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时延时服务亟待“双向奔赴”
2024-12-16曹孝平
山东省威海市城市客户端的一则消息称:今年以来,威海市临港区政务服务中心常态化推行“工作日错时延时、非工作日预约、24小时自助服务模式”,已提供预约服务60次、延时服务320次、上门服务10次,让办事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便利。
威海市临港区政务服务中心创新了政务服务模式,推行错时延时等服务“不打烊”,满足企业和群众及时可办、随时能办的需求,是群众都拍手称赞的大好事。但是,笔者认为政务服务部门在坚持“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提供24小时无间断延时预约服务工作新格局的同时,勿忘考虑政务服务工作人员的休息权。
何谓错时延时服务?它是指近年来在政府机构、医疗部门和公共服务场所等为上班族、学生家长等特定群体提供便捷办事的一种服务模式,是通过“延时办”“在线办”“上门办”“预约办”等多种形式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办事需求。它有效缓解了群众“上班没空办事,下班无处办事”的矛盾。
然而,在持续推行为民办事“不打烊”、延时服务更暖心这一错时延时服务的同时,我们要密切关注错时延时服务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特别是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保障其合法权益。
首先,要科学规划延时服务时间和人员配置。打破“各管一摊”的限制,逐步实现一岗多责、一人多岗、一岗通办的目标。以一流服务创建群众满意窗口时,服务中心应根据公众需求和服务效率,合理安排延时服务项目和时间,避免只延长工作时间,未提升办事效率的现象发生。此外,还可以采取AB岗轮换,根据工作量临时增加延时工作人员等灵活的方式安排工作,使政务服务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有保证,工作效率有提升。
其次,要依法保障办事人员的休息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错时延时服务一方面方便了群众办事,但另一方面也牺牲了少数政务服务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打破正常上下班安排。让工作人员在午间、晚间、节假日提供错时延时服务,甚至上门服务,应该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为政务服务工作人员推行弹性上下班制度,以便保证工作人员能有正常的休息时间,保障其休息权。
最后,要多管齐下提供人文关怀。对于参与错时延时服务的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应按国家法律法规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例如,提供加班补贴、交通补贴、餐饮服务,同时可根据错时延时服务工作表现,在职务晋升、评先评优时给予倾斜等。要建立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密切关注错时延时服务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进行提前干预,帮助政务服务工作人员有效应对工作压力。
总而言之,政务服务在推行线下便民利民的错时延时服务时,提升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但是,要确保错时延时服务行稳致远,必须要妥善兼顾政务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与休息时间,科学安排错时延时服务岗位及人员,切实保障错时延时服务人员包括休息权在内的相关合法权益,并提供一些针对性强的人文关怀等。通过这些措施,从而实现群众办事和工作人员皆满意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