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些家教乱象当引起足够重视

2024-12-18刘广武

家长·下 2024年11期

近年来,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与实施,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成为以国家各部门为主体,社会各机构积极参与,引导家长科学育儿的全社会行动。正向、正能,科学、准确成为了家教宣传的主流。但笔者了解和参与的一些家教活动,也确实存在一些非主流、不科学的说教、诱导,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例1】我曾被邀到一家教机构观摩。接待人员在介绍总部一位专家时,竟说其是世界八大演说家之一。这个世界八大演说家,按照什么标准评的,谁给评的?还有,那七位是谁呢?这位家教总部的“大咖”,三十多岁,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以普通人的常识来看,显然难以配得上演说家这顶帽子。

【例2】一次规模不小的家教活动,全程都在煽情。没有实质内容,没有条理,总是在用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忽悠听众。如:孩子的教育分境教、身教、言教;教育两项—学科教育、品格或心理教育;人生三个家庭—原生家庭、婚姻家庭、学习家庭。这些分类方式缺乏理论支撑,根本经不起推敲。

主讲人为了活动效果,有意制造焦虑和恐慌,多以偏概全。比如,“我们都是闭着眼睛养孩子。”“我们只看到生理年龄,没看到心理年龄。”“多子女家庭,老大问题居多。”间或来一些鸡汤式的“警句”。比如,“如果连玩的时间都管控不了,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你不会游泳,换再好的泳池也不会。”“喂饱自己,爱满自溢。”“跟生活对抗,赢的总是生活。”还不断穿插着一些引导性语言,比如,“养猪需要培训,养人需不需要培训,是猪重要还是人重要?”还会适时穿插一些对现场老学员的肯定性介绍等,然后不断以“是与不是”“是不是”这样的灌输式词汇来强化。

【例3】某家教培训班,教材和课程很随意,比如以《了凡四训》作为晨读学习的重点。

上述这些例子仅是冰山一角。笔者以为,这些现象给国家大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带来了严重干扰,应该引起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

由此,笔者想到了四年前我县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时,作为主要筹建者,我们在组织内训时曾KMMqCsWT2SmD5kud9imwSwThdsNztS3Ie4Wk+RMG/+4=达成以下几点共识,希望能为主管部门和基层工作者在确保家教宣传的方向性和科学性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六个绝不讲:一是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的话,绝对不要讲;二是有损民族团结的话,绝对不要讲;三是涉及国家安全和机密的信息绝对不要讲;四是涉及家长、家庭、学生、老师隐私的信息绝对不要讲;五是有损学校和老师形象的话,绝对不要讲;六是未经权威渠道获取的消息绝对不要讲。

五个要多讲:一是多讲生活的美好,讲座应是传递阳光的场所;二是多讲国家的美好,让家长感受到国家的发展;三是多讲老师的美好,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奉献和责任;四是多讲理解的故事,让家长从故事中受到启发;五是多讲励志的故事,让家庭充满正能量。

符合四个理据(讲座中引用的教育、心理等理论观点要符合四个理据):一是国家师范院校的必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二是古今中外公认的教育、心理大家的基本观点;三是国家、省、市、县各类教育法规、文件通知等表述的精神、观点;四是当代主流教育、心理观点或国家权威报刊转载或介绍的理论观点。

最后一点很重要,作为家教宣传者应该有这个敏感。小的方面说是为自己、为学校,为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大的方面则是为国家、民族和未来承担起“家教为国,化育两代”的使命。

但愿这一问题能引起足够重视。那就是在国家颁布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全民普及家庭教育的大形势下,必须保证家教宣传的方向性和科学性,而不能是家庭教育是个筐,什么都敢往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