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高职在线教育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2024-12-08兰海雁
[摘 要]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职在线教育体系的建设能够扩大教育资源覆盖范围,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科学应用教育信息化2.0的优势,深入分析在线教育的技术设施与平台建设不足、缺少优质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学习高自主性与低完成率、评价体系不健全的现实问题,加强在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技术支撑能力,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库,健全在线教育监督管理机制,深化在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健全在线教育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反馈作用,打造与完善高质量在线教育体系,为学生的自主、高效在线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信息化2.0;在线教育;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31-0153-04
作者简介:兰海雁(1974—),女,汉族,北京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语文教学论、文学教育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促使师生能够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1-2]。在教育信息化2.0全面推进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支持运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方式,开发职业教育网络课程学习资源,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融合应用。根据政策的倡导,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在线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在线教育的现实困境调研为前提,明确在线教育面临的挑战,梳理存在的问题,进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深化高职在线教育环境、资源等方面的改革,完善保障机制,助力高职在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高职学生在线学习提供支持。
一、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高职在线教育优化改革的重要性
(一)培养高职院校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立足于在线教育生态,着眼于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提升根本目标的高职在线教育优化改革,能够以教育创新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
首先,高职在线教育优化改革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在线教育为抓手,聚焦于解决问题的教学改革,能够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线上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在线学习自主性,促使学生自主规划在线学习时间、完成在线学习任务,并且和学生的线下学习相衔接,从而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其次,高职在线教育优化改革,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素养,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虚拟化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关,为其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提升职业素养奠定基础。最后,高职在线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媒介,能够助力学生适应在线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提升信息化素养,为学生进入职场后的未来学习提供持续支持。
(二)健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在线教育是以互联网为媒介,为高职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创造在线学习空间,驱动其自主学习的新型教育方式。基于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与普及,高职在线教育优化改革,能够立足学生主体需求,丰富在线学习资源,健全“线上+线下”的教学体系,进而助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为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发展、胜任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创造良好条件[3]。
二、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高职在线教育的困境分析
(一)技术设施和平台建设不足
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基于国家对一系列支持与引导数字教育、智能教育体系建设政策的颁布和数字化技术教育政策的推进,全国高职院校在线教育普及率得到提升。但是,高职院校在线教育面临着网络设备与服务器等基础设施设备陈旧、硬件设施不足的现实问题。《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显示,超过70%的教师认为所在院校需要继续完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41.80%的高职学生表示在线学习平台有时出故障[4]。在高职院校在线教育技术设施与平台建设方面,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第一,实践教学、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学应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主要教学版块内容。但是,高职院校在线教育平台功能版块常常以课件、视频等在线学习资源、课后作业等为主,缺乏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相关的在线学习功能版块,影响了学生实践性、项目化活动的在线学习。第二,在线教育平台往往以单方教学为主,即教师发布课件与学习任务、学生提交任务成果,在线交互性不强。第三,在线教育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有待改善。在线教育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是分析学生在线学习行为、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是把握学生学情、提高在线教学针对性的重要衡量指标。但是,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在线教育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不足,缺乏对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数据的记录与分析,未能进一步发挥在线教育平台的积极作用。
