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琐事记叙指导例说

2024-12-05阎战友李彬蓉闫丽娟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4年11期

[摘 要]中学记叙文写作训练始终存在学生“没什么事可写”的问题,根源之一在于学生写作技法生疏。因此,学生宜汲取当代叙事理论的营养,强化技法练习。只要扎根日常生活的土壤,按开放感官、循序分步、摹细换位的路径训练,记叙文的世界就会和生活的世界一样精彩。

[关键词]记叙文;生活琐事;开放感官;循序分步;摹细换位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33-0051-04

部分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常说“没什么事可写”,这其实是说无大事可写,因为生活中并不缺乏平凡琐事,只是这些事在这些学生看来并不值得写,而且难写。虽说“生活处处有作文”“所有的生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都可以成为作文材料”[1],但学生若疏于观察、讷于表达,便易陷入大事无从写、琐事不会写的窘境。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初学绘画时,他的老师韦罗基奥叫他反复画鸡蛋,目的是训练他观察事物、把握形象并随心所欲地表现形象的能力[2]。记叙文写作也应如此,将日常生活琐事当作练笔的“蛋”,将生动具体地描述琐事作为基本起点。

怎样写生活琐事?大致有开放感官、循序分步、摹细换位三条路径。

一、开放感官

人通过感官与外界建立联系。眼、耳、鼻、舌、肤等感官分别对应的视、听、嗅、味、触等感觉是人的精神活动(情、思)的基础,有感而发是写作的基本特征。

比起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描写事物,其实应先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事物。换句话说,描写首先基于观察。用什么观察?感官。蒙台梭利说:“来自智力的东西没有一件不是来自感官。”[3] 故开放学生感官是记叙文写作训练的逻辑起点。

客观事物有多重属性,人通过感官反映和认知这些属性,形成感觉。一般而言,视觉感知形体大小、粗细、长短、厚薄、深浅、颜色,听觉感知声响高低、强弱,触觉感知材质轻重、软硬、冷热,嗅觉感知气味浓淡,味觉感知酸甜苦咸等。人依赖这些感觉信息的汇集与综合,引发联想和想象、情绪与情感、体验与思考。故记叙文写作训练必须引导学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构建自己独特的感觉世界,做到写人闻其声、睹其容、见其行,叙事临其境、感其情,状物写景绘声绘色、形象具体。如习作《停电了》(阎同学)。

夏夜,我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电视。风扇摇着头,窗外偶有一两声嘈杂。突然,啪的一声,我眼前一黑,风扇声没了,电视的响声没了,世界静得出奇。我眨巴眨巴眼睛,回过神来,是停电了!一时间,抱怨声、惊叫声、叹气声、叫骂声像逃难似的从窗外蜂拥而至,涌进我的耳朵。

隐约中我看见爸爸走来,他十分不快地说:“电脑又非正常关机了,怎么老是停电啊!”我站起身,小心翼翼地挪到窗边。窗外的东西模模糊糊的只剩下轮廓,残月挂天上,显得落寞。有人在家里点亮了烛光,像是黑色卡纸上有了红点,格外显眼。室内异常闷热,渐渐地,人们像蚂蚁搬家一样转移到了室外。凉亭里,石桌旁,大树下,空地上,随处可见。

我回过头,睁大眼睛努力想看清屋里,却只是徒劳。妈妈摸黑找来了蜡烛。很快,一片红光弥散开,室内多了一点淡淡的石蜡味。燃烧的火苗似一个舞蹈家,尽情地跳跃着。我看得出神。

啪的一声,眼前突然白光一闪,屋内顿时灯火通明——来电了,小小的烛光一下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我们的生活真离不开电。我琢磨着:古时的人是怎么熬过黑夜的啊?

显然,作者描绘了一幅能观可感的“夏夜停电图”,呈现了一个活生生的感觉世界。例文先从听觉(静、怨、叫、叹、骂)写起,接着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相结合(说、糊、光、红点、热、见、摸、石蜡味、看),再将听觉、视觉相结合(啪、白光),后将体验(离不开电、熬)、联想(古人)和思考(琢磨)相结合。若不开放感官就无从获取如此丰富的素材,就无法呈现如此生动的画面。可见,获取感官印象是写作记叙文的支点。

如何表述感官印象?作家们成功的经验是“展示而非讲述”。所谓“展示”是指用含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一种或多种感觉的具体名词来呈现,比如黑发、噪声、香水、酸梅、冷酒等;而“讲述”则常使用偏向精神概念的抽象名词,如责任、清醒、美丽、罪恶、愤怒、困惑等。“展示”往往有生动而具体的感官细节,而“讲述”则大多是抽象而理性的模糊概念[4],故美国作家罗恩·罗泽尔说“在进行感官描写时,尽量通过描写将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不是直接叙述”[5]。

