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八大家庭护理建议
2024-12-18连利萍
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指患者的血液在下肢静脉系统中形成血栓,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可引起患肢肿胀、压痛等症状,还有可能引发肺栓塞、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并发症。除规范治疗外,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及其家属必须掌握一定的家庭护理技巧,才能促进康复、预防复发。
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
1.静脉血流滞缓人群
接受术后治疗和久病卧床的患者,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静脉血流速度十分缓慢,血流中的血小板等成分容易沉积、聚集,形成血栓。
2.静脉壁损伤患者
如果静脉壁发生损伤,血小板会在损伤部位聚集,起到止血作用,但同时也会为血栓的形成创造条件。因此,患者发生骨折,接受外科手术、静脉注射高渗性溶液和刺激性溶液等,均可能诱发静脉血栓。
3.血液呈高凝状态人群
血液呈高凝状态人群,如妊娠期和产后女性,其体内抗凝血酶Ⅲ的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类人群比普通人更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此外,肥胖、吸烟人群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性也比较高。
妥善护理可控制病情、预防复发
经过及时治疗,溶解、清除血栓,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下肢血液流通,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但血栓被清除并不等于“绝对安全”。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与我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久坐、肥胖、吸烟饮酒等因素会诱发、加重病情。如果不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去除导致血栓形成的诱发因素,血栓还可能二次“上门”。因此,对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来说,妥善护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治疗同样重要。
1.观察病情
下肢静脉血栓高发于单侧下肢,通常为左下肢,症状包括肿胀、发红发紫、皮温升高、疼痛等。在治疗过程中和康复后,患者应每天早、晚观察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同时应规律监测血压、心率。如果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痰中带血、发热等现象,要警惕肺血栓栓塞,应及时送医治疗。
2.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下肢静脉血栓急性期患者应遵医嘱严格卧床休息。血栓形成初期,栓体与静脉内壁的连接比较松散,随意走动可能导致血栓脱落,引起肺血栓栓塞等严重后果。因此,患者应严格卧床。卧床期间,患者应用被子、枕头等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家属不要按摩患者的患肢,以免导致血栓脱落,加重病情。
3.遵医嘱科学用药,观察是否存在不良反应
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具有抗凝作用,能起到抑制血栓形成的效果。患者在服用抗凝药物后,要密切注意是否有牙龈出血、鼻出血、黑便等情况。如出现相关问题,患者应及时就诊,由医师调整治疗方案。
4.遵医嘱使用康复产品
医用弹力袜可以为下肢施加适当压力,促进血液回流,缓解下肢肿胀、酸痛等不适感。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压力和尺寸合适的弹力袜,科学穿着。此外,患者也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选购、使用足底静脉泵、抗血栓压力泵等产品。
动静脉足泵是一种模仿“生理性足泵”的空气脉冲物理治疗仪,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等疾病。产品由主机和下肢套筒组成。使用时,将套筒套于患肢即可。主机可以为套筒自动充气、放气,帮助促进下肢血液回流。患者自己就可以操作。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种产品时,患者应穿长裤并将裤子铺平再套套筒,避免造成皮肤损伤。
5.做好饮食护理
为降低血液黏稠度,患者的饮食应遵循低脂、低盐、清淡的原则,不吃腌制、油炸食品,适当限制食盐摄入量。可适当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这类食物有助于预防便秘,能够避免因便秘导致腹压增加,使静脉回流受阻。此外,果蔬中含有的维生素、矿物质也有助于维护血管健康。患者还应充足饮水,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症状、预防复发。
6.戒除不良生活习惯
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痉挛,容易诱发、加重深静脉血栓。酒精会扩张血管,导致下肢血液“进多回少”,加重下肢静脉负担。此外,长期、过量饮酒可能影响脂质代谢,提高血液黏稠度。因此,下肢静脉栓塞患者应尽量戒烟戒酒。
7.病情平稳后及时开展运动
患者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开展运动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病情复发。运动量不宜过大,患者可选择慢走、太极拳之类的低强度运动,在促进下肢血液回流的同时,缓解因为疾病而产生的焦虑心情。伯格运动强度低,简单易行,可以有效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建议患者每日练习。具体包括3组动作:
(1)患者平卧在床上,首先将右腿向上抬高约45度,注意使腰部与床面贴合,腿部绷直,保持1分钟后放下右腿,休息30秒。再以同样的方式抬高左腿,保持1分钟后放下,休息30秒。
(2)患者坐在床沿上,使双腿自然下垂2~3分钟,然后分别进行脚背上抬、下压和环绕动作,每个动作进行5次为1组,每组完成后可休息30秒再进行下一组动作。
(3)患者仰卧在床上,放平双腿,休息2分钟。
8.其他注意事项
患者应尽量避免搭乘飞机这种途中不方便活动的交通工具,也不建议长时间驾驶车辆。如需远行,可以搭乘火车卧铺。在火车上,患者相对可以较为自由地躺、坐、站、走,能够避免加重病情。
因为工作原因需要久坐、久站的患者,应每隔半小时走动走动,踮踮脚尖,适当活动一下踝关节。这样做有助于小腿肌肉的收缩,减轻下肢静脉压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温馨提示:需要提醒读者朋友们的是,下肢静脉血栓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现代人普遍都有久坐、缺乏运动等问题,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此外,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三高”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更高。因此,即使您尚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也应健康饮食、多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戒烟限酒。这样才能护卫血管健康,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