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产品出口的竞争性、互补性及贸易潜力

2024-12-22邱志萍林颖牛译爽朱坤琦

对外经贸实务 2024年9期
关键词:一带一路

摘要:本文界定了数字产品贸易的HS编码目录,定量分析2006—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竞争性和互补性特征,并采用时变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考察了其非效率因素和出口潜力。研究表明:样本期内中国数字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水平整体偏低,其中产品制造和要素驱动类产品的比较优势较强;尽管中国与沿线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存在较强的竞互性特征,但互补性水平整体更高且有所增强;WTO成员、签订自贸协定和进口国的贸易开放、人力资本和制度质量抑制贸易非效率,双边海运连通性差距、数字技术应用差距、研发投入差距、高技术产业发展差距促进贸易非效率;中国数字产品出口潜力在地理空间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其中印度、俄罗斯、印尼、土耳其和越南等国潜力表现更好。最后,本文从塑造比较优势、提升出口效率和挖掘出口潜力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数字产品;竞互性;出口潜力;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5559-(2024)09-0035-11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青年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海运互联互通赋能数字商品贸易增长研究”(GD23YYJ03);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4年度高等教育专项“广东省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机制、实证识别及实践路径”;东莞理工学院2024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数字产品出口的竞争性、互补性及贸易潜力”(202411819029)。

作者简介:邱志萍(通信作者,1991—),男,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数字贸易和区域经济(qzp1211@126.com);林颖(2004—),女,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科研助理,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和数字贸易;牛译爽(2005—),女,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科研助理,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和财务管理;朱坤琦(2004—),女,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科研助理,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和金融管理。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并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中国同沿线国家不断创新经贸合作模式,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推动“电商丝路”和“数字丝路”成为“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新引擎[1]。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同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3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共同发起《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等倡议,并在数字贸易领域积极开展合作。可见,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数字贸易将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新方向,对于建设贸易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尽管数字贸易的内涵仍存在争议,但广义层面的内涵得到了国际组织和学术界的重视。OECD、WTO和IMF发布的2023版《数字贸易计量手册》认为,数字贸易是所有以数字方式订购和(或)以数字方式交付的国际交易,包括有形货物和无形服务两类产品。马述忠[2]等认为数字贸易是以信息网络和数字平台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的有效使用,实现货物(实体货物、数字内容、数据)和服务交换的新型贸易活动。数字贸易下的产品属性既可能是有形货物,也可能是无形的服务[3]。因此,在广义层面下,本文认为数字产品贸易是一种新型有形商品的交易模式,主要包括通过数字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和数字方式交易的有形实体货物[4]。然而,现有研究对有形的数字产品的关注不足[5],忽视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数字产品贸易的现状及潜力特征。鉴于此,本文重点关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竞互性特征及贸易潜力问题。

学术界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开展了广泛的讨论。如,Chenetal.[6]指出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存在明显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特点,且互补性大于竞争性。杨玉文等[7]发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不高,并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性。陈庭翰和连晗羽[8]发现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中高技术产品上呈现出更强的竞合一体化状态。田玉丽[9]发现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中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水平,但贸易竞争性较弱。石璐萍和陈学刚[10]认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在不同产品方面存在明显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特点,其中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竞争性愈加突出。谭婷和刘胜题[11]发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机电产品贸易上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双方出口相似度和竞争性水平均较高,且互补性较弱。

此外,近年来学术界还有一类研究借助引力模型和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考察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效率、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如Jingetal.[12]发现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潜力较大的国家集中在沿线独联体、中东欧、西亚、南亚和中亚等,其中对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出口潜力有所上升。Xuetal.[13]发现人均GDP、GDP、自贸协定和制度距离等因素显著影响着中国与沿线国家钢铁贸易潜力。胡颖和郭秋硕[14]指出中国对沿线装备制造业出口潜力较高的国家集中在东南亚和中东欧,而潜力较低的主要是独联体国家。陈立人等[15]测算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电子电气产品的贸易潜力,发现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缅甸等国具有较大的潜力增长空间。李博文[16]认为中国对沿线绿色贸易的效率及潜力有所提高,同时双边环境贸易规则、数字基建、环境规制、科创活力和经济自由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袁元[17]发现中国对沿线国家粮食进口效率偏低且潜力较大,同时双边人口规模、农业资源禀赋差异、自贸协定、政府效率和贸易自由度显著提升了粮食进口潜力。

