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县油茶业与旅游业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4-12-31胡冰璐
摘" 要: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能够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而产业融合是促使产业价值链延长的重要方式。广西三江县油茶产业是该区域的特色产业,深入了解三江县当地油茶及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和现状,可以更好地探索2个产业的融合路径,拓宽油茶产业链条,提升油茶产品效益。该文主要采用实地调研、访谈采访等研究方法,从油茶全产业链出发,对三江油茶产业及旅游产业的现状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探索其与旅游业融合渗透的路径。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三江油茶产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趋势,但是油茶业还未和旅游业融合。因此,三江县应该将全产业链和旅游业相融合,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三江县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融合;油茶;旅游;路径
中图分类号:S157"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5-0059-04
Abstrac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rural industries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ic levels, an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xtend the industrial value chain. The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in Sanjiang County, Guangxi is a specialty industry in the region.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amellia oleifera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Sanjiang County can better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the two industries, broaden the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chain, and improve the benefits of Camellia oleifera products. This article mainly uses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field surveys and interviews, starting from the entire industry chain of Camellia oleifera, to conduct an in-depth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Sanjiang, and to explore the path for its integration and penetration with the tourism industry. Through research, we found that the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in Sanjiang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but the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has not yet integrated with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refore, Sanjiang County should integrate the entire industry chain with tourism to enhance the added value of products and driv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anjiang County.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industrial integration; Camellia oleifera; tourism; path
油茶是广西的传统产业,同时也是优势产业。为发展油茶产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广西将在2023—2025年建设高标准油茶林,力争全国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2023年2月,广西林业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广西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以广西三江县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该区域特色油茶产业和旅游业融合的潜力及必要性,找出适合三江县的油茶业和旅游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路径。
