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实融合、多管齐下,推动传统学校图书馆加速向高效信息中心转变
2024-12-25徐敏
在数字时代,中学图书馆面临着从传统资源管理向数字化资源整合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在线资源、电子书和数据库的日益普及推动的。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提高了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可访问性,同时也为图书馆如何运用创新技术管理好数字资源,保持其学术协作中心地位带来新的挑战。
推进实体资源和数字资源融合发展
在数字时代,中学图书馆馆藏资源将传统实体资源和数字资源结合在一起。这种重大变化使中学图书馆不再只是物理的藏书空间,而是能够整合、运用支持学习研究技术的动态信息中心。如今的图书馆管理不仅涉及实体馆藏,还涉及电子书、在线期刊和数据库等数字资产。为了确保学生和教师能够打破空间限制,通过数字平台随时获取所需资料。图书馆管理系统要具有能够实时追踪借阅资料、共享数字资源的功能,甚至可以提供远程学习支持。
馆藏资源数实融合的五个方法
方法一:数字资源整合
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需要满足学生和教师不断变化的需求。数字资源整合包括对电子书、学术数据库、在线期刊和多媒体内容等的策划和管理,确保师生能够访问实体馆藏以外的资源,使阅读和学习更加灵活。此外,数字资源整合要支持跨机构资源共享,从而促进协作学习。在从静态资料库转变为互动学习中心的过程中,图书馆管理系统(LMS)的应用可高效管理数字资源,促进实时访问、加强编目并简化管理流程。在数字资源转型过程中,图书馆员也应熟练掌握多样化的检索方式,以指导用户安全、高效地浏览在线内容。
在建立数字图书馆平台的过程中,学校可组建集中的数字资源中心,由图书馆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访问各种电子图书、多媒体资源的途径,所有这些资源都通过在线方式获取。例如,数字图书馆平台可与知网等学术数据库对接,让使用者可以即时访问高质量内容。此外,数字图书馆平台还可以提供针对特定学科的专业学习资源,支持师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研活动。数字图书馆具有全天候开放的优势,满足了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研究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效率。数字平台不仅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还展示了数字工具如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校图书馆转变为更加包容、开放的知识资源获取平台。
方法二:智能化系统应用
智能系统有助于改善师生的使用体验。在机器学习等技术驱动下,智能系统可以简化编目、跟踪、资源分配等方式,提升G7N5RW0//eKDqgEQMFrC+C/q21nFD5uOj85N1m13IzI=实体馆藏和数字馆藏的管理效率,确保资源获取的易得性以及数据储存的条理性。智能系统的自动化借阅、管理逾期通知和处理用户请求等日常任务功能,可大大减轻图书馆运营维护负担。此外,智能系统的预测分析功能可帮助图书馆员依据以往借阅数据进行趋势预测,确保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智能系统的个性化推荐功能,可帮助学生挖掘符合其学科兴趣的资源。最终,智能系统的使用将让中学图书馆转变为一个效率更高、响应更快、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服务中心,促进中学校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智能借阅系统使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实体图书借阅和归还过程的自动化。当师生借阅或归还图书时,只需扫描其身份信息,图书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标签就会自动登记,并实时更新馆藏图书目录。这减少了人工干预,消除了传统条形码系统的相关错误风险。此外,该系统可提供自动发送借阅到期和逾期提醒服务,确保师生随时了解yI9oK0noXfK3omxpJrEFyLu/EuInAaDsAZS8N/V8RW4=图书借还情况,而无须依赖图书馆员人工追踪。智能借阅系统还支持自助服务终端,师生可自由选择图书借阅时间和归还时间,甚至可以在图书馆开馆时间以外实现自助借阅。此外,智能借阅系统通过搜集借阅数据,帮助图书馆员分析最受欢迎的资料,为采购计划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三:多平台资源共享