综上,现有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上的支持。然而,在数字贸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现有研究尚未关注和深入研究中国与沿线国家数字产品贸易的竞互性特征及出口潜力问题。鉴于此,在广义的数字贸易框架下,本文将完整界定数字产品贸易的HS编码范围,定量分析2006—2022年中国与沿线国家数字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竞争性和互补性特征,并借助时变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考察中国数字产品出口潜力,为充分挖掘我国数字产品贸易潜力和实现沿线数字贸易发展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

二、实证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实证方法

1.比较优势测算

Balassa[18]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旨在揭示一国某类产品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所具有的比较优势程度。具体的测算公式为:

(1)

其中,RCAct表示t中国c数字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EXnct表示t中国c第n类数字产品出口额,EXct表示t中国c数字产品出口贸易总额;EXnwt表示t世界w第n类数字产品出口额,EXwt表示t世界w数字产品出口总额。

2.贸易竞争性测算

借鉴Chenetal.[6]的做法,基于双边出口视角,采用改进后的专业化指数CSe和一致性指数CCe的平均值来测算双边贸易竞争性指数CTI。具体的测算公式为:

(2)

(3)

(4)

其中,EXnct和EXnjt分别表示t中国c和沿线国家j数字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中第n类产品出口额所占比重。当CSecjt和CCecjt的结果值趋于1时,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数字产品出口结构完全相同,并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反之近于0时,则表明竞争性关系偏弱。

3.贸易互补性测算

借鉴Chenetal.[6]的做法,基于中国出口和沿线进口的视角,采用改进后的专业化指数CSm和一致性指数CCm的算术平均值来测算双边贸易互补性指数CMI。具体的测算公式为:

(5)

(6)

(7)

其中,EXnct表示t中国c数字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中第n类产品出口额所占比重,IMnjt表示t沿线国家j数字产品进口贸易总额中第n类产品进口额所占比重。当CSmcjt和CCmcjt的结果值趋于1时,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数字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关系较强,反之则偏弱。

4.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是解释国际贸易流的重要工具,为定量研究贸易潜力问题提供重要支持。为准确测算中国对沿线国家数字产品的出口潜力,本文借鉴顾学明和任珊珊[19]的做法,采用时变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具体的计量模型如下:

(8)

(9)

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8)中,EXcjt表示t中国c对沿线国家j的数字产品出口额(美元);GDPct和GDPjt表示双边的经济规模,采用已剔除价格通胀因素的2015不变价GDP(千万美元)来表示;PGDcjt表示t中国c与沿线国家j之间的收入差距,采用各自人均GDP对数的绝对差值来表示(美元);DIScj表示双边地理距离(公里);虚拟变量Adjcj表示沿线国家是否与中国地理接壤,Langcj表示沿线国家与中国是否有共同语言。

在贸易非效率模型(9)中,借鉴顾学明和任珊珊[19]的做法,本文主要选取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因素和沿线进口国因素。具体来看,双边因素包括:虚拟变量WTOcjt和FTAcjt分别表示t中国c与沿线国家j双边是否均为WTO成员国和是否签订区域贸易协定,是取值为1,反之记为0;海运连通性差距SCDcjt采用中国与沿线国家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LSCI)差值的对数来表示;数字技术应用差距DADcjt采用双边互联网普及率的绝对差值来表示;技术创新差距TCDcjt采用双边每千人专利申请量的绝对差值来表示;研发投入差距RDDcjt采用双边研发投入额占GDP比重的绝对差值来表示;高技术产业发展差距HTDcjt采用双边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制成品比重的绝对差值来表示。进口国因素主要包括:进口国贸易开放水平TOPjt采用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贸易壁垒TBjt采用贸易自由度指数的倒数来表示;人力资本状况HCjt采用高等教育入学率来表示;制度质量ISQjt采用全球治理指数来表示。

