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超越
2024-12-14王子朴
“无法超越”充其量是一个中性词,虽然也可以理解为偏贬一些的词,如那句经典语录: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褒义词,言外之意就是领袖、标杆、天花板,解读此意也有一句经典广告词: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所以从第一人称视角来看,无法超越,就是作为我们基层一线体育老师不应该被学生超越,也不应该被其他学科超越,而超越的是自己。这就是我们体育教师、体育教学的不平凡和伟大之处所在。
说到这里,我们的体育教学,至少是我们的《体育教学》杂志,就一直无法超越。遗憾的是,现实中却远非如此:我们的体育课、我们的体育教师却经常被超越。每个受过系统基础教育的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历:至少到你中学毕业之际,我们所学的主要科目如数理化或文史哲,作为学生似乎难以超越老师。即便偶尔为之、算上杠精,恐怕也凤毛麟角。而如果环顾身边,估计谁的篮球打得比老师好,又谁的百米跑得比体育老师快,恐怕不在少数。可以说,体育课堂、体育老师经常被超越。
不论褒与贬,在树立三观的基础教育阶段,这样的超越未必是好事,起码说明我们已经教不了我们的学生了。体育教师经常被学生或者被其他学科超越,这里面固然有着生理层次的新陈代谢缘由,除此,为什么总会出现其他学科的老师难以被超越,而我们体育教师却多有被超越的现象,想必是不是有这么几个因素作祟:首先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问题;一些传统学科的系统性都存在一个线性上升的逻辑体系。比如数学,从加减乘除到方程式再到线性代数微积分等,估计一个数学专业本科毕业的教师学以贯之了,拿出其中的半瓶水来教授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应该不是问题。更感觉甚焉的是,从初一到初三,或者再从高一到高三,老师还是那个老师,学生却能从一知半解到迎接高考了。而在体育课上,怎么总感觉初中一二年级学过的三步上篮,到了高中还在教和学?这就是体育课程的系统性问题没有解决。
再就是体育教师本身的专业性问题。早年间,且不说我们的体育课谁都能教,用现在的话来讲,我们体育学科边界不清。我们所谓的专业体育教师也是多见其一专而不多能,能教武术而不能踢足球,教完初中对付不了高中。小初高教材体系的专业性之外,更多的恐怕还是体育学科的科学性问题。多年以前考察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建设时提及,什么时候我们的体育专业毕业生培养目标不仅是体育教师而且能够胜任全科教师甚至校长时,学校体育、体育教育问题算是解决了。
话又说到,《体育教学》就是做到了无法超越。不仅仅是唯一,唯一面向基础教育的学校体育专业期刊,更在于它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从技能到体能,从理论到实践,始终呼唤着基础体育教学的名字。什么时候,我们的体育课、我们的体育教师也能够骄傲地说到:我们做到了无法超越!相信如当下:已入深冬,春天还会远吗?
时逢年关,总是说些否定语气的无法超越难免让人泄气。但也正是这种漫道如铁的自量力,方能迈步从头再越。无法超越就一定能够超越自己,超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