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4-12-06汤宫民刘杰潘白雪时元振刘丽敏
[摘 要] 数字信号处理作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需要顺应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加强专业知识教学和思政教学的有机结合。基于此,从实际情况出发,首先阐述了职业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的待改进之处,进而明确了职业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职业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设计。
[关 键 词] 职业本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30-0133-04
课程思政是一种以德育为目标、以专业课程为载体、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旨在改变思政课“孤军奋战”局面、发挥专业课德育功能,实现职业本科院校从单一思政教育向立体的“大思政”格局模式的转变。职业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度挖掘课程中的专业元素,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这不仅有利于促进课程思政的全面化建设,而且有利于提高专业课成效,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夯实基础。
一、职业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待改进之处
(一)课程思政片面化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响应国家号召、满足国家要求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然之举。但是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仍存在思政教育形式化融入、课程思政功利化建设等问题,只是为了满足学校基本思政要求而进行的一种片面化建设。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教师能够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政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隐性的思政教育[1]。但从实际教学角度来看,课程思政建设虽具有浓厚的“思政味”,但只是“为了思政而思政”,不仅影响了数字信号处理专业知识的连贯性讲授,而且因为说教式的显性思政教育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逐步偏离了课程思政建设初心。
(二)课程思政认知度不足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对课程思政认识偏差的现象。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片面理解,认为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在专业课中进行思政知识的讲解。具体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脱离专业课背景,机械、僵硬地向学生灌输“大道理”,教学不接地气,导致课程思政建设“假大空”,学生不爱听,显著降低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课程思政的固定渗透,脱离学生实际进行课程思政。具体表现为教师喜欢提高课程思政“高度”,从哲学角度讲思政,而且喜欢讲解他人的思政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背离,课程思政建设与学生脱轨,思政内容不真实、不亲切,与专业课内容对接度不高,只是一种照本宣科的思政讲解。
(三)课程思政局限性较强
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于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有效融合,能够在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思政知识。这也要求教师将课程思政建设贯穿到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中,而不是局限在某堂课或某个项目中。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性要求,课程思政局限性较强。具体表现为“每节课必思政”“到点就思政”,导致课程思政建设过于局限、思政效能发挥不明显。课程思政建设虽然要求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政元素,但仍需要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思政教育只是一种思政元素的渗透,不需要时便不进行思政教育。比如,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公式教学具有显著的专业性特征,教师只需要注重公式的推导证明,而不需要进行课程思政[2]。课程思政内容同质化、形式表面化的问题,会进一步导致学生课程思政获得感削弱,不利于学生思政成长。
二、职业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
(一)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及定位
课程思政要求能够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加强思政宣讲。因此,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的建设并非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简单加入,而是需要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学的有机结合,将二者形成一个整体,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思政教育。因此,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突出专业特色,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并举推进,将数字信号处理专业知识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深化课程思政成效。此过程中,需要将培养学生思政意识、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深化学生思政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数字信号处理的学习目标需要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制订,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定位[3]。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修改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实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教学全过程的融合与渗透。
(二)突出课程思政特色和亮点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减少思政同质化问题,突出专业特点,发挥数字信号处理专业特色。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程作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不仅需要进行大量的理论教学,还需要开展多样的实践教学,具有显著的工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发挥专业特色,充分利用这些专业特点设计出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对接的思政教学活动。例如,注重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数字信号处理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围绕学生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律,将当前社会时事以及具体的新闻事件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再比如,突出课程思政的创新性,脱离一般的思政教学范式,将数字信号处理的最新理论与技术实践转化为教学资源,将专业最新成果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突出课程特点与亮点[4]。
(三)注重课程思政方式与方法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政参与度与兴趣度,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避免单一教学,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成效。例如,教师可以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尝试采用项目式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思政内容,加强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感受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知识内容所发挥的作用,体现专业课知识学习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情境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利用问题设计和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分析具体事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
(四)完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加强评价导向。在课程目标设计方面,不仅需要有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考查方面的内容,也需要涵盖学生的价值观建设和思政元素获取情况等方面的指标,完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确保课程思政指标的全面性设计,包括专业知识获取程度、思政教学完善度、学生创新能力和思政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并依据指标设计相关的评价方法;另一方面,加强思政成效,从专业技能和思想认知两方面打造评价体系,加强评价反馈的同时,为后续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评价标准,实现教学的针对性改进与优化。
三、职业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设计
(一)确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建设可以说是提高职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也是促进人才培养效果提升的重要实践,为数字信号处理专业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从思政角度和专业角度来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综合概括为“培养出能够满足电子工业和经济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现代电子设计、通信技术和信息与信号处理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从这一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来看,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育人目标需要从专业角度和思政角度两方面进行设计,重点在于贴近学生实际情况,加强时代背景的融入,培养学生的人文社会素养与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感、敬业精神,进而培养能够处理复杂信号工程问题的专业人才。结合上述目标,可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转化为以下三部分:其一,专业知识目标。具备Z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以及数字滤波器设计等数字信号处理专业知识,并能够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紧跟技术前沿动态发展,思考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生知识的运用和能力。其二,价值观建设目标。能够掌握充分的知识运用方法与具体的知识内容,并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形成知识应用能力,能够立足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贡献自己的力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5]。其三,道德品质目标。能够正确看待专业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具有正确的是非观与良好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进而形成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
