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不止,“数”写新篇

2024-12-09郭晋宇朱静静

人力资源 2024年11期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利用数字技术优化业务模式、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但转型并非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企业在战略规划、技术应用、组织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改革。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拥有一支懂业务、精技术、善创新的数字化人才队伍。在数字化转型的各个阶段,企业都需要明确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规划。

从传统人才到数字化人才

中国是拥有丰富与完整产业链条的产业大国,一方面学校加速培育产业数字化人才;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人才具备娴熟业务能力。如何从中挖掘一批具备数字化基因的人员,并通过企业的培养,让组织在数字化进程中不断进化与迭代,是组织一直探索的转型之道。

数字化人才是指具备数字技术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数字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他们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根据数字化能力要求的差异和应用场景的不同,数字化人才通常被细分为以下几类。

1.数字化管理人才:负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领导和推动整个组织的数字化进程。他们需要具备全局视野和领导力,以确保数字化战略与企业整体目标的一致性。

2.数字化应用人才:专注于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具体的业务场景中,以提高业务效率和价值。这类人才通常对业务流程有深入理解,并能够提出创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3.数字化技术人才:专注于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包括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系统架构设计等。他们是构建和维护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关键力量。

拥有数字化人才是企业和组织在数字经济时代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德勤《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显示:预计 2035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接近 16 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105 万亿元。随着各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相继涌现,相关行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估算当前数字化综合人才总体缺口约在 2500 万至 3000 万,且缺口仍在持续扩大。为此,培养具有数字化技能的人才势在必行。

实践案例

今年4月,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方案指出要紧贴企业发展需求开设订单、订制、定向培训班,培养一批既懂产业技术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数字素养和专业水平,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想要培养更多专业的数字化人才,可以借鉴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

●谷歌:数字人才培养计划

2023 年《谷歌官方出品:海外数字营销系列课程》新增第五章“谷歌智能化广告解决方案”,课程内容包括:效果最大化广告系列、隐私保护的衡量解决6eda2c3de0e6e4dc8818e719ac3ba1369a69c14b8ac5d62371f46a9720d33189方案以及 App Campaign 大解密。这样的课程设置紧跟时下趋势,帮助学员快速了解自动化广告原理,手把手梳理掌握投放过程,搭配进阶直播培训,助力学员收获更多实操经验,快速上手。全新升级的“谷歌数字人才培养计划”增设了数字开发应用课程,学习者可自主探索谷歌开发产品的海量课程,课程不仅包含扎实的开发基础知识,还有实践性超强的Codelabs。除此之外,报名开发者课程的学员将有机会参加线上和线下的 Google 开发者社区活动,获取前沿产品资讯与技术趋势洞见,拓展人脉,结识来自不同背景、公司和行业的其他开发爱好者。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供需就业育人项目,“谷歌数字人才培养计划”还深入高校举办师资培训,将数字营销与开发知识带到日常教学课堂,为数字人才培养提供成长的土壤。“谷歌数字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与网易有道等中国领先教育科技企业的密切合作,致力于培育适应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数字技能人才,助力中国企业数字化升级,同时为数字营销和开发应用类人才提供更多对口的就业机会,兼顾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为数字化发展聚气托底。

●微软:长城计划

在深耕中国教育领域市场的过程中,微软与不同地区的各级政府、教育院校展开了三方的全面合作,通过不断释放多方的能力,共同打造出了一系列多样化、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且将解决方案与实际的教育行业场景化应用需求相融合,以促进整个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微软所支持的教育部“长城计划”已经在我国29个省市的200余所高校开设了超过350余门课程,共建的10个联合实验室惠及了数千万的师生;由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共同设立的“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CCF优博奖)”持续助力青年人才的发展;微软“日出计划”通过联手众多国内高等院校,围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诸多领域的创新技术共同建立起与产业需求对接的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进阶体系。实践是微软扎根教育行业产学研创新发展的根基,借助微软技术实践中心,微软搭建起了集展示、体验、教学等多功能、多场景于一体的工作平台,通过与全国众多地区高校进行合作,已经陆续在北京、合肥、郑州、南京、南昌、杭州等城市落地,帮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搭建起数字化创新与实践的桥梁。

●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SNC):数字化竞争力

世界不停改变,数字化工厂最大的价值不在于把它打造成无人工厂,而是要打造成可以跟上社会和技术变革、更具柔性、更高效、更高质量的工厂。为此,SNC推出数字化竞争力理念,推动蓝领、白领员工的数字化。在生产现场,通过自动化的商业智能平台透明的数据展现、细致深入的多方面数据评价维度,原本由各种因素造成的问题被充分暴露出来,生产流程被理顺,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蓝领员工的薪资体系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样,员工便更关注数据的来源、逻辑和数据质量了。在SNC的业务部门中,IT部门主要的责任是提供和维护数据的平台和技术方案。业务部门譬如财务、采购、生产部门,都是员工自己在应用数字化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分析。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要什么,亲自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才会理解数据的价值。这不仅仅会提高员工的IT技术能力,更主要的是会改变员工思考问题的方式。如今,SNC各部门在招聘人员的时候,基本都会对数字化软件的应用能力加以要求,一些业务部门甚至会要求员工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华夏银行:“五春”行动

华夏银行于2022年初启动了以春潮、春芽、春蕾、春风、春华为主要内容的“五春”行动。“大数据春潮行动”是让数据真正流动起来。即通过打造数据中台,深化数据运用推动分行“精准营销、智慧经营、智能风控、依法合规”四大数据应用场景深入落地。借助i助手低代码平台在全行的快速推广应用,“春芽行动”以总行搭台、全民开发,敏捷高效、业技融合为目标,营造全民学习应用氛围,发动分行业务部门人员一起参与开发工作。 “春蕾行动”通过引入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员工的重复劳动问题,提升数字化的用户感知。通过集中部署、灵活调度、统一监控、统一运营实现总分行共享,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长沙分行RPA落地近10个应用场景。为进一步夯实华夏银行科技底座和科技管理,为未来科技赋能奠定坚实基础,长沙分行积极参与“快开发春风行动”“慧管理春华行动”。依托丰富的数据资产和强大的数字化工具,业务条线和科技条线携起手来,将点滴智慧汇成江河湖海,“五春”行动将给华夏银行经营管理带来崭新的变化。

通过这些优秀的企业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在探讨数字化转型的话题时,几乎所有企业、机构面临的最棘手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这不是引入一位CIO、CTO或者几台设备、几款软件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最基层的员工、工人数字化思维的缺失的问题。因此,想要真正实现数字化的转型,人的转变才是根本。

作者单位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中市供电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