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英语群文阅读提升初中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探索

2024-12-05蒋春莲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4年11期

[摘 要]文章基于群文阅读的概念和特点对英语群文阅读在提升初中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作用进行探索,然后通过文献综述、教学实践案例,提出依托英语群文阅读提升初中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群文阅读;初中生;书面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33-0066-04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交流的重要工具受到了广泛关注。对初中生而言,书面表达能力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注重对词汇和语法的讲授,忽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联系。近年来,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在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展示出独特的优势。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群文阅读在提升初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中的作用,旨在为英语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与特点

群文阅读是指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或议题,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选择一组文章进行教学,开展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1]。这种阅读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关于特定主题的知识框架,理解不同作者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群文阅读的特点是具有主题性、多样性和互动性,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比较分析,并在群体讨论中深化理解。

二、英语群文阅读对提升初中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作用

第一,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多元化和集体性的阅读方式,不仅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能为提升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打下基础。通过共同探讨多样化的文本,学生在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得到语言输出的机会,这一过程对其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和多重作用。

第二,群文阅读涵盖多维度的内容,能为学生提供知识储备。这种知识储备是学生进行有效书面表达的基础。学生写作时如能够借鉴群文阅读中获得的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能使文章更加生动。

第三,群文阅读中的讨论和交流环节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意见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习倾听和接受他人的观点,还能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思想清晰地表达出来。这个环节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他们在书面表达时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第四,群文阅读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面对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文本,学生需发散思维,寻找新颖的角度来解读和创作。这种创造性思维在书面表达中尤为重要,能使学生写出的文章更具独特性和吸引力。

三、依托英语群文阅读提升初中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精心选择阅读材料,确保材料的适宜性和多样性

选择合适的英语群文阅读材料,不仅是提升学生阅读技能的关键,而且是激发他们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一环。如何在众多的文章中,精心选择出既有教育价值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材料,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首先,适宜性是选择阅读材料的首要标准,所选材料必须与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以及语言能力相匹配。例如,对初中生而言,过于复杂的句式结构和生僻词汇会形成阅读障碍,降低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因此,选择语言简洁、结构清晰、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文章,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与吸收。其次,选择多样性的材料是保持学生阅读新鲜感的关键。多样性的阅读材料能够涵盖不同的主题、体裁和文化背景,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故事类文章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信息类文章则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教师选用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材料,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地道的语言表达,还能让其在阅读中体验异国风情,培养国际视野。

教师选择阅读材料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题材广泛。从科普知识到历史故事,从名人传记到日常对话,丰富的题材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难度适中。材料的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让学生感到简单、无聊,又不能让他们感到沮丧、挫败。

3.文化内涵丰富。教师要选择文化内涵丰富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文化的差异。

4.更新及时。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引入一些与时俱进的话题和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实用性。

(二)设计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群文阅读不仅是积累语言知识的过程,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教师通过设计引导性问题,有效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使阅读活动变得丰富。那么,在初中英语群文阅读中应设计怎样的引导性问题呢?

1.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性问题应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文本,启发他们思考。

2.高质量的问题。高质量的引导性问题应该是开放式的,能够引发学生开放性思考,使学生给出开放性答案,而不是单一的答案。这样的问题能够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分享不同的观点。

3.能促进学生互动的问题。教师设计的引导性问题应该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4.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将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当学生发现阅读材料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关时,他们更愿意参与到讨论中来。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组关于文化差异的英语阅读材料,以下是一些供参考的引导性问题。

(1)字面理解层面:What are the main customs described in the text that might be different from our own culture?(文中描述了哪些可能与我们的文化不同的主要习俗?)

(2)推理判断层面:Why do you think the author mentioned these specific cultural differences?(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提到这些特定的文化差异?)

(3)批判性评价层面:What is your opinion on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你如何看待文化差异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4)联系生活实际: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a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How did you feel and resolve it? (你有没有经历过文化误解?你当时的感受如何,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5)发散思维提问:How might the world be if everyone could understand and respect cultural differences? (如果每个人都能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世界会变成怎样?)