(二)展望科技前沿,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一门基础类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有体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数字信号处理的技术手段与技术理论得到了不断丰富,目前已广泛应用在人工智能、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各大工程领域中,有效推动了“科技强国”建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挖掘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展望科技前沿,融入我国关于数字信息处理方面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并在讲解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全面展示这些技术研究。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华为5G技术和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重大成就,在具体的技术讲解与成果展示中,帮助学生形成价值观认同。
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华为5G技术在生活中、社会中引发的改变进行讲解。如现代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化生产以及智慧校园对5G技术的应用,这充分展示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已处于世界前沿。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手段和器件均为国产,说明我国已经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与5G技术的使用能够一同构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而上述技术的实施与数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通过引入科技前沿成果帮助学生形成专业认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结合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建设以及课程思政定位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增强学生为国家技术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的责任心。对最新科技前沿成果的引入与讲解,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最新理论成果,加强知识积累,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日后的学习生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勇于担当、为国尽责精神。
(三)讲述科学研究故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连续时间信号向离散时间序列的转换是数字信息处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知识点,而上述两个知识点需要围绕采样定理进行教学。只有在采样定理的应用下,才能保障采样过程信息的有效传递与重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讲述有关采样定理科学家的故事:提出这一定理的科学家是奈奎斯特,他通过对影响电报传输速度因素的研究发现了“采样频率必须大于信号最高频谱频率的两倍”这一基本定理。傅里叶在这一定理的基础上发现了傅里叶级数,但是在论文发表时却遭到了当时顶尖的数学家的拒绝。傅里叶没有因为遭受到权威人士的拒绝而灰心丧气,反而更加投入理论分析研究中。在他的不懈奋斗和努力下,傅里叶级数成为各项领域的理论基础内容[6]。
“灯塔计划”是开发北斗系统的项目计划,项目成立之初受多方因素限制,项目一度难以进行,甚至被迫终止。但是以陈芳允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团队却没有放弃,经过一代又一代北斗人的努力,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让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得以在太空遨游。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下,结合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特点,确定了以思政教育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以科学研究故事为载体渗透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思政的隐性渗透,避免了说教式、灌输式思政教学,做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画龙点睛”。
(四)呈现社会实例,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法律、道德教育
社会实例是一种学生亲身体验或耳熟能详的事件。这些社会实例一般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呈现社会实例的方式,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政教育。比如,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各大线上学习平台中的应用,保证了线上教学的高效实施,为在线教育提供了稳定的平台支持[7]。这充分说明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知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工作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诸多便利,让学生充分认识专业能力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反向激励学生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起到激励作用。
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提升知识运用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强化学生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法律、道德教育。比如,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这一知识点是数字信息处理的关键知识点。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短时傅里叶变换具备的频谱分析进行着重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短时傅里叶变换错误使用所产生的后果,如果被恶意使用就可以随意解读电话按键音,进而危害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教学中强调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并强调技术滥用所引发的恶劣后果。教师可以将这一案例作为反向教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技术的使用,形成道德技术观念,使学生具备“技术的正确使用比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意识,将这项技术运用到正途对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能产生重要的价值,循循善诱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技术应用保持正确的态度。社会实例具有真实性和具体性特点。教师在呈现社会实例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学生的代入感,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与价值,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学习成就感,能够以更积极的态度与更饱满的精神面对以后的知识学习。
(五)提炼哲学思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哲学思想的上升与提炼并非以一种纯理论的学术形态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而是在专业知识教学中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帮助学生领悟其中的哲学内涵[8]。比如,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部分,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总结两种变换的发展变化历程,说明具体事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唯物主义辩证法”作为切入点,说明FFT信号处理学科的矛盾积累突破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思辨意识,使学生掌握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增强对整体事物的宏观认知以及对微观事物的细节感知。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作为切入点能够引导学生从技术发展历程中领悟到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强调技术的历史必然与需要遵循的客观规律,抓住事物发展主要矛盾,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强化目标引领。
比如,在FIR数字滤波器设计的窗函数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各类窗函数指标进行横纵向对比,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人类可以设计出完美的滤波器吗?”经过思考后,学生可以认识到人类不可能设计出完美的滤波器,必须舍弃某些指标才能完成滤波器的设计与制造。在这一知识点的讲解中,教师需要说明性能与成本之间的平衡,引导学生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看待问题,掌握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要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将教学延展到国家和学校发展层面,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历史发展,从宏观角度分析生活,朝着更明确、更具体的目标不断奋斗、努力前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习导向,正确看待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束语
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的关键所在,充分体现了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也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育人责任。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有利于改变专业课教师“重专业知识轻思政教育”的现状。因此,职业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确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展望科技前沿,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讲述科学研究故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呈现社会实例,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法律、道德教育,提炼哲学思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秀丽,郑丽芬,高亚丽,等.大思政理念下行政管理专业思政建设路径研究:以华商学院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4(4):273-276.
[2] 韩召,孟昭军,于会敏.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工业机器人编程课程为例[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4,26(1):76-79.
[3] 孙丽娜,王宝旺.高校人文素质课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和纾解路径[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7(3):9-16.
[4] 董建梅,韩伏彬,秦亚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五个着力点:基于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的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2024,26(4):87-90.
[5] 蒋平,刘丹.高校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演进、价值遵循与实践路径[J/OL].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2024-09-24].
[6] 高新勤,王雪萍,同新星.非技术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建设协同推进研究:以“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4(5):1-3.
[7] 包艳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融入课程思政探析:以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4(19):45-48.
[8] 刘彦武,陈宇哲,姜涛.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研究: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大众文艺,2024(7):89-91.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