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圈层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与应对之策
2024-12-06陈淑娇
[摘 要] 网络圈层吸引大学生的原因在于趣味相投、内容多元、深度参与和获得归属感。由于作用对象重叠性、作用空间交融性和价值取向相异性,网络圈层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相融相斥的状态。网络圈层化在隐形化、交互性和愉悦性三方面对思政教育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又给思政教育带来削弱思政教育目标、挑战思政教师权威、钝化大学生认知力的困境。提出通过主动融圈、理性在圈、助生出圈和正向塑圈,积极构建圈层共同体,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 键 词] 网络圈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30-0009-04
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成长于社会信息化和社交虚拟化的环境中。现实世界是大学生学习、工作、社交的主要场所,网络虚拟空间是他们获取信息、表达自我、寻找娱乐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网络圈层化趋势,在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空间之间保持双重观照,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正本清源:网络圈层化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理路
(一)网络圈层化的概念
圈层的概念来自地质学,后引入社会学等领域,用来描述社会中某个特定群体,这些群体通常具有共同的兴趣、价值观或身份认同。在网络领域,特定的网络社区或平台也被称为圈层,网络圈层与一般的网络空间相比而言,为网民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针对性的信息渠道以及更为固定的社交圈子。网络圈层化是指网民基于共同兴趣或需要而在网络空间中自发形成或主动选择特定圈层并在其中开展信息交换和社交活动的现象和趋势[1]。互联网时代,网络圈层化成为一种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形态。
大学生热衷于网络圈层缘于它的四个特征。一是趣味相投。网络圈层通过兴趣导入等机制对用户有精准定位,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吸引大学生聚集到相应圈层中,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忠诚度。二是内容多元。种类繁多的网络圈层可以满足大学生五花八门的个性化需求。如大学生高度聚集的网络社区B站拥有动画、番剧、国创等29个分区,涵盖7000多个兴趣圈层。三是深度参与。在网络圈层中,大学生可以自由获取、表达和分享信息,很大程度上满足大学生渴望表达自我的需求。新媒体技术发展使圈层内的网友间有很多互动仪式,比如弹幕可以给用户一种集体互动观影的美妙错觉,关注、私信、粉丝互动等社交功能便于用户与其他用户建立联系,形成朋友圈,增强圈层内的互动和参与度。四是获得归属感。各个圈层通过话题讨论、粉丝互动、活动举办等方式增强用户黏性。网络圈层成为大学生逃避现实、网络交友的渠道,使他们获得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缺失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二)网络圈层化与思政教育相融相斥的逻辑必然
1.作用对象重叠性。大学生有明显的年龄代际差异,新时代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网络空间的交互实践和虚拟互动是他们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空间和虚拟社区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他们的认知常态。大学生由相似的兴趣、相近的身份认同、相同的价值观等因素在网络空间集聚分层,由此逐渐形成了一个个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网络圈层,而沉溺于这些圈层的大学生群体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2.作用空间交融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2]网络圈层已成为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网络思政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网络圈层中,信息的传播是双向互动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种互动性,更好地向大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网络圈层的社交网络中,通过圈层的情感连接,思政教育可以实现认知—情感—行为的转化,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学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3.价值取向相异性。网络圈层文化具有多元化和自由化的特点,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可以在网络圈层中自由表达,这与思政教育的主流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冲突。目前,网络圈层中也有很多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但网络圈层文化的主体是亚文化,可能深化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娱乐主义、拜金主义、消极情绪主义等错误思想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建设。
因此,研究网络圈层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网络时代的大势所趋,也是直面教育生态“时空转向”的迫切需要,更是思政工作者透过网络圈层读懂“00后”的必然之举。
二、理性审视:网络圈层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
(一)网络圈层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推动
1.隐性化。思政教育如能与网络圈层巧妙结合,则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如大学生喜欢B站二次元圈红色教育的直接原因是“喜欢二次元”,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大学生点开视频,并且在圈层内疯狂点赞、弹幕、转发,从而形成观看热潮。这种教育模式受欢迎的重要原因是“没有说教味”,能吸引大学生静下来、看下去并且引发深刻思考。隐性的思政教育往往能带来出其不意的效果,潜移默化地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2.交互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往往想保持教育权威,通常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观点,缺乏对话和互动的机会,导致师生之间形成不易跨越的鸿沟。然而在网络圈层中,思政教育的交互性可以得到显著提升。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在圈层中拥有相对平等的节点地位,在获取、点评、分享信息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机会。网络圈层化下的思政教育不仅拓宽大学生视野、丰富其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共同成长。通过网络圈层化下的思政教育,师生关系更加平等开放,这种交互性提升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实时了解学生需求和反馈的途径,推动思政教育实现更好的效果。