(二)数据说明

1.数字产品贸易测算

为确保数字商品统计的准确性以及权威性,借鉴赵文霞等[5]的做法,本文参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的数字经济产业分类,选取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技术应用业和数字要素驱动业三个行业,通过《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和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整理得到数字产品目录。此外,本文还进一步剔除了非有形的数字服务业,并参照和比对UNCTAD的可数字化产品[20]、集成电路[21]、工业机器人[22]和OECD的ICT产品目录,最终得到完整的HS2002版六位码数字商品目录。

2.数据来源与说明

考虑到相关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最终以2006—2022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41个样本国家为研究对象。本文所需的数字产品贸易数据来源于CEPII的BACII双边贸易数据库和UN-COMTRADE数据库,双边地理距离、地理临近、共同语言等数据整理自CEPII数据库,WTO成员国和自由贸易协定数据来自世贸组织官网及其RTA数据库,贸易自由度数据来自全球遗产基金会数据库,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整理自UNCTAD统计数据库。此外,其余相关数据均整理自世界银行数据库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并采用移动平均法补充个别缺失的数据。最后,本文给出如表1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三、中国数字产品出口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一)比较优势分析

从图1可知,样本期内中国数字产品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水平整体偏低且变化不大,三类数字产品之间的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产品制造业和要素驱动两类较强,而技术应用类偏弱。具体而言,样本期内要素驱动类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水平基本处于0.88~1.17之间,呈现先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产品制造类产品比较优势水平基本稳定在0.96~1.06之间,整体变化不明显。尽管技术应用类产品比较优势水平偏低(0.23~0.65),但整体波动性较大,并在2022出现了大幅度提升。可见,近年来中国数字产品制造类的比较优势有所减弱,要素驱动类比较优势缓慢增强,技术应用类比较优势波动增强。

(二)竞争性分析

由图2可知,除柬埔寨和沙特以外,样本期内中国数字产品贸易竞争性水平基本保持在0.8到1之间,整体变化幅度较小,表明中国与沿线大部分亚非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存在着较强的竞争性。从不同的变化情况来看,中国与柬埔寨的贸易竞争性指数从原来的0.24增长至0.87,呈现出最大的增长幅度(约为262%),同时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菲律宾、阿联酋和埃及等亚非国家贸易竞争性有所增强。另一方面,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贸易竞争性从起初的0.89降至0.25,表现出最为明显的下降幅度(约为-72%),同时与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斯里兰卡、印尼、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马来西亚、卡塔尔、印度、新加坡、越南和泰国等大多数亚非国家贸易竞争性水平有所下降。

由图3可知,除阿尔巴尼亚、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之外,样本期内中国与沿线其他中东欧国家数字产品贸易竞争性水平整体保持在0.8~1之间,对应变动幅度较小,表明中国与沿线大多中东欧国家数字产品贸易有着较强的竞争性。具体来看,在竞争性增强方面,中国与捷克、爱沙尼亚、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六个中东欧国家的竞争性有所增强。另一方面,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等国贸易竞争性出现明显的下降(高达70%左右),最终在0.2~0.3之间,同时与其他大多中东欧国家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由此可见,尽管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产品贸易仍存在着较强的竞争性,与一些国家竞争性甚至有所增强,但与其他大多数沿线国家的竞争性水平有所下降。这说明中国数字产品出口结构逐渐呈现差异化特征,并逐渐在沿线国家贸易中占据一定的竞争优势。

