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古的“神仙友情”
2024-12-25妙龄童
“朋友”这个词,经由唇齿吐露,就会觉得温暖而充满力量。在中国古代,有许多感人至深的友谊广为传颂,时至今日依旧对人们的交友观影响颇深。现在,一起来感受下古人的“神仙友情”吧。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春秋时期的管仲才华过人,可惜出身寒微。为了温饱,也为了施展抱负,再苦再累的工作他都愿意做。在走南闯北的日子里,他无意间结交到一生的知己—鲍叔牙。
管仲说:“鲍叔牙对我,比亲兄弟还亲!”有何为证呢?《史记·管晏列传》记载了管仲自述的三个例子。其一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其二曰:“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其三曰:“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试想一下,如果你身边有这么一个人,和你一起做生意,投入少却分红多,你会不会觉得他在占便宜?他事业上一直毫无进展,你会不会觉得他能力不行?遇上打仗,此人临阵脱逃,你会不会笑话他胆小?
而鲍叔牙却不会这么想。他不仅理解管仲未说出口的难处,并且慧眼识才,把他举荐给了齐桓公。两人成为齐桓公的左膀右臂,推行以德服天下,大力发展经济。拥有这样一位与自己相知相惜的朋友,管仲对鲍叔牙的感激之情化作一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鲍之交”因而被后世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高山流水觅知音
“伯牙子期”的故事同样发生在春秋时期。俞伯牙曾是晋国的大夫,精通弹奏七弦琴,锺子期则是一位普通的樵夫。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因琴音走到了一起。
那日,伯牙从楚国坐船回家,途经汉阳(今属湖北武汉)。不料遇上了狂风暴雨,只得暂留于山脚下。看眼前重峦叠嶂、烟波浩渺,伯牙拿出七弦琴陶醉地弹奏起来。月色下,隐约有位穿着蓑衣的樵夫,静静地听他演奏了许久。
“阁下可懂音律?”伯牙问。
子期笑着点头说:“略知一二。”
于是,伯牙将自己的泰山之行化于指尖,琴音浑厚。
子期感叹:“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伯牙思绪一转,又看眼前江水滔滔,琴音转而高昂。
子期低吟:“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他的句句解说都戳到了伯牙的心坎。二人相见恨晚,彻夜畅谈。次日,到了分别的时候,他们约定来年今日还在此地相会。
不幸的是,子期染病了,病故前他嘱咐家人要把墓修在江岸,这样就能听到伯牙的琴声了,也算不负二人之约。伯牙听闻悲痛欲绝,伤心地坐在子期墓前弹琴。一曲终了,伯牙将七弦琴摔毁,终身不再弹琴。
两人因“音”相知,后人也常用“高山流水”指代一生难寻的知音。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唐人白居易和元稹的友情则是以诗相交。他们同在吏部科考中登第,一见如故,又一起在长安做校书郎,春看花、冬赏雪,就这样对酒当歌过了三年。之后两人因得罪朝中权贵,接连被贬,至此分别。多年间,他们常常作诗通信、互诉衷情。
一日,白居易去江边春游,欣喜之余想起远在他乡的好友元稹,沉吟道:“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半月后,他收到了元稹的信,上书:“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落款日期正是他思念元稹那日,不由得感叹:“我们真是心有灵犀啊!”
两人的仕途都极其坎坷,在被贬途中,他们曾多次经过商山驿站的梧桐树下。于是“梧桐”也成了他们之间赠诗的标志物。白居易写:“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元稹回:“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可惜暗澹色,无人知此心。”被贬途中,元稹共寄诗12首,白居易都一一回应。
他们的贬谪生涯都异常艰难,元稹却省吃俭用,多次接济白居易。元稹离世后,白居易为他写了祭诗三首,哭着说道:“从此三篇收泪后,终身无复更吟诗。”
他们相交近三十年,有大半时光都是天各一方。然而,这份友情并没有因时间和空间而淡去。即使晚年病痛缠身,两人还是相互牵挂,互寄衣物,是名副其实的“灵魂伴侣”。
富贵不攀,贫贱不弃
南宋时期的张千载和文天祥幼年一同读书,成绩不分伯仲。然而,文天祥二十一岁便高中状元,张千载却屡次名落孙山。张千载并未因此妒忌,反而为好友感到高兴。
文天祥心里知晓张千载的才能,出任高官的他多次想提携张千载,都被婉拒了,因为张千载怕影响好友的仕途。在别人急着攀附文天祥时,张千载却隐入乡间,过起了田园生活。
之后,南宋朝廷动荡,经历了抗敌、逃亡的文天祥最后还是被元军所捕。他在被押解至元大都的路上,见到了在吉州(今属江西吉安)等候已久的张千载,他对文天祥说:“丞相赴北,某亦往。”即使文天祥几番拒绝,张千载仍旧执意陪同,直至文天祥被关进牢房,他便在附近住下,一日三餐送至牢房,还帮忙传递文天祥家人的消息。期间文天祥写下的诗词,也是张千载想办法带出牢狱的。
有了张千载的贴心照顾,文天祥在狱中三年,竟没生过一次病。
忽必烈感念文天祥的才华,愿给他高官厚禄,但是他爱国之心昭昭,宁死不降。文天祥英勇就义后,张千载忍着悲痛为他料理后事。此等义举感天动地,许多文人墨客称赞张千载“高谊”!
在你富贵时不去攀附,落魄时反而去亲近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