1" 三江县油茶业和旅游业的基本情况
1.1" 三江县地理区位
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于广西最北端,位于云贵高原边缘,其整体地形呈现四周高、中间低。三江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三江县”)处于中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属山地谷地气候区,终年气候相对较为温和,全年平均气温为17~19℃。其各地年平均降水量为1 493 mm,夏季的降水量占全年的42%~48%[1]。
该县的土壤主要为红壤地带,从土壤的特点来看,三江县的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多为壤土,有机质含量丰富,特别适合林木尤其是经济林木油茶林的生长,适宜大面积地种植油茶。
1.2" 油茶业基本情况
1.2.1" 油茶种植及产量情况
截至2022年,三江县油茶种植面积为61.7万亩(1亩约等于667 m2,下同) ,占林地面积的24.8%,覆盖33万农村人口,农业人口人均油茶林面积约为1.8亩,三江县油茶新造林 (抚育改造)24.3万亩。从2019年至2022年的数据来看,新增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减少,见表1。
从表1展示的情况可以看出,在油茶的种植方面,在新增的油茶中,农村合作社的种植比例在不断提升,个体户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地减少。油茶的种植和经营模式中,合作社作为一个枢纽和中介,在农户和加工企业之间搭建了联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油茶树种植4~6 a后可以产出油茶果,收获油茶籽。三江油茶籽产量在2019年的年总产量为1.87万t,产油量为3 746.2 t,在2020年的油茶籽年总产量为1.91万 t,产油量3 824.2 t,2021年的油茶籽年总产量为2.19万t,产油4 381 t,在2021年的年总产值达到5.2亿元,在2022年的年总产量为2.2万t,年总产值可达6.42万t,总的产量和产值呈现上升趋势。
1.2.2" 油茶经营模式
三江县油茶种植采用的主要经营模式为公司+合作社+农户,企业和合作社之间形成交易,企业委托合作社去收购农产品,并且给合作社支付委托费,合作社专门去和农户沟通,从农户这里收到产品之后,将产品的款项付给合作社。在该种模式下,公司、合作社和农户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模式,提高了运营的效率[2]。
1.2.3" 油茶加工销售情况
油茶树见果后,企业采摘和收购茶油果,会将油茶果放置8~12 d左右,增加茶油果的含油量。目前,三江县有2家油茶加工企业,加工厂内配置有相应的液压机、烘干机、蒸汽机、过滤器等大型茶油加工企业设备,能够实现剥壳、烘干、碾碎、蒸茶籽粉、制茶饼和榨油等一系列过程。除了通过加工环节将油茶果榨出油,加工厂还能够将剩下的茶籽渣用来做油茶副产品。通过精细加工的环节,油茶的产业链可以得到很好的延伸。三江的油茶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山产油,通过国家扶贫网销售,有相应的特定市场。
1.3" 旅游业基本情况
1.3.1" 旅游的景区、景点
目前,三江县4A景点包括丹洲景区、大侗寨景区、仙人山景区、月也侗寨和天宫文化景区。三江A级景区占柳州其总量的13.8%,三江2A级以上景区的数量也是相对较少,说明三江仍旧需要对旅游景区进行转型。从景区的分布上面来看,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分布较为平均,三江程阳八寨在2024年2月正式晋级为5A级景区,4A级景区和3A级景区的数量相对较少,整体发展较为平均,因此,三江仍旧需要让景区转型升级吸引游客前来[3]。
1.3.2" 旅游住宿与餐饮
从三江县所提供的宾馆和酒店情况来看,三江县所拥有的四星级旅游饭店是有1家,三星级旅游饭店是有3家。综合来看,三江提供的宾馆和酒店的档次相对较高[3]。
1.4" 两者融合情况
1.4.1" 举办油茶文化旅游节,开展丰富活动吸引游客
广西举办三江油茶文化旅游节,以活动的形式展示了三江的侗族的文化特色。该活动以“赏油茶美景、品油茶美食、享油茶文化”为主要内容,给游客展示油茶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这种以节赋能产业的方式,可以吸引周边的游客进行参观和游玩,打响三江油茶的品牌。
1.4.2" 大力开发资源,促进油茶旅游融合发展
目前,三江的油茶业尚未和旅游业一起开发融合发展的项目,八江镇上的布央仙人山已经将茶旅融合做得较为成功,仙人山对面的石楠山种植了油茶树,却还未能和旅游业相互结合,这也是未来需要发展的方向。
2" 三江县油茶业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存在的问题
2.1.1" 油茶采摘成本高
油茶大部分种植在不同坡度的山上,山路崎岖,车辆在上山路途中极为不方便。并且目前在采摘油茶果时农民基本上还是使用圆箩筐,靠着手摘肩挑或者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采摘,劳动强度较大,这导致了油茶采摘成本的上升。
2.1.2" 油茶培育成本高