(三)互补性分析

由图4可知,除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沙特以外,样本期内中国数字产品贸易互补性水平基本保持在0.9~1之间,整体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表明中国与沿线大部分亚非国家数字产品贸易也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从动态变化情况来看,中国与菲律宾数字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从开始的0.60增至0.84,实现了41%左右的最大增幅,同时与阿塞拜疆、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约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卡塔尔、印度、新加坡、阿联酋、土耳其和埃及等大多亚非国家贸易互补性有所增强。另一方面,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贸易互补性从起初的0.92降至0.25,呈现出最大的降幅(约73%左右),说明中国与沙特阿拉伯数字产品进出口结构相似,不存在明显的互补性。此外,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互补性指数未发生明显的变动(保持在0.8左右),与亚美尼亚、柬埔寨、格鲁吉亚、以色列、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越南、泰国、土耳其等亚非国家贸易互补水平有所下降。

由图5可知,除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外,样本期内中国数字产品贸易互补性水平整体未发生明显变动(保持在0.9~1之间),表明中国与沿线大多中东欧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从动态变化情况来看,中国与白俄罗斯、俄罗斯贸易互补性出现明显的下降(高达73%左右),并在2022年保持在0.25左右,同时与爱沙尼亚、摩尔多瓦、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等少数中东欧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与之相反的是,中国与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乌克兰和马其顿等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的互补性有所增强。通过进一步比较发现,样本期内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且与大多数沿线国家的互补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同时互补性程度整体高于竞争性程度。这说明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数字产品进出口结构的互补性有所增强,相应的数字产品出口供给能够与沿线国家进口需求逐渐匹配,逐渐区别于相互竞争的贸易状态。

四、中国数字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分析

(一)时变模型结果分析

在实证估计前,本文采用LR统计量对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适用性及变量设定进行检验。经检验后发现,LR统计量检验结果均远远大于1%的显著性水平下χ2分布的临界值,说明本文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存在随时间变化的贸易非效率项,且相关变量及模型设定是合理的。由表2可知,时变模型中参数η的估计值显著正(0.017),再次验证了时变模型的适用性,并揭示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非效率随时间推移而减弱,也即中国数字产品出口贸易效率不断提升。随机扰动项中贸易非效率项所占比重γ在时不变和时变模型中分别达到0.832和0.881,说明贸易非效率项是中国数字产品出口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从时变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中国经济规模和沿线国家经济规模的估计系数均在1%统计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双边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中国数字产品的出口规模。双边收入差距的估计系数在1%统计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一定的中国与沿线国家收入差距有助于扩大中国数字产品出口规模。尽管现有结果并不符合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但沿线大多为经济和收入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同时数字产品贸易兼具产业内和产业间贸易特性,导致无法很好地解释中国对沿线国家数字产品出口行为[23]。双边地理临近和共同语言的估计系数为负且不显著,而地理距离的估计系数在1%统计水平下显著为负。

(二)非效率模型结果分析

由表3可知,当考虑和控制贸易非效率因素后,双边经济规模、收入差距、地理临近和共同语言均显著促进了中国数字产品出口,地理距离显著抑制了中国数字产品出口,与理论预期相符合。此时,贸易非效率项所占比重γ达到了0.763,表明模型设定具备合理性和适用性,表明贸易非效率仍是影响双边数字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

在双边因素来看,世贸组织成员和自贸协定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双边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和签订自贸协定显著抑制了出口非效率的负面影响。双边在班轮海运连通性差距、数字技术应用差距、研发投入差距、高技术产业发展差距的估计系数均至少在5%统计水平下显著为正,双边技术创新差距的估计系数为负且不显著。这说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海运连通性能力越强,同时数字技术应用、研发投入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差距越大,促使双边贸易成本增加和扩大贸易非效率的不利影响,进而抑制了中国数字产品出口。可见,中国有形的数字产品同样离不开可靠高效的海运设施及连通性的支持,并将在“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的合作中继续扩大规模。同时,在当前国际分工格局复杂多变和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沿线国家在数字技术应用、研发投入和高技术产业等方面的情况决定着其在国际数字贸易中的综合竞争力,也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数字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

