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4-12-08李招凤
[摘 要] 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专业性汽车人才的需求质量和数量都在不断攀升。这也为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专业育人效果,汽车类专业有必要立足当前的教学现状,以产教融合为导向,对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提升教学工作针对性与指向性的同时促进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就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展开研究,提出具体融合策略,以期给广大教师同仁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高职;汽车类专业;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31-0165-04
作者简介:李招凤(1982—),女,汉族,江苏无锡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汽车、机械。
产教融合是一种深度的教育模式改革,它强调教育机构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与互动。在这种模式下,教育机构与产业界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有机融合。产教融合的目的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近些年,我国汽车行业不断发展,汽车消费量也日渐攀升。市场对专业性的汽车人才需求缺口不断拉大,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汽车类专业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结合教学实情来看,当前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其专业教学以及育人效果无法得到良好保障。对此,在新时期,高职院校以及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师应当围绕产教融合这一理念,对教学中的既有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探索针对性的改进路径,以此保证教学效果,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在未来取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基。
一、产教融合对高职汽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
(一)全面整合实践资源
产教融合使高职汽车专业能够充分利用产业界的实践资源,从而全面整合并优化实践教学条件。从前,受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高职院校在汽车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往往面临诸多困难。而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使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企业的先进设备、技术和经验。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践操作,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实践教学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二)明确教学改革方向
产教融合有助于高职汽车专业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高职院校往往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相符合。这样高职院校就能够更加明确地了解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能推动高职汽车专业的持续发展。
(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产教融合对于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汽车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而高职汽车专业作为培养汽车产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产业的发展。通过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活动,推动汽车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为产业界输送更多符合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不仅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和教学水平,还能为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既有问题
(一)建设管理规划不当
高职汽车类专业在课程建设和管理规划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方面,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往往只是简单跟随市场热门技术或传统教学内容,而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教学管理规划也显得较为随意,缺乏长期的教学目标和明确的教学计划,导致教学过程缺乏方向性和针对性。
(二)设备种类存在不足
汽车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充足的设备支持来保障教学质量。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汽车类专业设备方面的投入不足,设备种类和数量都存在明显的短板。这不仅限制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也影响了他们对汽车技术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三)实训效果难以衡量
实训教学是高职汽车类专业的重要环节,但实训效果的衡量却是一个难题。由于实训教学涉及的内容广泛且复杂,很难用单一的标准或方法准确衡量学生的实训成果。此外,实训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也难以进行合理的量化评估,这使得实训教学的效果难以得到有效反馈和改进。
(四)大型设备使用较少
在汽车类专业教学中,大型设备的使用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设备成本高昂、维护困难以及使用效率不高等原因,许多高职院校的大型设备使用频率较低,甚至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五)学生管理不够合理
高职学生具有其独特的群体特征和学习需求,需要更加细致和合理的管理方式。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汽车类专业的学生管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引导;另一方面,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心理状态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关注,导致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六)人员素养有待提升
高职汽车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养和能力。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汽车类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一方面,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也有待加强,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热情和投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改进对策
(一)围绕人才需求,规划建设事宜
教师需要紧密围绕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体系的规划和建设。首先,深入调研是关键,教师应组织专业团队,通过问卷调查、企业访谈、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汽车产业当前及未来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企业在汽车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其次,在获取翔实的调研数据后,教师应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细致的梳理和科学的调整,深入了解汽车工程、管理学、市场营销等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并做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革新,针对市场发展特点,增设电池技术、电机控制技术、能源管理系统等核心模块;智能驾驶技术课程则应涉及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算法、自动驾驶系统设计与测试等内容。同时,对传统课程中已不适应市场需求的部分,如过时的汽车维护技术,应适时调整或淘汰,确保课程体系的时代性与实用性,促进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的有序发展。
(二)做好人才建设,打造“双师”队伍
高职院校应注重人才建设,致力于打造一支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并做好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的培训。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行业背景的企业人才担任指导教师,为院校教师讲述市场新技术,并开设顶岗学习专线,鼓励教师在汽车设计、制造、维修等领域积累经验,优化教学架构;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和合作企业开展汽车行业研讨会、技术交流会,为教师讲述汽车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如最新的汽车排放标准、新型汽车材料的应用等,并建立实践基地,让教师在汽车企业进行短期的实践锻炼,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行业认知,提升他们在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维修等课程中的教学水平。
(三)结合产业需求推进教材改革
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其质量和适用性对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结合产业需求推进教材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对此,高职院校应组织专业团队对现有教材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深入剖析教材的内容、结构以及实用性,做好项目学习任务的整理,例如,在讲授“电控发动机维修”时,教师便可将行为导向法引入汽修课堂,围绕学生兴趣爱好、认知规律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实情,秉承异组同质的思路在班内划分多个汽修小组。然后,依据教学内容,布置“电控发动机故障排查”等任务,让各组成员通力合作一同钻研理论知识、开展汽修实践。最后,教师可让他们展示实践成果的同时,与他们探讨如“哪些因素决定喷油原理以及脉宽?”“一般故障类型有哪些?”以及“如何绘制电路图?”等问题,通过此举搭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桥梁,助力学生专业理论认知的深化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关注教材是否涵盖了最新的汽车技术,如电动汽车和智能驾驶等前沿领域的内容,以及是否包含足够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参与到教材的修订和完善工作中,增加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内容,如最新的汽车技术、行业标准以及市场趋势等,确保学生能够学到最前沿、最实用的知识。
