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阅读』开辟出版文化服务新赛道
2024-12-25刘思蒙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强势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一场关于阅读内容、阅读呈现、阅读方式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近几年,在出版方、发行方、技术方以及公共文化机构的合力推动下,不同于传统纸书、电子书平面阅读的“新阅读”正走近更多读者。
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一场以“新技术 新内容 新传播”为主题的第四届新阅读内容产业联盟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文化出版与科技行业的与会嘉宾围绕科技助力文化出海、技术变革教育出版、人工智能(AI)助力产业转型、少儿出版融合发展等议题发布阶段性成果,为新技术赋能文化内容生态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从VR到AI数字人,阅读体验不断破界
作为大会亮点之一,主办方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图云创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图云创)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文化科技创新融合平台——图壤引擎最新打造的虚拟现实(VR)《版画中轴》、混合现实(MR)《觉醒年代》、AI数字人马可·波罗等多项扩展现实(XR)+AI技术应用取得的阶段性出版成果,并通过现场设置的XR智能终端,打造了一场“从书中来,到未来去”的全新阅读体验。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纪臣在大会致辞中谈道,中版集团作为出版“国家队”,坚持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创新,聚焦精品内容生产,以多形态、多产品、全方位的产业格局不断激发融合发展动能。旗下中图云创通过新阅读创新实践,融合XR与AI等前沿技术,深挖优质内容潜力,开创了以技术驱动传统业态擦亮焕新的新局面。
在大会发布的《“新技术 新内容 新传播”主旨报告》中,中图云创总经理邵丹从技术革新角度分享了新阅读内容产业联盟近五年间的探索历程。从VR到AR到MR再到AI数字人,以内容为根,中图云创致力于探索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升级,打造出的图壤大世界可以泛终端适配,包含公共文化、出版发行、教育科普和IP(知识产权)展览四大可按需组合的解决方案,希望与合作伙伴一同探索、分享新技术的应用可能及落地场景。其中,IP展览是基于传统企业用户和线下文化空间探索出的面向个人用户读者的全新阅读体验,最新成果是结合AI数字人马可·波罗和现代城市地标打造的数字文化创意展,首展便创下三天吸引超6000观众的纪录。
国际出版数字化,让“走出去”更加便捷高效
关于中华文化的国际化传播,香港联合电子出版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晟在专题报告“新技术环境下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介绍了联合电子近两年通过纸本书、电子书、音视频、AI、XR、文创等多种形态,打造出的文化品牌——“中华文化有意思”,向大众展现中华文化的美好和趣味。作为优质内容的搬运工,联合电子为新阅读产业联盟成员提供文化出海的新渠道,期待有更多融合出版项目合作,以数字科技之力促进中华文化全球传播。
在促进出版业国际合作方面,圣智学习出版公司中国区业务总经理张奎文分享了该公司在国际出版数字化探索方面的最新成果。他认为,数字工具和平台彻底改变了人们创造分发和消费内容的方式,为全球出版商开展全新合作铺平了道路。
国际合作与双向传播是出版人共同的使命与责任,期待未来出版领域借新技术发展之力,不断生发出更多融合出版成果。亚马逊云科技人工智能高级技术专家李云提到了生成式AI(创作新内容和想法,包括对话、故事、图像、视频和音乐等)技术的国际化需求,特定国家和地区的语言能够助力这一技术完成本地化落地;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妍在“塑中国故事IP 促文化新质生产”专题报告中,认为数字出版使国际交流合作更便捷、更高效、范围更广。童趣出版在博洛尼亚书展达成数字版权输出的原创英语读物“你好,英语”系列图书深受欧洲民众喜爱,融合出版的《唱学古诗词》音频版权也输出海外。
从内容、表达到媒介,推进阅读场景多样化
更深层次的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服务需要阅读新场景来实现,内容创作者、出版者和技术方案提供商需要不断拓展合作边界,为出版打造新空间、为阅读创建新场景。
新阅读的实践正在出版界逐步展开。近几年,中图云创立足图书内容,与联盟成员合作打造了多款传统文化相关的融合出版产品,如国家图书馆《永乐大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戏开始了之三岔口》、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中华传统节日——春节》等;在古籍活化方面,通过北京城市图书馆《燕京岁时记》、浙江省图书馆《四库全书》等创新城市文化服务,为读者提供寓教于乐的沉浸式阅读体验;在福州安泰书城、贵州紫林庵新华书店等传统发行机构中,打造了线下元宇宙新阅读空间,创新“出版+科技+阅读”新业态。
香港联合电子也创新内容,从经典诗词到唐宋汉服,从琴棋书画到非遗手工,再从器物雅玩到草木虫鱼,致力于运用新技术展现中华文化有意思的一面,期待与更多的内容提供方、场景应用方达成合作,共同携手从有意思到有内涵、从有内涵到致久远。