在进口国因素方面,进口国的贸易开放、人力资本和制度质量的估计系数均至少在5%统计水平下显著为负,但贸易壁垒的估计系数在1%统计水平下显著为正,与理论预期相符。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和互利共赢,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不仅强化了双边政策沟通意愿,积极开展政府间科技交流合作和人才交流,而且有助于深化双边贸易合作[1]。可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开放与人力资本的水平越高,同时政府治理及制度质量表现越好,越有助于抵消贸易非效率的负面影响,进而扩大中国数字产品出口贸易规模。

(三)出口贸易潜力分析

据表4可知,样本期内中国对沿线国家数字产品的出口效率与潜力均存在典型的空间差异,其中中国出口效率存在升降并存的特征,而出口潜力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中东欧、东南亚和西亚北非国家的出口效率与出口潜力的整体表现具有较高的匹配度,但受到实际数字产品出口额的影响,中亚和南亚国家整体的出口效率与出口潜力的匹配度偏低。

从出口效率来看,样本期内中国数字产品出口效率及其增长在地理空间上自东向西整体呈现出高低并存的“W”型的分布特征,在不同地理区域上,其中对东南亚和中亚等国家的出口效率水平较高,中东欧国家居中,而对西亚北非和南亚国家的出口效率整体偏低。相比其他地区的国家,西亚北非和南亚在制度质量、制造业发展和研发等方面表现一般,且与中国数字产品出口存在较大的竞争关系,进而导致出口效率整体偏低。最后,2022中国数字产品出口效率最大的前五个国家均高于0.6,分别是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捷克和越南,其中柬埔寨和越南实现了超过0.5的增量;出口效率最小(均不足0.11)的五个国家分别为斯里兰卡、巴基斯坦、阿塞拜疆、以色列和卡塔尔,而对应增量最低的五个国家分别为匈牙利、新加坡、爱沙尼亚、马来西亚和克罗地亚。

从出口潜力来看,样本期内中国数字产品出口潜力及其动态增量在地理空间上自东向西整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在不同地理区域上,其中对南亚国家的出口潜力水平最高,对东南亚和西亚北非等沿线国家居中,但对中东欧和中亚沿线国家的出口效率整体偏低。可见,中国数字产品出口潜力在地理相邻的东亚和东南亚相对较高,中亚国家因产业结构需要差异导致中国出口潜力空间有限,而西亚北非及中东欧国家因空间距离等因素导致出口潜力偏低。进一步来看,在东南亚地区,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出口潜力相对较高,而对柬埔寨的出口潜力相对较低。在南亚地区,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潜力最大,巴基斯坦居中,而斯里兰卡最低。在中亚地区,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出口潜力较高,但对吉尔吉斯斯坦偏低。在西亚北非地区中,中国对土耳其和沙特的出口潜力较高,阿联酋、埃及和以色列等国居中,其余国家潜力偏低。在中东欧地区,中国对俄罗斯和波兰存在较大的出口潜力,其余国家整体潜力表现一般。最后,2022年中国数字产品出口潜力及其增量最大的前五个国家均高于500亿美元,分别是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和越南;出口潜力及其增量最小的四个国家均不足20亿美元,分别为摩尔多瓦、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和亚美尼亚。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界定了完整的数字产品的HS编码目录,采用显性比较优势、竞争性指数和互补性指数定量分析了中国与沿线国家数字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和竞互性特征,并采用时变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对沿线国家数字产品出口的非效率因素、效率和潜力。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样本期内中国数字产品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水平整体偏低且变化不大,产品制造业和要素驱动两类数字产品的比较优势较强,而技术应用类数字产品的比较优势偏弱;近年来中国数字产品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有所减弱,要素驱动类和技术应用类比较优势有所增强;第二,样本期内中国与沿线国家数字产品贸易竞争性水平较高且变化幅度较小,与大多数国家贸易竞争性呈下降趋势;第三,样本期内中国与沿线国家数字产品贸易有着较强的互补性,与大多国家互补性有所增强,同时互补性程度整体高于竞争性程度;第四,双边的世贸组织成员和签订自贸协定,以及进口国的贸易开放、人力资本和制度质量等因素均显著抑制了贸易非效率;但双边班轮海运连通性差距、数字技术应用差距、研发投入差距、高技术产业发展差距显著促进了贸易非效率,进而抑制中国数字产品出口增长;第五,样本期内中国对沿线国家数字产品的出口效率与潜力均存在典型的空间差异,其中出口潜力及其动态增量在地理空间上自东向西整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此外,中国对沿线南亚国家的出口潜力水平最高,对东南亚和西亚北非居中,但对中东欧和中亚偏低,其中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和越南等国潜力表现最好。

