需的基础设施、产业、应用、创新以及数字政务等多个方面。尽管数字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为本文提供了珍贵的实践经验,然而对于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探究相对匮乏。目前国内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文献主要集中于理论模型构建以及具体指标的选择等问题上,尚缺乏针对不同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
安徽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潜力,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本文基于安徽省2017—2022年的统计数据,通过熵值法对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总结和分享其数字经济发展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这对于推动全国范围内数字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形成有利于数字经济创新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制度安排。
1"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评价
1.1"指标体系构建
1.1.1"测算方法——熵值法
熵值法是一种基于客观真实数据所提供信息的加权方法,通过对指标所能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测算,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熵值与指标信息量成正比,可以降低主观判断。在信息量大且不确定度小的情况下,熵值减小,是该方法的核心原则。熵值可衡量个人或组织的能力大小。当信息有限时,不确定性增加,因此熵分析是一种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方法。在熵分析中,高评价指数对结果影响大。所选指标均为正向,权值大表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大。
1.1.2"指标选取
本文参考廖信林、王瑞荣等学者的研究方法,并考虑数据的实际可得性,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数字应用水平和数字创新能力4个维度(共包含15个具体指标)构建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数字基础设施包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移动宽带用户数量2个二级指标;数字产业化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量增长值、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量增长值、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增长值、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量增长值、互联网信息技术产量增长值和高技术产业增长值6个二级指标;数字应用水平包括电信业务量、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和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3个二级指标。数字创新能力包括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在校人数和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个二级指标。基于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从安徽省统计年鉴、安徽省通信管理局等网站获取了时间跨度为2017—2022年的样本数据。
1.1.3"测算步骤
测算步骤主要参考陈玮莹的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因为不同的指数其度量尺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评估之前,为了排除各种测量尺度的干扰,将各指数的统计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极值法,将数据变换到0到1区间内。
Pij=Xij∑6i=1Xij(1)
公式(1)中,i代表年份(i=1,2,3,4,5,6),j代表各项指标(j=1,2,……,15)
为使数据处理有意义,将无量纲化处理后为零的指标全部平移一个最小单位值即0.0001,以满足无量纲评价指标的算术要求。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熵值计算:
ei=-1lnn∑6i=1pijln(pij),0≤eij≤1(2)
之后计算差异性系数gj=1-ej和指标权重Wj=gj∑mi=1gj,j=1,2,3,……,m。
1.2"安徽省数字经济综合评价
通过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对2017—2022年间安徽省数字经济水平进行评价,得出测算结果,并计算出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
首先,根据表1中的测算结果,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数字应用水平和数字创新能力这4个一级指标中,“数字产业化”所占比重最大。这表明在评价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数字产业化的重要性高于其他指标。数字产业化指标反映了数字经济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意味着数字经济在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相对较大。数字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推动产业升级、创新和就业增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数字基础设施是保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设备,其下的二级指标有两项,分别是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与移动用户数量,前者较后者来说所占权重较大,说明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对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往往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稳定的网络连接,这对于数字经济中需要大数据传输、高速互联的应用和服务至关重要。较高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意味着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享受到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有利于数字经济的发展。加强固定互联网宽带网络建设,提高接入用户数量,将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升经济竞争力,并缩小数字鸿沟。
第三,在数字产业化的二级指标中,信息技术服务业产量增长值指标权重最大(0.1882),说明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数字产业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提供各种数字化服务和解决方案,支持其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数字产业化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量增长值指标在数字产业化的权重上没有明显差距,表明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是多元的。高技术产业增长值指标权重最小,可能是因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对较为困难和复杂,需要更多的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持,发展路径相对较长。因此,在数字产业化中,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第四,在数字应用水平的指标中,电信业务量的权重是0.0996,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权重是0.0885,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权重是0.0504。可见,电信业务量的权重最大,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的权重次之,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的权重较低。这说明电信业务量和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在数字应用水平中具有较大的重要性,而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虽然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的权重较低,但移动通信手持机在数字应用中的普及和使用仍然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和移动娱乐等领域。