3.愉悦性。当大学生沉浸在网络圈层时,他们体验到的是高度的愉悦和满足感。网络圈层所倡导的参与式互动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营造了融洽自在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让大学生感到放松和愉快,还使他们在互动过程中感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网络圈层中的讨论、分享和交流活动充满了乐趣和吸引力,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在这种圈层的理想氛围下,如果能够顺利推进思政教育,就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政教育内容巧妙地融入大学生感兴趣的讨论话题和互动活动中,可以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与传统的课堂教育相比,网络圈层中的思政教育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性,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相关问题。这种主动参与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教育内容,还能够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网络圈层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1.削弱思政教育的目标。一是碎片化特征弱化主流价值传播。网络圈层化天然带有碎片化特征,虽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多样的观点,但这些信息往往是零散的、片段化的,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建立在系统化和完整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思考才能被理解和吸收。二是负能量信息误导学生价值观。网络圈层内始终充斥着虚假或误导性信息,大学生因无法及时有效地辨识网络圈层的性质和本质,容易出现价值观偏差,从而影响自身主流价值观的形塑和内化。更为严重的是,圈层中产生的从众心理甚至容易在大学生中引起群体极化现象,加大舆情发生风险。三是亚文化现象与思政目标存在冲突。圈层化是相对典型的网络亚文化特征,亚文化包括对特定主体、特定兴趣的聚集和表达,但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偏执和排他性,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与传统的思政教育目标相悖。
2.挑战思政教师权威性。在信息爆炸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且便捷,海量的信息不断挑战着教师权威。同时个人涉足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受到自身兴趣牵引,伴随着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学生在网络圈层主导形成的“后真相时代”中,关注点十分狭隘,有时只能依靠“小圈子”中传播的情绪和立场来做主观判断。在这个价值观重塑的过程中,信息茧房形成孤岛效应,对圈外的人及事容忍度降低,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也会相应减少,甚至被切断,这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出现了交流鸿沟。思政工作者若想融入网络圈层,易遭大学生“原住民”的排斥,因此难以深入大学生自主建立的圈层,难以疏导圈层内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同样,现实世界中教育者难以精准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思政工作也很难做到走实走心,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被不断消解。
3.钝化大学生的认知力。一是泛娱乐化带来思维荒漠。泛娱乐化以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为核心,是“一种在理论上‘中心稀薄的’(thin-centered)社会思潮”。[3]网络圈层里一群群志同道合者在一起狂欢,易受“娱乐至死”文化的影响。若大学生一味追求娱乐和享受,会逐步丧失深层思考和分析能力。二是长时间沉溺影响学业。大学生一旦沉溺网络圈层,很难控制在圈时间,经常为此中断学习或影响睡眠。此外,学生进入特定网络圈层后,会通过沉迷和忠诚于圈层而获得快感,这种快感通常属于“即时满足”。与之相对应的“延迟满足”是指为获取更大的奖励,个体坚持目标行为而推迟即时性满足[4],“延迟满足”对取得学业和职场成功至关重要。而进入网络圈层立即享有“即时满足”,会使大学生对需要通过“延迟满足”才能获得成功的学习产生厌倦、丧失动力。三是信息茧房导致思维狭隘僵化。如果大学生循环接触单一同质的信息和文化,就会产生“回声室”效应,导致与之相异的信息被否认或无法被充分表达,容易造成大学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认知后果,不利于开放包容思维模式的培养。
三、应对之策:圈层共同体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网络圈层化的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圈层的独特优势,抓住契机,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困境。通过融入、参与、引领和塑造,构建起圈层共同体,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强其时代感和吸引力,推动其在新形势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和效果,真正实现教育内容的入眼入耳入心。
(一)主动融圈,注重价值引领
一是推动官方主动下沉。走近大学生、理解大学生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基础,思政工作者需要在认真倾听和平等交流的前提下真诚回应大学生的所思所需。高校官方应该及时进驻受大学生青睐的平台圈层,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关注怎样的信息、思想上有什么困惑、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等问题,才能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传达符合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特色亚文化鬼畜视频本身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反叛[5],而团中央化身B站UP主,非常擅长用鬼畜手法制作正能量视频,这种与官媒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感让大学生直呼过瘾且受益匪浅。因此,高校官方宣传要学会适应并使用网络语言,善用年轻化的图文符号来表达教育意图,比如设计学校IP形象、名师表情包等引发学生在圈层中进行分享和再创作,从而实现有趣有味的思政教育。二是倡导教师融入学生网络社交圈。教师应该主动融入大学生关注度高的网络圈层,对圈层内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有更全面多元化的认知。在网络圈层中,教师可以通过点赞让大学生获得认同感,通过评论留言启发大学生思考,通过建立网络社交互动拉近师生距离。对于圈层内存在的不良现象要及时进行思想引导,为网络空间的风清气正做出贡献。三是积极扶持IP教师。比如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变身知识区UP主,还可以把思政课堂直接搬进“直播间”,以优质的内容和更为亲切、接地气的方式融入圈层,推出更多赢得大学生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的网络传播内容,强化大学生对官方和教师的信任感与认同感。