(二)政策建议

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供参考。

第一,应加快塑造数字产品的比较优势,建立合理的数字产品竞争互补性关系。中国应继续加大在数字经贸领域的研发投入,完善对数字产品企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过培养产品国际竞争力来应对数字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关系。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平台,积极开拓沿线数字产品市场,积极推广中国的数字经济技术和产品,加大对数字产业融资支持力度,推动数字产品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相对优势,找准数字产品的市场定位,锁定特定目的市场的产品需求,通过培养独具特色的比较优势来进一步强化双边数字产品互补性关系。

第二,应全方位弱化贸易非效率的负面影响,加快提升中国数字产品出口效率。积极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平台,加强数字贸易相关政策的沟通与协调,争取实现双边数字产品贸易利益最大化和共享化。推动签订更多高质量的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降低数字产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数字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应加快实现同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数字技术转移与合作,加大同沿线国家海运交通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合作。同时,应加强数字人才培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数据流动规则和透明度等制度体系内容,不断弥合双边数字差距,进而弱化贸易非效率的不利影响。

第三,应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数字贸易合作,充分挖掘中国数字产品出口潜力。中国应始终推进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完善的政策协调与沟通机制,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与贸易的合作。中国应考虑到沿线国家数字产品贸易潜力的空间差异特征,积极塑造数字产品国际竞争力和提升出口效率。未来应首先重点充分释放中国同中亚、东南亚和南亚等周边国家的出口潜力,并进一步挖掘距离相对较远的西亚北非、中东欧等沿线国家。此外,还应进一步优化数字产品的市场布局,加大周边沿线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合作,加强同印度、俄罗斯、印尼、土耳其和越南等重点国家的数字贸易合作。

参考文献:

[1]吕越,马明会,李杨.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重大成就与经验[J].管理世界,2022,38(10):44-55.

[2]马述忠,濮方清,潘钢健,郭继文等.数字贸易学[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

[3]罗云开.货物抑或服务:数字产品属性探究[J].社会科学研究,2023(6):68-75.

[4]LópezGonzálezJ,JouanjeanM.DigitalTrade:Develop-ingAFrameworkforAnalysis[C].OECDTradePolicyPa-pers,No.205,OECDPublishing,Paris,2017.

[5]赵文霞,席艳玲,杨经国.数字产品贸易网络结构特征与合作态势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3(2):146-158.

[6]ChenJ,ChenD,YaoA.TradeDevelopmentbetweenChi-naandCountriesalongtheBeltandRoad:aSpatialEconometricAnalysisBasedonTradeCompetitivenessandComplementarity[J].PacificEconomicReview,2020,25(2):205-227.

[7]杨玉文,董婉璐,杨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特征演变[J].云南社会科学,2021(1):67-73.

[8]陈庭翰,连晗羽.中国与东盟商品贸易的合作与成长空间:基于竞争性与互补性数据的分析[J].会计与经济研究,2020,34(2):110-126.

[9]田玉丽.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0(10):152-158.

[10]石璐萍,陈学刚.“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新加坡商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23(9):37-46.

[11]谭婷,刘胜题.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机电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22(6):29-35.

