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
2024-12-31陈绘兵
母爱情深
数年前,全省煤炭系统中学美术教师在暑假期间进行一次教学基本功比赛,当时省煤管局普教办公室的领导十分诚恳地把命题的任务交给了我,在最后选择“命题创作”这部分题目的内容材料时,考虑再三,最终,我选择了一篇曾经发表过的短文。我的想法是,对于母爱,每个人都应该有话可说。
那篇短文题目叫《比高》,描绘了儿子和母亲在三个不同的阶段比身高的情景,展现了母爱灿烂而又神圣的光辉。它最初发表在《中国煤矿中学生》上,后又被数家报刊转载过。之所以创作那篇短文,是由于受了一个朋友所讲的一个真实故事的触动和启发。
故事说,有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日夜思念她的儿女们,尤其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如数回到身边团圆,夜里便常常在睡梦中听到自己在外地的孩子回家叫门的声音。有许多次,老人颤颤巍巍地披衣下床,拉开门闩,迎接她的却是寒冷和失望……
这个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使我不得不为伟大的母爱而动容。和许许多多的孩子一样,我从小就远离家乡,求学在外,直至大学毕业,立业成家,一直都在全心全意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风风雨雨,苦苦乐乐,却从未想过,一直还有一颗比自己更敏感、更急切、更虔诚的心,也随着自己笑,跟着自己哭……
那就是我们的母亲!她虽然已经衰老,但依然奋不顾身地担负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压力。求学在外的,盼望他能够刻苦用功,一帆风顺,不受太多磨难;成家立业的,祈祷他家庭和睦,生活安康,而她一生的忙碌辛劳,无非是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得快乐、顺利、平安,这是一种多么博大而又无私的爱啊!除了母亲,还能有谁这般无怨无悔?将心比心,有了孩子之后的我,对此有了格外刻骨铭心的领悟。
一九九七年八月,我做了父亲,爱人半年的产假休完以后,由谁来照顾孩子成了我们难以协调和解决的大难题。双方的父母都离不开家,爱人和我也不能耽误工作,雇个保姆又没有觅到合适的。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母亲挺身而出,还带来了她亲手给小孙子做的棉衣。她的道理很简单:“舍了家也不能舍孩子啊!”就是为了这一句话,母亲义无反顾地把儿子带到了能够自己独立行走。现在每每想起母亲照看孩子的那段日子,心里依然百感交集。沐浴在金色的母爱里,我和儿子拥有了那么多幸福和快乐的时光;而我深知,我和儿子的那份幸福和快乐是何等的奢侈和残忍。母亲早已到了故土难离的年龄,上楼下楼都行动不便,老家还有相依为命的老父亲需要照料,父亲视力不好,离开了母亲,几乎连饭都吃不上。手捧着母亲为儿子做的棉衣,我禁不住泪如雨下,我明白,两眼昏花且早已捏不住针线的母亲,一针一线里缝织进了她多少深沉而炽热的爱!母亲啊,您的心是那样的脆弱,又是那样的坚强!您要您的儿女们什么都好,一点也不受苦,可您自己却含辛茹苦,以身作则,这是何等宽阔的胸怀和崇高的境界!普天下的儿女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强、成熟,用微笑来迎接每天的生活,在各自的岗位上,以自己的方式活出最灿烂的生命来,这才是对母亲最好的祝福和报答,这样母亲才会舒心和欣慰。
母亲节到了,远在他乡、忠孝难全的我思绪万千,母亲为自己竭尽全力忙碌和操持的身影时时浮现在眼前,让我永远难以忘怀、感恩不尽。母亲节虽然不是我们国家传统的节日,但真爱却不分国界,也没有尊卑。我们由衷地感谢美国西弗吉尼亚州费城那位名叫安娜·扎维德的女教师,是她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人们才有了这样一个众望所归的向母亲表达爱心和感激的机会。
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娘啊,祝您节日快乐!