(二)理性在圈,培养网络素养
一是引导大学生理性在圈。教育大学生全面客观看待网络圈层,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消费观、价值观等进入某个圈层后,要养成“取精华弃糟粕”的心态,拓宽视野,结交志友,形成自己的“正能量圈”。同时谨慎审视自己在圈层内的言行,理性分析他人言行,坚持独立自主的思考,减小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二是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增强其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在网络圈层内也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自觉主动接受正能量的信息。引导大学生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不被圈层内虚假信息和谣言所蒙蔽。引导大学生增强甄别负面信息的能力,面对复杂的圈层内信息时,不轻信不盲目跟风,能够保持正确的判断力。对于圈层内存在的不良现象要主动屏蔽举报,及时进行思想引导,共同打造清朗的网络圈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三是教育大学生科学管理在圈时间。设置合理的“在圈”时长,设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时间上限,避免沉迷于网络圈层而影响学业和生活。引导大学生有意识地选择在圈内容,避免沉迷于低质量、无意义的内容,而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多选择对自己有益的内容,且不要局限于某一类型,保持信息多样化,可以多关注有趣有意义的内容,也可以关注一些与自己专业或兴趣相关的内容。
(三)助生出圈,解构信息茧房
一是引导大学生养成开放包容的思维方式。引导大学生跳出圈层,多角度、多视角阅读和分析信息,包括主流观点、反面观点、专业观点等,建立全面深入的认识,避免认知的片面性,打破自我封闭的信息茧房和“回声室效应”。同时,还应教导大学生对不同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尊重和理解,培养包容心态,避免因偏见而限制思维和认知范围。二是建立结构化的信息获取方式。拓宽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跳出网络圈层的沉溺圈,倡导大学生从课堂和图书馆获取信息,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鼓励学生与专家学者、老师、同学交流互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打破信息茧房的局限性。通过教授信息检索和评估等方法,大学生能够自主地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和质量。三是发挥朋辈教育的功能。校园网络“大V”和学生意见领袖等在网络圈层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他们可以成为思政教育的引导者和重要传播者。动员、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内容贴近大学生的校园学习与课余生活,用身边事打动大学生,也可以是来自大学生同辈榜样的鼓舞力量。从圈层中来,到圈层外去,通过圈层优势引导大学生走出圈层,参与到有益的活动中。
(四)正向塑圈,赋能学生成长
一是塑造开放有序的圈层系统。可以根据组织归属建立各种圈层,如寝室群、班级群、专业群、团学群等,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建立各类兴趣群、打卡群等,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交流需求。同时,组建师生信息员和评论员队伍,建立预警反馈制度,及时截流负面信息,阻止负能量的传播。此外,还应常态化开展网络法律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将纪律教育和规则意识融入圈层思想政治教育中。二是塑造有趣有益的网络圈层。圈层除了是亚文化聚集地,也可以是爱国情怀的表达场所、民族文化的传承之地,国家形象的展示平台。坚持内容为王,确保内容的优质性和吸引力,充分利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善用巧用亚文化传播主流价值观,防止“假大空”的理论教育,让思政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可以通过融媒体中心、辅导员工作室等载体,师生共创具有时代气息和校园文化特色的短视频,让师生在自拍、自导、自演的过程中,共同成为正能量UP主,构建有校园本土文化气息的圈层。三是塑造圈层成长共同体。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打造圈层共同体,引导学生在网络与现实的交替互动中发掘内心需求,并积极选择融入优质圈层。如现在很多大学生喜欢国潮文化,网上有很多国风类的圈层,里面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和相关交流,这些活动如果在线下同步开展也极具感染力。宁波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面向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师生和留学生,定期开展文化寻踪、宁波帮精神探究、非遗技艺钻研、“讲好中国故事”演讲、“中医药文化”分享等活动,把历史、地理、手工、演讲、中医养生等不同的兴趣爱好者聚集发展为特色圈层,贯穿以共同的“中国红”文化建设主题,这就是运用圈层优势增强思政教育效能的例子,很好地促进了中外师生的交流互鉴,为国际化办学擦亮鲜明的“中国红”底色。
参考文献:
[1] 王谋寅,王耀国.网络圈层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应对之策[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2,8(6):51-58.
[2] 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4-8.
[3] 张恂,吕立志.祛魅与消解:网络泛娱乐主义的资本逻辑批判[J].思想教育研究,2020(6):72-76.
[4] 庞雪,吕厚超,华生旭.延迟满足:基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自我调节[J].心理科学,2014,37(1):78-82.
[5] 姜海.视觉价值的再生产:概略与迷狂:对“鬼畜”类视频的认知传播考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12):53-66,127.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