(二)缺少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优质课程资源是关系高职学生在线教育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高职学生而言,其具备个体差异性,因此,在线教育教学资源需要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聚焦学生的情况,针对性地设计在线学习资源。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在线教育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高职在线教育课程资源更新不足。例如,在线教学资源未能进行定期的更新与优化,未能及时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优化设计。同时,部分在线教学资源由于长期未更新,其教学知识点未能与时俱进,难以满足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渴求。其次,高职在线教育课程资源类型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图1所示,2024年7月的职业教育在线课程资源调查表明:当前在线教育仍以PPT(13.04%)、文本(16.24%)、教学视频(26.21%)为主,且验收后的更新速度放缓,由于资源内容未能及时更新,导致其内容显得陈旧,降低了资源对学生的吸引力[4]。最后,在线教育课程资源缺乏创新性与实践性特征。鉴于高职教育的特点,其教育教学需要具备实践性与创新性特征,以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素养。但是,多数在线教育课程资源的设计往往着重于学生的接受式学习,启发式、引导式、探究式教学设计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发展。所以,当前阶段,高职在线教育优质课程资源体系不够健全。
(三)课程学习的高自主性和低完成率
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高职在线教育打破了教学空间与时间限制,给予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在线课程学习呈现出“高自主性与低完成率”的状况。主要表现为: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尽管能够自主地掌控学习进度、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与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存在缺乏自我管理能力、难以自主规划在线学习时间、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在线监督管理机制,在线教育课程缺乏传统课堂的互动与反馈机制,导致其在线课程学习的完成率较低。例如,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某高职院校2023—2024年第一学期仅有不到60%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所选课程,其中部分学生在开始学习后不久便选择放弃,坚持学习的学生也有很多学习进度缓慢的情况,进一步说明了高职院校在线教育学生课程学习完成率有待提高。
(四)在线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高职在线教育评价是在线教育体系建设与完善的重要构成部分,是评估在线教育质量、发现在线教育问题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高职在线教育评价体系存在不够健全的现实问题[5]。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高职在线教育评价标准往往局限于宏观层面的评价,例如,对在线教育的教学质量、学习效果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评价,缺乏量化、细化的评价标准,导致评价难以全面、具体且深入地分析其内在的问题和加大改进的空间,难以发挥评价在线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线教育仍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评价,缺乏学生主体的参与式评价。
三、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高职在线教育困境的解决对策
鉴于高职在线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需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围绕在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技术支撑能力;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库;引导学生学习交流,加大学生在线学习评估;健全在线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深化改革。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针对在线教育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从技术、制度、资源等多方面着手,持续推进在线教育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
一方面,立足高职在线教育基础设施与平台的现实问题,加强与技术供应商的合作,更新在线教育基础设施,丰富在线教育的功能。针对高职在线教育基础设施与平台的数据分析、在线学习交互性不足、缺乏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学功能版块等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与技术供应商合作,立足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与学生的发展需求,聚焦于实践教学、项目化教学等方面的情境,完善在线交互、实践教学、项目化教学、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功能,提升在线教育平台与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满足学生在线互动、实践学习、项目化学习及教师的数据分析功能需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制定与完善在线教育基础设施与平台的管理制度,加大对在线教育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以经费预算管理支持在线教育基础设施与平台的建设与更新工作,从而促使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新。
(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库
针对优质课程资源缺乏的问题,高职院校需通过更新课程内容、强化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加强课程资源的更新和维护、引入行业专家和企业合作以及建立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等措施,逐步丰富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发展要求。
首先,高职院校需健全在线教育课程资源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管理在线课程资源开发、更新、修改、调整等一系列完善工作,以确保在线教育课程内容能够与时俱进,使“长期不变的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得以淘汰与更新。在管理制度建设时,高职院校需要从在线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更新时效、课程资源评估、课程资源引进以及激励惩罚着手,促使教师根据制度引入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更新课程资源,定期进行课程资源评估,进而有效引领优质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工作。其次,以“双师型”教师为依托,深化在线课程资源内容的教学改革。在在线课程资源开发、更新、引入与评估等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以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行业导师等“双师型”教师为依托,着眼于在线课程大纲、内容、目标等进行课题研究、学术研讨、教学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共同开发实践性、创新性的“校企合作”型在线课程教学资源,丰富案例分析、虚拟实验等多样化的在线课程资源类型,使在线课程资源具备实践性、探究性等方面的特征,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最后,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以兄弟院校的联盟合作为抓手,共同构建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加强与其他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相关专业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与交流,进而助力高职院校自身在线教育优质课程资源质量的提升[6]。