随着云计算的出现,图书馆已经可以实现跨多个平台的无缝资源共享。对于学校图书馆而言,包括在线数据库、学习管理系统和其他教育资源库的共享,不仅打破资源获取壁垒,促进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各机构间的合作,还能使学校最大限度地汇集、共享数字馆藏,减少资源重复,筑牢知识资源基础。多平台资源共享的电子书、学术期刊、多媒体内容等,让师生的教育、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包容。需要注意的是,多平台资源共享方式整合了不同平台的数据资源,要确保使用者可通过电脑端、手机端等各类智能设备顺畅访问,还要确保数据持续更新,确保使用者能够实时访问最新资料。
在实施云端资源管理过程中,将数字馆藏迁移到云平台是数字化管理的关键一环。通过云集成的方式,图书馆可以与各种外部学术数据库连接、实时更新数字资料,云端资源管理系统还支持区域内学校间的资源共享,实现馆际互借和数字订阅共享,从而降低成本、促进资源分配公平。例如,某所学校对某些资料的访问权限受限,即可通过共享云平台申请数字副本。该系统还支持移动访问,师生可以通过专门的应用程序在智能设备上下载和浏览资源。基于云的资源管理不仅优化了图书馆的运营,还促进了资源共享,扩大了图书馆服务的覆盖范围。
方法四:实时数据分析优化
实时数据分析方便图书馆持续跟踪、分析用户行为,从而快速、准确地根据师生的需求定制个性化服务。例如,哪些资料被借阅次数最多、哪些数字资源的使用率最高,以及师生如何使用不同的功能服务,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可以洞察运营优化方向、改善资源分配机制、提升用户体验效果。此外,实时数据分析的预测性,可帮助图书馆根据当前趋势和历史数据预测师生未来的阅读需求,这将使图书馆管理更具主动性、高效性,确保其在教育领域中仍然是一座值得深挖的知识资源宝藏。
在以数据为引导进行资源采购的过程中,中学图书馆要充分分析本校师生借阅习惯等数据,以满足他们的阅读学习需求为导向,作出资源采购决策。例如,当数据显示某本图书的检索量或借阅需求激增时,可以优先采购与之相关的同领域其他内容资源,这样可以减少资源利用不足,确保预算优化分配。又如,新课标的不断落实,使学生对某个学科的兴趣日益浓厚,图书馆也应及时响应这类需求,采购相关的数字资源,扩充相关学科教育学习资源。此外,以数据为引导进行资源采购,可以跟踪现有资源的使用情况,对于未充分利用的资料,图书馆员可考虑降低同类资源的采购预算;依靠实时数据,创建以用户为中心的资源采购流程,提高馆藏与使用者需求的相关性,确保师生能够获得最新、最实用的内容资源。
方法五:移动端图书馆应用
移动应用为师生随时随地访问馆藏资源进行学习提供灵活友好的平台。随着移动设备在学生群体的普及,图书馆应及时弥合实体资源和数字资源之间的鸿沟。图书馆应用程序不但能实现电子书借阅、数字资源目录访问、分类搜索和个性化推荐等功能,还可推送图书馆通知、发送到期提醒,最大限度地发挥在面对面学习环境中的教育支持作用。
以“实施远程学习支持”为例,图书馆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提供对数字馆藏的远程访问。例如,在远程学习期间,学生可以使用该应用程序借阅电子书,保证了对基础学习资源的不间断访问。此外,该应用程序还可以与在线学习平台集成,让学生直接访问与课程相关的阅读材料,而无须在多个系统或平台间切换。应用程序推送的通知消息,确保学生及时了解学业相关的最新资源。移动平台支持远程学习功能,扩大了图书馆服务范围,确保学生能够持续、灵活地获取教育资源,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
效果。
总之,数字时代的中学图书馆管理需要采用多管齐下的方法,既要考虑技术创新与落地,又要满足师生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需求。通过数字资源整合、智能系统应用、多平台资源共享、实时数据分析和移动图书馆应用五大方法,中学图书馆将从传统图书馆转变为高效的信息中心。
(作者单位: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