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绘本教学点亮儿童阅读世界
2024-12-25陈新德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性文件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提升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以其图文并茂的形式、丰富的故事情节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不仅能激发儿童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然而,如何有效运用绘本资源、创新绘本教学方式,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究基于绘本的儿童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期引导儿童深入理解绘本内容,提升其早期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为其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儿童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绘本的独特价值
绘本在培养儿童早期阅读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首先,绘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生动有趣的图画与简洁明了的文字相得益彰,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理解的难度,使得复杂的文字信息变得直观易懂。这种视觉与文字结合的方式,不仅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还激发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其次,绘本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价值观。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绘本能够触动心灵,引发儿童情感共鸣。
小学校园绘本教学现状
目前,绘本教学在儿童语文阅读教学中呈现出多元化、普及化的特点。但同时面临一定挑战。首先,绘本教学在小学校园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认识到绘本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绘本不仅被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还逐渐渗透到其他学科教学中,成为跨学科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次,绘本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故事讲述、角色扮演、讨论、绘画、手工制作等,有利于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
虽然绘本教学成效显著,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绘本选择与课程整合是一大难题。目前市面上的绘本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的鉴别和整合能力,以确保选择的绘本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阶段,并能够有效融入课程教学中。
基于绘本的儿童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精选绘本,激发兴趣强共鸣
精选绘本的核心在于“精选”二字,即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教学需求,从浩如烟海的绘本中挑选出最适合的作品。这些绘本应具备以下特点:内容丰富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图画精美,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言简洁明了,易于学生理解;主题积极向上,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精选绘本,教师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魅力的阅读世界,让他们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以小学低年级绘本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选取富有生活气息且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绘本,如《我爸爸》和《我妈妈》。这两本绘本以儿童的口吻和眼光来描绘心中无所不能的爸爸和妈妈,不仅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还能引导他们学会感恩和珍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绘本中的画面,感受爸爸、妈妈的形象特点,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心中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别的地方。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到共鸣,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其次,教师还可以挑选蕴含深刻哲理且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绘本,如《石头汤》。这本绘本通过讲述三个和尚用石头煮汤并吸引村民参与的故事,传达了分享与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画面,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故事背后的寓意和启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分享与合作的力量,学会在生活中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2.情境导入,搭建桥梁促理解
情境导入,作为儿童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高效策略,核心在于巧妙结合“情境”与“导入”,旨在通过创设与绘本内容紧密相连的情境,迅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快速沉浸于学习状态。利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画面及有趣的互动等方式,教师能为学生营造一个与绘本内容相得益彰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情境导入不仅能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后续更加深入的绘本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小学低年级绘本《小熊和爸爸的日常》阅读教学为例。在引入时,教师可以先用温柔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描绘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熊和爸爸一起起床,他们准备开始一天的生活。小熊穿着可爱的小背心,蹦蹦跳跳地跟在爸爸身后,他们要去做什么呢?是一起采蜜,还是一起钓鱼呢?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绘本,走进小熊和爸爸的日常生活吧!”这样的语言描绘,能够迅速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亲情和温暖的情境之中。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绘本封面和内页图片。在展示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如小熊和爸爸的表情、动作以及周围的环境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绘本的内容。
3.互动探究,深化思维助表达
互动探究作为绘本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强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共同探索绘本的深层含义,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与表达能力的提升。在儿童语文绘本教学中,这一策略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质疑、勇于表达,促使他们在交流碰撞中激发思维的火花,加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以小学中年级绘本《小王子》阅读教学为例。首先,引导学生初步阅读绘本,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绘本中的情节线索、主要人物及其情感变化。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小王子离开了自己的星球之后,先后访问了哪些星球?遇到了哪些人?这些人和事给他带来了怎样的感受?”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构建起对绘本内容的框架性认识。其次,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深度阅读与探究。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小王子为什么离开自己的星球?他在旅途中对‘重要’的东西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什么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认真倾听他人的见解,学会尊重与包容。
4.创意延伸,挖掘想象拓实践
创意延伸的核心在于“创”与“延”:创,即创新,要求教师在设计延伸活动时,要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尝试新颖独特的方式方法;延,即延伸,意味着这些活动要能够引领学生走出绘本的局限,走向更广阔的生活与实践。
以小学中高年级绘本《夏洛特的网》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绘本,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寓意。《夏洛特的网》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承诺与生命价值的感人故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夏洛特与威尔伯之间的友情是如何建立的,以及夏洛特为了拯救威尔伯所付出的努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或者写下读后感,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创意写作活动,以绘本为灵感来源,进行故事续编或改写。例如,让学生想象并写下在夏洛特去世后,威尔伯和其他动物朋友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们会如何传承夏洛特的精神。这样的创意写作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基于绘本的儿童语文阅读教学,不仅顺应了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而且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绘本教学策略,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语文综合素养。未来,教师应继续深入探索绘本与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之路,不断优化绘本教学,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少年贡献力量,让绘本成为点亮学生阅读世界的璀璨明灯。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新天镇新天寄宿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