(三)健全在线教育监督管理机制,深化在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针对在线课程学习高自主性与低完成率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从在线教育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学生在线学习动力与兴趣不足、缺乏良好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原因着手,加强在线教育监督管理机制及在线教学课程的改革,从而提升学生的在线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在线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优良学习习惯,加强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在线学习完成率。具体如下:
1.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在线学习监督考核
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制定基于在线学习的学分考核制度,将学生的在线学习纳入日常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在线学习任务完成度等在线学习构成要素,通过量化标准的设计,转化为学生日常考核评价指标,达到标准的学生计入在线学习学分,从而驱动学生自主完成在线学习任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设立基于在线学习的奖学金、认证证书等激励机制。结合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长、在线学习互动程度、在线学习任务完成度等多方面的考核情况,对达到相应标准的学生给予在线学习课程认证证书,对于在线教育课程学期、学年考核的优秀学生给予奖学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主动性,为其在线学习完成率的提升提供支持。
2.深化在线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在线学习完成率
提高高职在线教育完成率的根本措施在于通过在线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效激发学生的在线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高职院校应从以下几方面深化在线教育课程改革。
首先,高职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水平,深化在线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增添趣味性、探究性、启发性的教学内容,使在线课程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水平,契合其“最近发展区”,通过启发性、探究性的在线课程内容激发其学习动力,激励其主动学习。其次,高职教师需要进行在线教育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在创新教学方式方面,高职教师需要创设问题讨论型、实践探究型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线上讨论、交流互动,驱动学生结合在线学习资源进行实践探索,进而完成在线课程的学习任务,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以实践探究、合作讨论等形式驱动学生的多元探究与实践体验,为其主动学习提供支持,点燃学生的在线学习热情。最后,科学应用在线教育平台的多元功能,丰富学生的在线学习趣味体验。例如,合理应用在线教育平台的互动功能,依托在线答疑版块,鼓励学生在线提问和分享心得,设置定期线上答疑时间,学生解答疑问,增加师生互动;合理应用在线教育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对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加以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状态,对学生的在线作业及测试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进一步把握学生的学情,为在线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提供支持。
3.组建在线学习共同体,强化在线学习自我管理
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组建在线学习共同体,针对在线课程,制定学习共同体内部的学习计划。根据学习计划与时间进度的安排,发挥在线学习共同体的督促与激励作用,促使学习共同体的成员能够按照计划规定,严格进行在线课程的自主学习,提高在线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在线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在线教育课程学习的完成率得到有效提高。
4.健全在线教育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反馈作用
如表1所示,高职院校健全在线教育评价体系,需要以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学生学习体验以及促进技术的有效应用为导向,确立清晰的评价目标[7]。围绕评价目标,着眼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教学资源、信息化应用、人才和环境设计评价指标,确定具体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同时,以教师、学生、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元主体为依托进行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完善评价机制。通过评价结果,发现在线教育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深化相应领域的改革,发挥评价反馈的促进作用。此外,高职院校需要持续关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新技术、新趋势,及时更新评价指标与具体评价内容。
四、结论
教育信息化2.0是高职在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但是,当前阶段,高职在线教育面临基础设施、课程资源、在线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现实困境。为突破困境,高职院校需要以在线教育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强在线教育精品资源库建设,深化在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健全在线教育监督与管理机制,完善评价体系,从而有效提升在线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旻瑜,武晓菲.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逻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一[J].远程教育杂志,2018(4):4-10.
[2] 汤晓,彭振博.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产教融合课程创新路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21(16):95-99.
[3] 卢晓明.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路径探索[J].广西教育,2021(35):4-5,8.
[4] 崔文娟.高职教育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57-59.
[5] 韩奇.互联网思维视阈下的在线高职教育发展模式探讨[J].才智,2024(8):89-92.
[6] 陈超,彭桂良.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职业院校智慧教学研究[J].湖南教育(C版),2024(2):52-55.
[7] 兀婷.谈“十四五”时期高职院校在线教育治理[J].教育与职业,2023(11):61-64.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