油茶的种植周期比较长,油茶种植前期投入较大,3~5 a开花,7~10 a才能进入盛果期,农户在领取补贴之后,未来是否能够收获好的油茶果却未可知。除此以外,种植油茶果时,油茶果生长到中后期经常会产生落果现象,这直接影响油茶果的产量,从而影响到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2.1.3" 三江油茶受众不广
三江县生产出来的茶油大都通过国家扶贫网销售出去,销往区内各处扶贫点,主要面向的并不是全国。因此,三江油茶未能有足够大的销售市场,无法获得较高的效益。
2.2" 对应原因分析
2.2.1" 山路崎岖,未能实现规模化采摘
广西为喀斯特地貌地区,总体多为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而且油茶多种植在山上,根据地形地势特点,无法进行规模化采摘。目前我国机械化采摘设备有便携式采摘设备、振动式采摘设备、齿梳式油茶果采摘机和旋转式油茶果采摘执行器。国外大型的采收设备智能化程度高,但是不适合我国丘陵地区[4]。而国内所使用的设备只能在采摘时起到辅助作用,仍旧还是以人力为主。油茶在种植时,有种植户所种植的,也有种植个体户自己种植的,相对比较分散,这样也会影响到采摘设备的使用。
2.2.2" 农户对油茶种植和管理较为粗犷
油茶的种植中,个体户的种植依旧占了非常大的比重,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油茶的抚育、管护、采摘和晾晒等过程会耗用大量的人力,需要农户聘请短工,额外增加农户的投入。而农户在种植领取补贴后,忽视后续的管理,未来产出不定,既没有后续的投入,也没有足够需要的劳动力,会影响到油茶籽产量。
2.2.3" 没有打响属于广西的特色品牌
广西的油茶是没有被全国人民所熟知的特色品牌,大部分售卖的山产油都是由扶贫龙头企业进行加工生产的,导致生产出的山产油在售卖时面向的市场范围很窄。
3" 三江县油茶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3.1" 可以拓宽油茶产业收益
油茶自身产业产值是有上限的,这是因为种植油茶时管理呵护成本高,且最终油茶产出少,并且榨油率受到油茶果自身特性的影响。三江油茶产业的农副产品开发不够,光靠销售茶油很难带动三江油茶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了能够拓宽油茶产业的收益,可以加大油茶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力度,最大程度地挖掘油茶业的价值链,在油茶的种植、采摘、烘干、榨油和销售各个环节都能最大化地发掘收益的可能性。
3.2" 可以发展三江旅游业,用特色吸引外地人前来游玩
三江县目前吸引到的多为广西区内的游客,而且大多是在周末前来游玩,因此需要能够找到三江特色的地方来作为旅游的宣传点,吸引游客。三江油茶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对当地资源进行有机地整合,对当地的乡村民俗、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文化资源等进行深入挖掘,让油茶业和旅游业深入融合发展时更具备当地特色。这使得当地的文化底蕴得以开发,从而推动促进三江旅游业的发展,让两者的融合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3.3" 可以打造另一个属于柳州的标志
三江油茶可以借鉴螺蛳粉的成功之处,走出自己创新的路子,打造体验式旅游模式,促进油茶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柳州的另一特色标志。三江油茶业和旅游业的相互融合能够实现多元经济发展,拓宽收入来源,通过开发油茶文化旅游,可以延伸拓展油茶产业价值链条,吸引更多游客参观油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把旅游业引入推动油茶产业升级,把传统的农林业生产过程改造成为体验式旅游经济,增加收益。
3.4" 可以通过旅游业宣传三江茶油,打造广西品牌
广西作为我国茶油发展的核心发展区,油茶种植面积和茶油总产量均在全国第3位,可是上规模的企业较少。很多其他省份会从广西收购茶油,精加工并冠以品牌,有品牌效应后产品能够卖出更好的价格。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油茶业融合发展时,也可以更好地打造一个属于广西的品牌,用旅游宣传品牌,用品牌吸引游客,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5]。
4" 三江县油茶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路径
4.1" 油茶第一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
4.1.1" 建设特色小镇、油茶产业园
三江县下辖多个乡镇,村镇里开发有优质的高效油茶示范区,村镇能够以油茶产业园作为依托打造油茶特色小镇,让特色小镇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特色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休闲疗养小镇。在油茶花景观区可以设置景观打卡点,吸引游客到此处打卡留念,游客拍到满意的照片后也能够将照片上传社交平台,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6]。
4.1.2" 游客季节性采摘油茶果
景区可以设置油茶采摘区,游客能够自行采摘油茶,感受油茶果生长的环境及生长条件,增加对油茶果生长种植的认知。除了在油茶采摘林种植油茶树,还可以搭配种植一些经济作物,种植一些百香果、中草药等。油茶套种种植其他作物的方式能够减小油茶产业空闲期的经济压力,同时也能够让游客体验不同经济作物一起生长的景象,油茶的采摘则能够让游客体验经过亲自劳动获得丰收成果的激动与喜悦,让游客体验旅游中的娱乐环节[7]。