[12]JiangW,ZhangH,LinY.TradeSustainabilityandEffi-ciencyundertheBeltandRoadInitiative:aStochasticFrontierAnalysisofChina’sTradePotentialatIndustryLevel[J].EmergingMarketsFinanceandTrade,2021,58(6):1740-1752.

[13]XuJY,LuCW,RuanSL,etal.EstimatingtheEfficien-cyandPotentialofChina'sSteelProductsExporttoCountriesalongthe“BeltandRoad”underInterconnec-tion:AnApplicationofExtendedStochasticFrontierGravityModel[J].ResourcesPolicy,2022,75:102513.

[14]胡颖,郭秋硕.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装备制造业出口现状及贸易潜力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22(5):56-62.

[15]陈立人,史明霞,王君艳.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与东盟国家电子电气设备贸易潜力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23(8):22-27.

[16]李博文.“一带一路”绿色贸易的结构、潜力及影响因素[J].经济问题,2024(5):61-66.

[17]袁元.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粮食贸易潜力测度[J].统计与决策,2024,40(6):132-138.

[18]BalassaB.TradeLiberalizationand“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J].TheManchesterSchool,1965,33(2):99-123.

[19]顾学明,任珊珊.贸易效率视角下中国自新兴市场国家进口潜力研究——基于时变SFA模型的测度[J].国际贸易,2023(10):3-15.

[20]BangaR.GrowingTradeinElectronicTransmissions:ImplicationsfortheSouth[C].UNCTADResearchPa-per,No.29,2019,39-40.

[21]李庭竹,杜德斌.全球集成电路贸易网络结构演化及中国对外依赖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23(3):93-103.

[22]李丫丫,罗建强.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结构及其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1(7):76-85.

[23]赵蕾,韦素琼,游小珺.基于SNA的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贸易网络演化特征及机理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21,30(4):708-720.

ResearchontheCompetitiveness,ComplementarityandTradePotentialofDigitalProductExportBetweenChinaandBeltandRoadCountries

QIUZhiping,LINYing,NIUYishuang,ZHUKunqi

(Dongg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DongguanGuangdong523106,China)

Abstract:ThispaperdefinestheHScodedirectoryofdigitalproductstrade,quantitativelyanalyzingthecompara-tiveadvantages,competitivenessandcomplementarityofdigitalproducttradebetweenChinaandBeltandRoad(Bamp;R)countriesfrom2006to2022,andempiricallyexaminesitsinefficiencyfactorandexportpotentialbyadopt-ingatime-varyingstochasticfrontiergravitymodel.Theresultsshowthat,firstly,thecomparativeadvantageofChina'sdigitalproductsexportisgenerallylowerduringthesampleperiod,inwhichthecomparativeadvantageofproductmanufacturingandfactor-drivenproductsisstronger.Secondly,althoughthedigitalproducttradebetweenChinaandBRcountriesexistsstrongcompetitiveandcomplementaryrelationship,overalllevelofcomplementarityishigherandenhanced.Thirdly,WTOmembers,thesigningoffreetradeagreementsandimporters'tradeopenness,humancapitalandinstitutionalqualityinhibittradeinefficiency,whilebilateralmaritimeconnectivitygaps,digitaltechnologyapplicationgaps,Ramp;Dinvestmentgaps,andhigh-techindustrydevelopmentgapspromotetradeineffi-ciency.Fourthly,China'sdigitalproductexportpotentialinthegeographicspaceshowsthecharacteristicsofhighsoutheastandlownorthwest,amongwhichIndia,Russia,Indonesia,TurkeyandVietnamdemonstratemorepoten-tial.Finally,thispaperputsforwardpolicysuggestionsfromtheaspectsofshapingcomparativeadvantage,improv-ingexportefficiencyandfullytappingintoexportpotential.

Keywords:TheBeltandRoadInitiative;digitalproduct;competitivenessandcomplementarity;exportpotential;stochasticfrontiergravitymodel

(责任编辑:刘睿智)

猜你喜欢

一带一路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