二、循序分步

所谓循序分步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或逻辑)分步骤、分阶段叙述。

叙事理论认为,一件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就是一件可以用动词加以概括和说明的事[6]。例如,“老师上讲台”一事,可切分出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动作,包括推门、探头、扫视、迈步、站上讲台、放下书、擦黑板、找粉笔等,这每一个动作都可展开成一件小事。

不过,这一系列动作中,有些动作在整个行为过程中起着提供新选择或打开未定局面或决定事情进程的作用,属核心动作,如推门、迈步、站上讲台等;而其他动作是次要的、不影响事情进程、伴随核心动作出现的催化动作,如探头、放下书等。

由于任何事件都是在时间中发生的且无一例外地要在时间轴上体现出来,因此,时间就成了划分叙述阶段的基本依据,“老师上讲台”一事就可依据核心动作分为“推门—迈步—站上讲台”三个阶段。如习作《我的语文老师》(曾同学)。

语文老师是最早到教室候课的一位,他喜欢早早来观察我们下课吵闹的样子——他设了一个课间休息“声音洪亮榜”,评选闹声最大的冠军、亚军、季军。我曾“有幸”上“榜”,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这不,他又在透过教室门上那一片窄窄的玻璃往里瞧了。随后,门把手转动,门被轻轻推开。语文老师便站在了门口,遮住大片亮光。

他镇定地打量了一下教室,然后挺直身子迈步走向讲台。他走得慢而稳,且脚步轻,没声音;同学们总说他是在慢悠悠地“飘”,于是背地里叫他“飘飘”。但他踏上讲台的那一步总是重重的,空心的讲台也会因此发出砰的一声巨响。于是大家纷纷抬头张望,闹声小了。

他在讲桌前站定,从布袋里抽出红色的课本和一些白色的作业本放在桌上;回头望一眼墙上白色的方形钟,便离开讲台走近墙角的“宝座”——蓝色靠背椅。只见他将布袋挂在椅背的左侧后,便端正地坐在椅子上,眼睛躲在镜片后扫视着教室。大家一下子就安静了,唯恐上“榜”。

上课铃响了,他起身回到讲台。行礼后,一堂有趣的课又在他抑扬顿挫的声调中开始了。

不难看出,这篇短文抓住推门、迈步、上讲台、离开、端坐、起身等核心动作,按“在门口—上讲台—去‘宝座’—回讲台”分步叙述,思路清晰。

为何要分阶段?通过在时间上拉长过程,在空间上放大细节,实现确立框架、区分主次、分步细描的目的。可在不同阶段有选择地凸显不同细节,如老师推门时侧重写外貌,进门时侧重写姿态等;也可在不同阶段从不同角度描写,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三、摹细换位

摹细,是精细描摹以还原生活本真;换位,是变换角度以多方位呈现画面。写作时,学生往往能沿着一条较明晰的时间线进行纵向延伸的叙述,却难以在横向拓展的描写上开拓出多维空间,且虽对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知识很熟悉,但不能很好地运用。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易概括而不具体、空洞而不生动。如习作《遇见》(刘同学)。

一生中,我们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大大小小的事,它们总是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启示。而我却是在遇见了细小的火柴擦出的星星之火后,才懂得了更多。

记得那是一堂科学课。老师快步走上讲台:“同学们,一会儿要抽几个同学去做点燃酒精灯的实验。我先示范一遍,你们要认真看。”不一会儿,老师就示范完了,开始抽同学去做实验。我不以为然地想:全班这么多同学,肯定抽不到我。结果就是我!我极不情愿地拖着沉重的脚步与其他被抽中的同学向实验室走去。

实验开始后,我小心地掏出酒精灯,生怕碰坏了,再从火柴盒里拿出一根火柴,却迟迟不敢划。看着前面的同学一个接一个都划着了火柴,我心里不免更紧张了:这可是我第一次划火柴,要是划不着怎么办?犹豫良久,我硬着头皮把火柴头靠近火柴盒,努力回忆刚才老师示范时的动作,用力向前一划。

没着!真是“祸不单行”。我更紧张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完了,要是下一次也没着,那这次检查不就过不了关了吗?我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再次用力一划。火苗从火柴头迸了出来,好像小精灵在对着我眨眼睛!

遇见火柴,点燃了我心里科学的火苗;遇见火柴,浇灭了我的侥幸心理;遇见火柴,带给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

这篇记叙文虽过程清晰、首尾呼应、叙议结合,但只是过程、感受和体会的线性“讲述”,缺少对画面和情境的多维“展示”,既没有对人物的形貌、动作、神态、声音和物品的色彩、冷暖、软硬、声响、气味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各类细节进行形象的描述,又没有对实验前、中、后的场景与气氛等进行多方面的呈现。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展示”?有效的方法是提问,他问、自问皆可。如上例就可针对实验前、中、后的场景与气氛等,有侧重地提问。

①你(我)看见了什么——人物(如性别、外貌、神态、动作),场景(如画面、动静、活动、气氛),物品(如形状、大小、色彩)?

