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生八笺》五脏顺时导引法探析
2024-12-07王杏平魏玉龙
《遵生八笺》是明朝高濂所著集养生之大成的书籍,其内容丰富,简便实用,涵盖医药、起居、逸趣等日常养生事宜。“遵生”既为尊重生命,也蕴顺应生命之意。本书含目录共二十卷,分八笺。其中,《四时调摄笺》以四季为序,分作论述,四时应五脏,应时导以延年之术,以求调摄安身之法。
一、肝脏导引法(正二月三月行之)
1.原文及释义
治肝以两手相重,按肩上,徐徐缓捩身,左右各三遍。又可正坐,两手相叉,翻覆向胸三五遍。此能去肝家积聚风邪毒气,不令病作。一春早暮,须念念为之,不可懈惰,使一曝十寒,方有成效。
关键词义见表1。调治肝病的导引法操作是将双臂交叉相叠,双手扶按在对侧肩上,缓慢分别向左向右转身各三遍。正坐,两手相互交叉,反复向内靠近胸部翻转三到五遍。此操作能祛除肝脏邪气、积聚病邪,不让疾病发作。春季的早上和傍晚,须经常习练,不能懈怠成时而勤奋时而懒散,才会有效果。
2.操作方法
调身操作:面向东方取站位,双臂自体侧举起交叉放置于胸前,使双手在对侧肩上,上半身缓缓向左转至极限后停留片刻,髋部保持不动,体会胁肋部拉伸感后缓慢复原,换另一方向旋转,左右各转三遍;取正坐位,臀部坐于足跟上,上身挺直,十指交叉相握,肘关节上抬使手朝胸部翻转,肘部相互靠拢挤压加强拉伸感,保持一会后缓慢复原,反复练习三到五遍。
调息操作:吸气时转动上半身,呼气时恢复身体转动;吸气时肘部靠拢,呼气复原。
调心操作:转身动作时应仔细体会胁肋部拉伸感,肘部挤压时体会手臂牵拉感,感受胸部舒畅感觉,放大至全身。
3.导引评析
本法适用于春季练习,顺应春天肝木之生发之气。两手放于肩部时,胸部自然内凹,使胸廓变得轻松,抒发情志,顺应肝之生发之性。左右转身时拉伸身体两侧肝胆经,活络气血。取正坐位,通过对足大趾的挤压和大小腿筋经的拉伸,能够流通肝经气血。肝主筋,拉伸手臂及身体经筋,预防春季多发筋脉病。早晚操练,使体内气机畅发,顺应自然界生发向荣规律。
二、心脏导引法(四月五月行之)
1.原文及释义
可正坐,两手作拳,用力左右互筑,各五六度。又以一手向上拓空,如擎石米之重,左右更手行之。又以两手交叉,以脚踏手中,各五六度,闭气为之。去心胸风邪诸疾,行之良久,闭目,三咽津,叩齿三通而止。
关键词义见表2。正坐,两手握拳相抵,用力向左、向右互相推,各推五到六次。一只手上举,就像托住一石米的重量,左右手交替练习。双手交叉垂于身前,屏气交替左右脚分别踏于手掌上各五六遍。此法能祛除心胸部风邪等疾病,训练一段时间后,闭眼,将口中津液分三次咽下,叩齿三下结束。
2.操作方法
调身操作:面朝南方,膝部和足尖着地,臀部正坐于足跟上,两手握拳第一指背对立相抵,拳心正对身体内侧,悬空置于胸前,右手发力向左推左手,左手稍稍发力两手相互抵抗,保持片刻;随后换方向推手,两边各推五至六遍,注意不要耸肩一只手自体侧向上举,掌心朝上,手臂蕴力如托重物,换手复行依前法。双手交叉放于身前,抬腿使脚踏在掌心上,两只脚各踩五到六遍。训练结束后轻轻闭上眼睛,将口中津液分三次缓缓咽下,吞入丹田,叩齿三下。
调息操作:吸气时发力推手,呼气时保持双手抵抗动作;吸气时举手,呼气时交换动作。
调心操作:双手抵抗时感受手臂侧的强烈牵拉感,踩手时注意放松心情,保持体会身体强烈拉伸感。
3.导引评析
本法适用于夏季练习,注重对应经脉的拉伸和穴位按摩。夏应心而养长,两手握拳左右推时,能拉伸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取正坐位,能够放松肌肉,贯通经脉,恢复脊柱自然姿势。脚踩手掌具有按摩劳宫、少府穴的功效,劳宫、少府穴分别是心包经、心经原穴,具有安心神、改善心痛效果。心开窍于舌,练功时产生的津液经过心火炼化,下吞入腹,滋养肾精,而踩手时,劳宫与涌泉相对,心肾相交对改善心脏疾病有帮助。
三、脾脏导引法(六月行之)
可大坐,伸一脚,以两手向前反掣三五度。又跪坐,以两手据地回视,用力作虎视,各三五度,能去脾家积聚风邪毒气,又能消食。