无言的爱
若不是齐鲁·壹点“父亲节征集”活动,实在不敢轻易动笔写下有关父亲的任何文字,因为回忆父亲确实太沉重太虐心。
父亲已经过世好多年了。“最想回到和父亲相处的哪个瞬间”——这个问题让自己汗颜而又尴尬。在我们兄弟姊妹的共同记忆里,我们和父亲的相处充满着羞涩、抵触甚至恐惧,没有含情脉脉,更没有其乐融融。
直接和表面的原因是父亲一向脾气不好,让我们全家人包括奶奶、母亲、姑姑、叔叔等都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在父亲面前,大家都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喘,感觉上和他一点也不亲近。至于到底怕父亲什么,似乎谁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慢慢长大之后,我猜想我们和父亲之间那种根深蒂固的隔阂,一方面是父亲的性格使然,另一方面肯定与当时家境和条件息息相关。父亲在家里是老大,兄弟姐妹好几个,爷爷过世得早,奶奶因为大姑姑夭折哭瞎了眼睛,还要供养我们姊妹五个,可想而知,压在父亲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为养家糊口,父亲不得不任劳任怨,忍辱负重,尝尽了生活的苦涩与艰辛,当时的农村贫穷闭塞,解决温饱不挨饿已经让父亲殚精竭虑、苦不堪言了,哪里还会有心思和兴致顾及儿女情长。
父亲善良耿直,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虽然没有多少文化,讲不出什么深刻的大道理,但他无言的行动给了我们最好的教育和引导。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和邻居家的小伙伴曾偷摘过别人自留地里的一根还没长成个儿的黄瓜,父亲得知后,对我们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并责令我们当天晚上必须到当事人家里承认错误,赔礼道歉。这件事给了我一辈子的教训,日后自己没有再犯过类似毛病,这都得益于父亲当年的教诲和引导,感恩至今。
父亲是个大气和有格局的人。我们兄弟姊妹几人相继成家后,孩子几乎都是母亲带大的,那时候父亲和母亲两个人在农村老家单过,相依为命,不愿意给我们任何一家添麻烦,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年迈的老人都挺身而出,父亲积极支持母亲离开家到城里给我们带孩子。其实做儿女的心里都清楚,父亲眼神一直不好,晚上看不清道,只能靠手摸探路,而且患有高血压等老年病,那些日子是怎样度过的——竭尽所能,把最好的给了孩子,自己却无怨无悔,这就是伟大的父亲!
父亲虽然严肃严厉,但对我们每个人所选择的道路从来没有任何干涉,只是默默无闻地付出和支持,看似疏远和放纵,但里面深藏着无私宽容和大爱。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深刻地读懂了父亲那沉默的情怀。
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人,一辈子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我们几个拉扯成人,扶持我们成家立业,足以让我们对他老人家的恩德永世铭记。
子欲养而亲不待,虽然没有机会当面表达对父亲的真情了,但心里一直装着父亲,他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永远高山仰止般伟岸挺拔,朝朝暮暮,岁岁年年!
父亲节到来之际,万恩千爱,凝聚笔端,致敬怀念孤独、沉默、平凡的父亲,祝福老人家在天堂里一切都好!同时也祝愿天下所有父母身体康健,平安度春秋!
以德报恩
“母爱情深”和“无言的爱”两部分内容分别是在母亲节和父亲节的时候写就的,在那些特别的时刻,表达内心深处对至爱双亲最痛彻心扉的思念和永远不嫌深刻的祝福。
十月是我的生日,每每这个日子,无论是热闹还是冷清,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父母。儿的生日,娘的难日,他们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恩重如山,我却难以回报,尤其是二老相继离开我之后,人生只剩归途的那份失落和遗憾无法言表。如今,本本分分、认认真真的我,过着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的生活,不知是否是父母所期望的样子。有首叫“奉献”的歌曾反复吟唱:雨季奉献给大地,岁月奉献给季节,我不知拿什么奉献给您,我的爹娘。我不停地问、不停地找、不停地想……
我将竭力尽忠于我们伟大的新时代和勤劳善良的人民,使和父母同样平凡的人都过上美满幸福的活,以此来报答父母的深恩,这是我应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