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

2024-12-09潘文霞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4年11期

新课标提出,应基于课程阶段性和发展性,为学生构建学习任务群,使其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而整本书阅读是学习任务群的第三个层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当注重组织学习任务群与呈现教学内容,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提高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心全意做好教学工作。对此,本文将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进行阐述与说明。

一、融合信息技术,介绍整本书阅读主题

新课标中提出了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强调信息技术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资源,可以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充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以生动的画面为学生介绍整本书阅读主题,培养他们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优化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活动质量。

例如,在“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这一节的导入阶段,首先,教师融合信息技术,播放本单元课文的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教师提问:“根据这一单元课文的阅读,我们能够确定本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你读过《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吗?”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量。然后,教师融合信息技术播放《中国古代寓言》中根据几则精彩的寓言故事制作而成的动画片,使其感受寓言文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的兴趣。最后,教师安排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的目录,初步熟悉整本书阅读内容。这样,在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背景下,教师利用融合信息技术介绍整本书阅读主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了情感基础,也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做了良好铺垫。

二、创建问题情境,探索整本书阅读内容

新课标强调要增强语文课程实施的情境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根据整本书阅读内容,创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阅读水平的问题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主动探索整本书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核心素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问题,使学生感受到书中蕴含的知识,助力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方法,推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这一节的探索阶段,首先,教师要求:“咱们已经对《中国寓言故事》整本书的目录有所了解,请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展开自主阅读,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自己阅读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再交换阅读内容,验证是否有一样的感受。”教师设置学生自由阅读、互动交流的时间,使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探索整本书阅读内容。然后,教师询问学生交流故事的内容,了解学生谈论过程中有冲突的地方,对学生提出建议:“在阅读寓言故事时,应当注意寓言中人物对话的语气,认真阅读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句子。对他人复述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时,应当尝试从生活的角度阐述。”之后,教师对学生提供《中国寓言故事》中几篇具有代表性,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就《画蛇添足》这篇寓言对学生提问道:“画蛇之人添足的原因是什么?添足以后是否违背了初衷?《对牛弹琴》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一个道理?”教师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再次复述道理,从而进一步营造整本书阅读的浓厚氛围,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与他人分享阅读乐趣的习惯。最后,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定期阅读《中国寓言故事》整本书的任务。这样,教师通过创建问题情境,活跃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探索整本书阅读内容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新课标背景下顺利开展了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活动。

三、构建学习任务,交流整本书阅读理解

学习任务的构建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机会,能够充分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教师应当把握整本书阅读内容,根据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合理构建学习任务,使学生感受书中的智慧,学习适合自身的思维方法,提升综合能力,在新课标下充分达到优化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活动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这一节的任务设计阶段,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中一些寓言故事的图片,让学生独立思考图片所体现的寓言故事。然后,教师再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对图片中寓言故事的判断,继而展开独立阅读,验证自己的判断。接着,教师再任意抽查寓言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国寓言故事》整本书阅读的趣味性。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尝试制作图画,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或者是制作手抄报、创编寓言故事等,供学生自由选择其一。最后,教师安排学生谈论了对《中国寓言故事》整本书阅读的感受。这样,教师立足新课标课程理念,根据课程内容的阶段性,以及学生主体的发展性,合理构建学习任务群,安排学生交流对整本书阅读内容的理解,充分提高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品质,提高了学生的读书品位,切实优化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活动。

四、展开阅读评价,升华整本书阅读认识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倡导具有导向作用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整本书阅读过程和整本书阅读结果,立足评价主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展开多元互动,帮助学生找到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整本书阅读方向,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读书品味,升华学生对整本书阅读内容以及内涵的认识,在阅读引导之下构建小学语文高质课堂。

例如,在“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这一节的阅读评价环节,首先,教师安排学生交流阅读《中国寓言故事》整本书的感受,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识到书中的每一则小故事都在讲述生活中的一些道理,为自己的成长提供帮助。教师可就此对学生的感悟提出表扬,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积极情感。然后,教师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的学习过程,观察学生的具体表现。教师了解到学生对阅读整本书存在畏惧心理,评价道:“大家可以定期阅读,循序渐进,逐渐通过整本书阅读实现自我成长。” 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自我评价,再相互评价,以此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对这本书的阅读情境。总之,在互相交流中检验阅读成果。可见,展开多元主体的评价与互动,在新课标下充分发挥了评价的导向作用,升华了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切实在新课标引导下构建了小学语文品质课堂。

总而言之,新课标为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提供了教育理念、教学建议。教师应当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为基点,创新更多如融合信息技术介绍主题、创建问题情境交流内容、构建学习任务促进理解、开展阅读评价升华认识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能力,让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中得以发挥,不断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优化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