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分类:解锁科技人才精准评价
2024-12-09陈梦莉陈晨
当前,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才,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对培育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至关重要。
人才评价具有重要的指挥棒作用,可为个人提供自我认知和发展的机会,帮助组织发现和培养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同时可指导人才服务重大工程建设,促进社会整体人才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2016年以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水科院”)扎实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五大人才”项目,试行“人才分类”,将需要重点培养支持的科技人才分为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高层次引进人才、“三型”人才、国际复合型人才和新入职青年人才,共五类。其中,“三型”人才又细分为基础研究型人才、技术研发型人才和产品开发型人才。该项目每五年遴选一批人才,并给予入选者每年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在实施满三年的时候进行项目中期人才评价。
人才项目评价主要挑战
基于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这一目标,水科院在开展“五大人才”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中期评价时,面临以下三项主要挑战。
●评价目的需明确
一方面,科技人才评价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包括促进个体成长和发展、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选拔和晋升优秀人才、保障科技研发和创新成果等,不同的评价目的应对应不同的评价指标、方法、侧重等;另一方面,评价组织者和被评价者的认知差异会影响整体评价目的的达成。鉴于过往的人才评价多有竞争性和排他性,该项目的中期人才评价以发展、成长为主旨,被评价者之间不构成直接竞争关系,各方须针对评价目的达成共识。
●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健全
水科院在设计科技人才评价指标方面,重点仍聚焦于已取得的成果,更关注科研工作的“量”,强调第一作者、排名靠前的成员,重视“事”,而非“人”。这体现出评价工作对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潜力关注不够,能够体现不同科技人才特点的评价指标建设有待加强。
●评价主体单一
在评价主体方面,目前该项目的人才评价多由水科院单位领导、资深专家进行,外单位专家少、“青年声音”少,存在评价主体单一的情况。这可能导致惯性印象或光晕效应,人才评价工作还有改善的空间。
探索科技人才分类指标
为应对以上挑战,水科院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研、问卷调查和反馈,初步探索构建了科技人才分类指标。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12/ixMNajbe6fov2PcgjLs6ir.webp)
●成果指标分类
不同的人才在成果取得上各有不同侧重。水科院对科技人才评价所涉及的定量成果指标进行了梳理,并通过问卷调查向235名本院科研人员征求意见。如第144页表1所示,80%的基础研究型人才看重论文,其次为科研项目(71%)、专著(71%);74%的技术研发型人才关注技术标准,其次为知识产权(68%);74%的产品开发型人才更关注产品。
●明确定性描述
水科院通过调研、访谈,对各类人才定义进行讨论,为后续确定科技人才定性指标打下基础。
基础研究型人才: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探索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是科技创新知识和理论的源泉。
技术研发型人才: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综合应用理论、知识、技能和技术进行科研攻关或提供科技咨询,是实现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对接的重要桥梁。
产品开发型人才:在技术研发的基础上,使研发的新系统、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结构等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和市场成熟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创造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初步构建分类评价指标
水科院以价值、能力、贡献为主线,为不同类型人才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见第145页表2。其中,创新价值为通用指标,主要体现人才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对未来发展可产生的价值;创新能力、贡献依据人才类型有不同侧重;关键指标为可量化的具体指标,是各类人才评价的重要指引。
科技人才评价方式探索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12/DtNhuA4vdrZALBieKykrud.webp)
评价体系的设计和实施能否实现最终评价目的,取决于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做好沟通和宣贯
水科院在评价会议前通过预通知和方案意见征求的形式,提前对人才评价新指标和代表作评价制度进行宣贯,使各类科技人才明确评价导向,在沟通会上的汇报以价值、能力、贡献为主线,注重自己所属人才类型的评价要素,聚焦项目期内完成的代表性成果,突出成果增量和创新点。
●引入特邀专家评委
人才评价工作在同行评价的基础上,增加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评价机制,以水科院科技委委员为主,进一步强调不同人才类型特点,为不同类型人才评价分别引入特邀评委:为基础研究型人才引入学术团体评价,体现科研成果的原创性、贡献和学术影响力;为技术研发型人才引入任务委托方评价,突出技术突破和行业贡献导向;为产品开发型人才引入市场评价和用户评价,体现其市场价值和应用意义。
●评价过程公开透明
评价会议现场全开放,任何感兴趣的人员均可参会现场聆听并与汇报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汇报及答辩过程全程在线直播,提高了评价的公信力,促进了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推动了最佳实践的传播。
评价交流会意见反馈调研显示,96.2%的答辩人员对本次评价交流会表示“满意”或“很满意”,认为专家们意见中肯,评价工作组织合理,对后续项目研究和科研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未来,科技人才评价工作将面临更多新情况,相关科研单位需要不断探寻与总结。虽然这个过程充满挑战和困难,如确定评价标准,保证评价过程公正、数据可靠等,但基于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设计、评价者良好的专业素养、充分准确的数据以及完善的评价结果反馈和纠正机制等,科技人才评价工作终可达到预期目标,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组织的发展。
作者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