设计引导性问题不仅需要教师对文本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有准确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在初中英语群文阅读中设计出既具有挑战性又能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打下基础。

(三)开展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确定合作目标。在开始阅读前,教师应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如比较不同作者的观点、找出文章的共同主题或分析信息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2.分配阅读材料。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为每个小组合理分配不同的文章,确保每个小组都有多种文本,以便他们进行比较。

3.设计互动活动。设计角色扮演、辩论会及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分享各自的理解和观点。

4.提供反馈机会。在小组讨论后,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其他小组和教师及时评价、反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5.鼓励反思和总结。在小组合作结束后,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团队合作中扮演什么角色、有哪些不足以及如何改进。

例如,笔者在开展环保主题“全球变暖”的群文阅读教学时,采用了如下的小组合作活动设计。

确定合作目标:让学生比较不同作者对全球变暖原因和解决方案的看法。

分配阅读材料:给每个小组分配三篇关于全球变暖的文章,每篇文章各有侧重点。

设计互动活动:让小组成员分角色阅读文章,然后在小组内举行辩论会,讨论全球变暖的争议点。

提供反馈机会:让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辩论结果,接受其他小组的成员的提问和教师的点评。

鼓励反思和总结:让每个学生写出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体会和收获,以及对全球变暖主题的新认识。

这样的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四)安排写作任务,让学生将阅读和讨论的内容转化为书面表达内容

1.确保写作任务与阅读材料紧密相关。写作任务应当基于阅读材料的内容,这样学生可以将在阅读材料后的思考和讨论自然地转化为书面表达内容。例如,阅读材料是一篇关于文化差异的文章,那么给学生安排的写作任务可以是写一篇关于民俗文化的文章。

2.提供明确的写作指导。给出清晰的写作框架,帮助学生聚焦主题、组织语言。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包括主题句和结论句的简单的文章结构模板。

3.分步骤指导写作过程。指导学生将写作任务分解为若干步骤,如构思、打草稿、修订和定稿。每个步骤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让他们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改进。

4.鼓励创意和个性化表达。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加入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仅仅复制文中的信息。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和个性化表达能力。

5.采用多样化的写作形式。除了写记叙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完成写信、写通知等不同的写作任务,使写作形式更加丰富。

例如,在进行前文提到的环保主题“全球变暖”的群文阅读教学后,笔者给学生安排了以下的写作任务。

(1)写作准备:讨论环保主题,列出关键词和想法(如污染、回收、节能等)。

(2)写作框架:提供简单的文章结构模板,包括主题句和结论句。

(3)初稿:写一篇简短的文章,提出一个环保问题,并提供一两个解决方案。

(4)同伴评审:相互阅读文章,提供反馈和建议。

(5)修订稿:根据反馈,修改自己的文章,增加细节,完善表达。

(6)最终稿:提交经过仔细修订的最终文章。

将写作任务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的输出活动,读写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能够加深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对主题的思考,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五)进行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1.反馈的及时性: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不久,教师应进行及时反馈,使学生能迅速回忆起自己的写作内容和思路,更好地理解反馈信息。

2.反馈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提供反馈,包括书面评论、口头评讲、一对一会谈等。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反馈方式,以便于学生理解反馈信息和改进自身不足。

3.反馈强调正面鼓励:在进行反馈时,教师应该先指出学生写作中的亮点,再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正面的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改进的动力。

4.反馈意见的具体化:教师的反馈应该具体明确,指出问题所在,并给予学生具体的改进建议。避免使用笼统的评语,如“写得好”或“需要改进”,而应指向具体的句子或段落,解释它们为什么有效或应该如何改进等。

5.鼓励自我修正,完成二次写作:教师除了提供反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修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检查拼写、语法错误及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等。

综上所述,开展初中生群文阅读活动不仅是一次阅读的盛宴,还是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全方位锻炼。它通过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促进思想交流、启发深度思考和激发创造力,有效地推动了学生书面表达技能的提升,帮助学生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依托群文阅读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提升初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通过群文阅读,学生不仅能够扩大词汇量,深化语法理解,还能够学会如何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将群文阅读和写作训练融合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而且是初中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兴勇.高中英语分级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1):55-59.

(责任编辑 黄 晓)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义务教育学业质量评价专项课题“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策略的实践研究”(2023ZJY42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