(四)基于职业导向创新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创新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基于职业导向创新教学手段,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首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环境,高职院校应引入更多与实际工作场景紧密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项目。以“曲柄连杆机构构造”这一知识点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环境,高职院校可以引入与实际工作场景紧密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项目。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曲柄连杆机构相关的实践项目,如模拟发动机拆装、故障诊断与排除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在实施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工具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操作,通过模拟实践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关于曲柄连杆机构构造、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等方面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知识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采用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自主学习曲柄连杆机构的基础知识,然后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五)增加实践契机,促进学生发展
实践教学在高职汽车类专业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契机,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积极与汽车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开辟更多的实习和实训机会。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高职院校可以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市场需求,从而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确保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紧密相连。同时,企业实习也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在校园内大力建设更加完善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并配备先进的设备和工具,以满足学生实践操作的需求。这些实训基地和实验室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专业的实践环境,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技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经历不仅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竞争力,使他们在未来的职场中脱颖而出。
(六)搭建网络课堂,鼓励自我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课堂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手段。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积极搭建网络课堂平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提升。为了构建这一平台,高职院校首先需要投入资源建设完善的在线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料库。这些资源应涵盖汽车专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理论、先进技术、行业案例等,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高职院校还应提供便捷的搜索和分类功能,使学生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学习材料。其次,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学和辅导。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堂进行直播授课、录制教学视频、发布课程讲义等,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还应定期在线答疑,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他们能够顺利掌握知识。除了教师的教学辅导,高职院校还应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兴趣进行探索和学习,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驱动能力。而协作学习则可以让学生与同伴一起完成任务和项目,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七)岗证一体融合,提升专业能力
在高职汽车类专业教学中,岗位证书作为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具有极高的价值。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实现岗证一体的深度融合,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需要积极与行业认证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引入行业认证标准和考试体系,高职院校可以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要求保持高度一致,从而使学生所学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将岗位证书考试内容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岗位证书考试的要求,确保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能够顺利获得相应的岗位证书。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此外,高职院校可依托产教融合,联合行业企业,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业竞赛,如“电动化系统检修”“电气系统检修”等。在参与专业竞赛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组队参加。团队参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磨炼学生意志,还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汽车专业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促使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足,进而取长补短,获得专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结合相关竞赛时间,重新调整课程授课计划,重新规划课程开展时间,确保课程内容与竞赛要求的幼小衔接,并采用分组竞赛形式来考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同时,搭建校内比赛平台,举办校级比赛以实现好中选优,提高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岗证一体融合策略,高职院校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行业的需求和发展。
(八)关注学生发展,优化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标准。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更加关注学生发展,致力于优化评价体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此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当注重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的结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同时,教师可围绕产教融合积极牵线企业汽修人员,将他们引入教学考评中,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工作态度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来获取反馈信息,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升育人实效,同时将以证代考以及以赛代考等模式引入汽修专业考评中,通过此举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热情,又能为他们后续的就业以及发展提供助力,促进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结束语
产教融合背景下,面对高职汽车类专业教学的问题,广大高职院校以及专业教师应当围绕汽车市场发展态势以及专业育人目标,做好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师资力量方面的改革工作,通过围绕人才需求,规划建设事宜;做好人才建设,打造“双师”队伍;结合产业需求推进教材改革;基于职业导向创新教学手段;增加实践契机,促进学生发展;搭建网络课堂,鼓励自我提升;岗证一体融合,提升专业能力;关注学生发展,优化评价体系等方式保证专业育人效果,为学生更好地就业与发展做好奠基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名炜,陶灿,顾永倩,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汽修专业对口就业路径探究:以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为例[J].时代汽车,2024(14):84-86.
[2] 马骏.新课改视域下高中汽修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策略[J].学周刊,2024(15):22-24.
[3] 王澜.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北京汽车工程师学院为例[J].产业创新研究,2024(8):193-195.
[4] 王赫然.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汽车维修技师,2024(8):55.
[5] 杨秀伶.产教融合视域下现代学徒制“三全五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产业创新研究,2024(4):187-189.
[6] 韩荣泽.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汽车画刊,2024(2):154-156.
[7] 仇春林.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汽修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汽车测试报告,2024(2):106-108.
[8] 李振.基于产教融合的技工院校汽修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汽车测试报告,2024(1):131-133.
◎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