②你(我)听见了什么——语音(如说话内容、语速、语气,声音高低、强弱、缓急),声响(如赞美声、叹息声、议论声、脚步声、桌椅拖动声、物品取放声、火柴划擦声)?

③你(我)闻到了什么——气味(如火柴味、化学药品味)?

④你(我)摸到了什么——材质(如软硬、轻重、冷热、滑涩、干湿)?

⑤你(我)想到了什么——思绪(如古今中外、外表与内在、现象与本质)?

⑥你(我)体验到了什么——情绪(如喜、怒、哀、惊)?

除开放感官、循序分步外,还可应用摹细换位充分展示场景全貌,勾勒生动的立体画。如上例叙写“划火柴”,既可直接写火柴的形、色、声、态,又可写“我”思、“我”感,还可写在场人的评议,写事后老师的点评等。

再如“硬币落地”,这是生活中的偶发事件,速度快、时间短,但仍可根据情境切分出一系列动作,如取币、握捏、前递、松手、飞落、抓捞、扑空、落地、弹跳、滚圈、跟跑、夹出、擦拭、紧握等,并据此扩展成一连串的小事。其中,松手、落地、夹出是核心动作,决定着硬币的去向,构成事件的基本框架;而其余动作是催化动作,补充造成某种去向的缘由、状态及结果,丰富事件过程。故“硬币落地”便可划分为“在手上—落地上—回手上”三个阶段。如习作《几枚硬币掉落地上》[7]便写了一次坐公交车的真实经历。

公共汽车在站台停下,等着乘客上下车。我踏上车,裤兜里的硬币也随即响了几下,车子开始启动。我歪歪倒倒地扭到一个座位上,刚坐稳就看见售票员抓着扶手,慢慢地挪到我的面前。我斜着身子,耸起肩,手臂弯起,从裤兜里摸出了一把一毛的硬币,全部摊在手心,再慢慢地把硬币一枚一枚地往另一只手心送去。数完10枚,我把剩下的硬币放回口袋,就在这时,车子摇晃了一下,那些硬币就像调皮的三岁小孩不想回家一样,从手心欢快滑落。

我的心顿时空了,好像失去了什么重要朋友似的,带了些许失落感。那些硬币时而旋转,时而舒展,酷像几个没有训练好的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跃下,在空中不知道如何做动作,惊惶失措;又时而与旁边一起掉落的硬币相互碰撞在一起,发了“锵”“锵”的声音,之后在半空中分开,又开始重新加速下落。

我连忙伸手在空中乱抓了几把,可是没有像预想的那样顺利抓住。接着这些硬币又像落单的伞兵,随着公交车突如其来的急刹车,滚落到不同的地方,发出不同的声音。有的硬币跳到其他硬币的身上,又调皮地舞动了几下,发出“叮”“咚”“叮叮”的声音;有的硬币落到地面,在地上“嗡嗡”地翻转了几下;有的硬币在地上画起了圈,绕到我的脚下,又发出同样的声音。

我突然感到周围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我,我的脸上顿时飞出了几片红晕。我用最快的速度夹起那些硬币,生怕丢了面子一样。然后马上端坐,神经绷紧!

公交车上又恢复了平静!唉,悲催极了!

这篇短文生动活泼。作者用特写手法将一件瞬间发生的小事拉长、放大,使场景逼真,栩栩如生;按时间将“硬币落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在手上—落地上—回手上”,又将“落地上”阶段分为“数币—落币—抓币—拾币”四个环节,循序叙述;选用的动词、拟声词等生动传神;调动视觉、听觉,辅以联想、体验和多角度描摹,细腻丰富;从正面与侧面的角度,写出了对客观物象的观察和对主观情绪的体察,充实饱满。

其实,生活中原本就不缺少写作素材。只要转变只写大事的观念,将目光投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琐事,按开放感官、循序分步、摹细换位的路径训练,记叙文的世界定会与生活的世界一样精彩。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栋生.生活处处有作文[J].中学生百科,2022(29):30-31.

[2] 傅德岷.中外名作家写作格言与写作轶事[M].成都:巴蜀书社,2013.

[3] 李哥,凡鸿,帅凯晖.学前教育学[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4.

[4] 黄鑫.用写作重建自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114.

[5] 罗泽尔.这样写出好故事:描写与背景[M].杨梦媛,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

[6] 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 阎战友.语文教师用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