最后,熵值法的结果显示,从数据创新能力指标来看,专业技术人才数量(0.0935)、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0.0885)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在校人数(0.0759)的权重相差不大,而科学技术支出(0.0537)对于数字经济的影响稍小。这说明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在校人数在数据创新能力中具有重要影响,而科学技术支出的影响相对较小。可见,拥有足够数量和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才能够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增加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可以促进技术合作和技术引进,同时,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来源,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虽然科学技术支出对于数据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影响可能相对较慢和间接。
2"安徽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基于以上熵值法的结果和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促进安徽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首先,优化数字产业化发展。数字产业化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数字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数字化转型的投入,提升数字产业的规模和质量。同时,加强对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扶持,培育和支持更多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数字化服务和解决方案。
其次,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是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指标,需要加强固定互联网宽带网络建设,提高接入用户数量。政府和相关企业可以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提升网络带宽和稳定性,确保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享受到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另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政府可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与高等学校的合作,鼓励学校加强科研力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数字经济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
此外,加强数字应用推广。在数字应用水平中,电信业务量和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的重要性较高,需要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数字应用。政府可以加大对电信业务的推广力度,提供更多的数字通信服务,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强对微型计算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提高设备产量和质量,满足数字应用的需求。
3"总结
本文基于安徽省2017—2022年的统计数据,通过熵值法对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促进安徽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评价结果,可以为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统计的指标仅为省级层面,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结合各地级市的发展情况,扩大数据范围,进一步完善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邢红兵,高月.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23):2324.
[2]胡晓梅,徐秀荣.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22,24(03):2734.
[3]查笑梅.关于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思考[J].安徽科技,2022,(08):89.
[4]吴江海.安徽省两项互联网发展指数位列全国前十[N].潇湘晨报,2022111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9161261078765361amp;wfr=spideramp;for=pc.
[5]李玲玲.数字经济赋能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37(04):8088.
[6]HaberCurran"P,Shankman"M"L.Emotionally"Intelligent"Leadership:"An"Applied"Model"for"Developing"Individuals"and"Advancing"Organizations.In:"Glzner,H.,Meyer,P.(eds)"Emotionale"Intelligenz"in"Organisationen.Springer"VS,Wiesbaden,2018.https://doi.org/10.1007/978-3-658-19127-6_10.
[7]Gomber"P,Koch"J"A,Siering"M.Digital"Finance"and"FinTech:"Current"Research"and"Future"Research"Directions[J].Journal"of"Business"Economics,2017,87(5):537580.
[8]Larsen"P.Understanding"the"Digital"Economy:Data,Tools,and"Research.Journal"of"Documentation,2003,(59)4:487490.https://doi.org/10.1108/00220410310485785.
[9]Turcan"V,Gribincea"A,Birca"I.Digital"Economy-A"Premise"for"Economic"Development"in"the"20th"Century[J].Economy"and"Sociology:"Theoretical"amp;"Scientifical"Journal,2014,(2):109115.
[10]许宪春,张美慧.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测算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0,(5):2341.
[11]陈亮,孔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的统计测度[J].统计与决策,2021,(17):59.
[12]刘军,杨渊鋆,张三峰,等.中国数字经济测度与驱动因素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20,(6):8196.
[13]庞如超,韩钰,赵金发,等.中国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质量评价研究[J].浙江档案,2021,(01):4143.
[14]安徽省统计局.数说安徽[EB/OL]http://tjj.ah.gov.cn/oldfiles/tjj/tjjweb/ydzl/2023_03/2023_03_2.html.
[15]廖信林,杨正源.数字经济赋能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应测度与实现路径[J].华东经济管理,2021,35(6):2230.
[16]王瑞荣,陈晓华.数字经济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实证检验——来自浙江的考察[J].系统工程,2022,40(1):113.
[17]陈玮莹.江西电网Z供电分公司综合绩效评价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