1.原文及释义
关键词义见表3。盘腿正坐后,伸出一只脚,两手伸向身体前方相互拉扯,重复三到五遍。跪坐,两手撑地,回头用力瞪眼看,如虎视眈眈,重复三到五遍,可以祛除脾之邪气积聚,又能促进食物消化。
2.操作方法
调身操作:两腿盘腿坐,上身挺直,一只脚向前伸展伸直,俯身尽量使两手往前伸,并用力相互牵拉双手,保持躯干及手臂牵拉感,完成后换另一只脚,各重复三到五遍。跪坐于垫上,吸气时上半身俯身向前使双手撑在地,而后尽力转头向左后,用力瞪眼如虎视,保持缓慢呼气坚持片刻后复原,换另一边依前法,各重复三到五遍。
调息操作:俯身时吸气,呼气时保持俯身下压动作;跪坐时吸气俯身,呼气保持转头动作。
调心操作:俯身时关注手臂及躯干牵拉感,在身体的紧张中体会心情放松的感觉。
3.导引评析
脾主四肢肌肉,此套动作拉伸了腿部、躯干部和手臂肌肉,促进气血运行。当一条腿屈于身体前方,上半身俯身向前,此动作能使下肢内侧产生强烈的牵拉感,疏通脾经。俯身时拉伸脊柱,脾经与督脉汇于口唇及心,通过畅通督脉之气,调节脏腑阴阳。双手撑地左右扭转上半身时,能够按摩腹腔内脏器,加强肠胃蠕动从而提高脾胃功能。脾主意,用力瞪眼时,运用意识加强脾脏功能。
四、肺脏导引法(七八九月行之)
1.原文及释义
可正坐,以两手据地,缩身曲脊,向上三举,去肺家风邪积劳。又当反拳捶背上,左右各三度,去胸臆闭气风毒。为之良久,闭目叩齿而起。
正坐,两手撑地,弯曲脊背回缩躯干,向上拱背三次,可以去肺病风邪侵犯、积劳损疾。反手握拳捶打背部,左右各捶打三下,能祛除胸部憋闷、风邪犯肺。训练一段时间,闭眼叩齿后恢复起身。
2.操作方法
调身操作:面向西方,膝部和足尖着地,臀部正坐于足跟上,俯身两只手向前撑地,躯干用力缩紧同时将脊柱向上弯曲拱起,一共练习三遍。双手握拳伸至背后,尽力左右交替排打背部各三次。训练结束后轻轻地闭上眼睛,将口中津液分三次缓缓咽下,叩齿三下。
调息操作:吸气时拱身,屏气保持拱身动作,呼气时还原;拍打背部时保持自然呼吸状态。
调心操作:拱身时感受躯干强烈闷胀感,恢复时完全放松心情,舒畅情志。
3.导引评析
本法适合秋季练习,俯身撑地能拉伸肺经,缩身曲脊,顺应秋天收敛之性。五脏腧穴位于人体背部,拍打足太阳膀胱经对五脏均有裨益。此时,气候转冷,拍打肺部能增强肺金,加强自我防御力,宣降肺气以散肺部壅塞之气。
五、肾脏导引法(冬三月行之)
1.原文及释义
可正坐,以两手耸托,右引胁三五度,又将手返著膝挽肘,左右同捩身三五度,以足前后踏,左右各数十度。能去腰肾风邪积聚。
关键词义见表4。正坐,两手高举上托,向右牵拉胁肋部三到五遍,然后将手放在膝盖上复原,相互拉住对侧肘部,左右转身三到五遍,双脚前后站立,左右转身各十遍。此法能去腰肾部风邪外侵。
2.操作方法
调身操作:面向北方,膝部和足尖着地,臀部正坐于足跟上,两手自体侧向上举,举至小臂感受到拉伸感,掌心朝上如托天,双臂及身体向侧屈牵拉至极限,而后双手缓缓下降还原。重复三到五遍;将手放于膝盖稍作休息,再抬至胸部高度,两前臂交叠,双手握住对侧肘窝部,向左向右转动上半身,髋部保持不动,保持一定时间后缓慢还原,重复三到五遍后起身,双脚前后站立,上半身同前法左右各旋转十遍。
调息操作:吸气时双手上举,屏气保持牵拉动作,呼气时还原;吸气时转身,屏气保持,呼气时还原。
调心操作:双手上举时,体会气机上升发散之感,保持动作时感受牵拉感,双手下降时身心放松;转身保持时体会拉伸感。
3.导引评析
本动作适用于冬季练习,动作较为缓慢、柔和。两手拓天扭身时能牵拉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背部竖脊肌,舒展腰脊,对肾脏具有按摩效果。双脚前后站立,加强肾经拉伸感。
六、结语
《遵生八笺》五脏导引法在配合时令的基础上,对五脏进行调理,符合天人相应观念。本法操作简单、便捷,适应人群广泛,对强健筋骨、清净养神、舒缓身心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