史妍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内核是创新,对于出版者来说,既要有内容的创新,也要有表现方式、媒介传播形式等的创新。童趣出版和中图云创合作的项目——5G新阅读·VR全景《天工开物》项目,利用5G、VR、超高清等数字技术,以全景视频形式还原古代科技,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古人的生产生活技艺,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项目还开发了数字藏品和VR礼盒,市场前景广阔,是传统出版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数字经济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标志着人工智能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驱动力。李云在专题报告中表示,生成式AI技术的持续创新对出版业的影响贯穿于内容的生产、选择、制作以及营销的全过程,无论是图片的生成还是阅读产品的营销,都可以通过大量的人机交互数据快速、高效完成。她介绍,亚马逊云科技的生成式AI技术能够提供广泛而丰富的基础模型,从底层技术出发助力产业变革,出版机构和图书公司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因地制宜进行选择,让AI赋能出版未来。
聚焦学习+教育,打造数智育人新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原创力量和中国故事成为新时代少儿出版的主旋律。2024年4月发布的《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0~7周岁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4.7%,较2022年提高1.3%;在0~17周岁未成年群体中,有33.1%的人表示自己在过去一年通过听书的方式阅读。史妍表示,数字时代的到来对少儿出版者而言,既是强挑战也是新机遇,她认为,少儿出版除了“向回看”,也需要“向前看”“向上看”的内容,在讲好中华文明优秀历史的同时,也要传递中国科技的精神。尤其在听书方面,童趣出版将古诗词与现代曲乐相结合,以融合形式出版了《巧背古诗词》《文言日诵》等图书,开发了“博物馆里的中国声音”等音频IP,通过数字化表达助力少儿出版跨界“破圈”。
数字革命重塑了教育出版业,国际出版已成为创新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催化剂,通过数字技术的力量,教育出版商可以营造出超越边界、体验丰富、适用各类学习者的全球教育出版新生态。圣智学习作为全球性的教育技术公司,深刻认识到数字平台通过整合多媒体元素,对加强学生参与度以及加深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性。张奎文表示,自适应学习技术使教育内容更加个性化,能更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学习风格;数字出版还允许出版方对内容进行实时更新和修订,确保教材紧跟学科前沿,且与最新的科研成果保持一致,因此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在国内教育创新方面,中图云创从2023年开始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未来人才培养”课题,已打造的如浙江大学X-Lab、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寰宇光影空间等,为更多师生提供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实践探索平台,赋能未来新质人才建设;在福州、贵州等地的元宇宙阅读空间举办知识科普、虚拟课堂等活动,创新提供沉浸式研学服务。
保护各方知识产权,做“负责任的AI”
数字新技术在有力推动出版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巨大挑战。张奎文表示,新技术使圣智学习能够提供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未经授权的抄袭、盗版等已成为教育出版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国际合作出版需要有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协议框架,以在互利互信的基础上保护出版商的权利,这可以通过分享版权保护实践经验、实施数字版权保护系统以及对用户进行知识产权法规普及等方式实现。
对此,李云介绍,在技术创新带来很多新应用落地的当下,亚马逊云科技也非常关注隐私和安全问题,希望在利用好新技术的同时,用安全的方式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谨防合作伙伴的技术和知识资产在大模型时代被滥用。基于此,亚马逊云科技推出了一项基础大模型云服务平台Amazon Bedrock,不使用任何用户数据来训练底层模型,用于训练自定义模型的数据均保留在用户的虚拟私有云中,而且所有数据在传输和存储时均进行加密。李云表示,亚马逊云科技会做“负责任的AI”,既为企业的知识产权负责任,也为个人的终端用户负责任,希望与各行各业一同探索安全合规的共享共建。
技术变革正在重新定义“阅读”,新一届新阅读内容产业联盟将继续以“新技术 新内容 新传播”为引领,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做好智能时代下文化和科技的“融合题”,不断丰富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形态,为知识创新和文化建设提供新赛道和新路径。
[作者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