4.2" 油茶第二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
4.2.1" 建造加工厂,参观体验榨油
油茶产业可以将加工榨油过滤环节透明化,三江县可以建设油茶工艺展览区,打造一条工艺生产的参观路线。在每个加工的环节,放置语音讲解,通过语音讲解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油茶产品的价值,理解油茶制作的成本高及出油率低的原因,能够对油茶产品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7]。
4.2.2" 打造加工小作坊,形成香皂和油茶衍生产品自制体验中心
建造传统工厂,可以让游客参观油茶果榨汁加工的过程,而打造加工小作坊则可以给游客带来更多的体验感。油茶加工厂需要配备相应的加工机械设备,因此在建造方面需要大量投入,而小作坊主要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工具即可。油茶果在加工厂里打碎磨粉后经过挤压可以形成油茶饼,再经过精加工后可以有一些茶麸副产品,游客能够把加工厂提供的茶麸副产品在员工的培训和指导下自行制作简易的洗发水、沐浴露、香皂等,这些过程产量少、危险性小,游客往往都能够自行完成。
4.2.3" 打造成为亲子活动和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基地
油茶景区内可以建立教育基地,主要科普一些简单的知识,例如油茶的种植条件、生长环境,加工过程,以及油茶从古至今的历史文化、相关的传统习俗等。有了相应的基地条件后,景区可以与当地学校合作,组织开展油茶文化活动,让学校组织中小学生来到油茶园进行油茶研学,了解油茶的知识,培养学生户外探索的兴趣。
4.3" 多元融合模式下油茶旅游创建发展
4.3.1" 油茶主题民宿、酒店
三江县促进油茶的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可以在旅游业“住”的方面融入油茶元素。油茶种植区风景优美的地段也可以建立一些民宿和酒店,并将油茶文化及少数民族的风俗特色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如油茶果、油茶叶的图案,在客房及公共区域布置得符合油茶主题,让整个居住环境具有传统民俗风格,增加游客的文化体验。
4.3.2" 建设油茶博物馆
油茶博物馆可以建设在三江县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段,方便游客进行参观。博物馆里展示的主要是油茶从种植育苗到加工的全过程,里面可以按照油茶产业链的不同阶段展示布局,如油茶育苗区、油茶生长区、油茶加工区等。油茶育苗区可以展示三江县所种植油茶苗的标本品种,介绍不同品种之间的区别,在三江县为何适宜该种品种,展示现在的良种育苗技术。油茶生长区可以展示油茶应该如何种植、如何管护。茶油加工区则是对油茶果在使用机器榨油的整个加工工艺进行讲解,所涉及的化工知识,可以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科普给游客,让游客了解油茶的整条产业链体系[7]。
4.3.3" 党史教育宣传地
油茶产业及周边地区可以建设党史教育宣传基地,设立党史教育主题展览区,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的形式来向游客讲解当地的革命历史。除此以外,三江政府也可以把党史教育宣传基地设置为培训基地,提供给政府单位、事业单位进行培训或者是开展主题党日教育活动。
5" 结束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江县油茶产业仍然在采摘、培育、加工销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使得油茶产业的产值不高。为了能够使油茶产业转型升级,应该促进油茶业全产业链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将油茶从种植、采摘到加工、销售整个链条打造旅游项目,拓宽产业链和价值链,从而提升经济附加值,带动三江县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徐庆玲.三江县油茶林现状及经营管理措施的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5,38(2):21-23,5.
[2] 李辉.永州市油茶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7.
[3] 黄碧霞.高铁时代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20.
[4] 黄登昇,饶洪辉.我国油茶果机械化采摘设备研究现状及思考[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9,47(7):11-13.
[5] 徐庆国,张志旭,温圣贤.湖南油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19(11):104-107.
[6] 郭可莹,张玟洋,黎一杰,等.乡村振兴视域下油茶文旅协同发展路径探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3,3(1):71-74.
[7] 薛晓焱,刘震,王艳梅,等.基于油茶产业发展的旅游模式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20(5):75-81.
基金项目:2023年柳州市科协软课题项目(柳科协软20230119号)
作者简介:胡冰璐(1997-),女,硕士,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