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运用实践研究
2024-12-05叶小龙
[摘 要]信息科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文章针对当前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存在的理论知识教授方式枯燥、实践操作简单重复等问题,提出运用游戏化教学的具体策略: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游戏;优化游戏化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价值;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信息科技;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33-0032-03
信息科技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信息科技课程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在教学创新方面。实际上,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包含大量理论知识,有些内容相对枯燥,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厌烦情绪。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并通过游戏化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信息科技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辨能力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游戏化教学能丰富原有的教学形式。传统的信息科技课堂基本采用“教师演示,学生重复”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有限的,且重复的操作也会降低学生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双减”政策的落实和信息科技教学的持续发展。
其次,游戏化教学有利于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融合。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科技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学生在系统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游戏化教学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又能促使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最后,游戏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游戏化教学能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运用信息科技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以此提升学生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此外,游戏化教学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运用,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让学生对学习信息科技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认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强,对知识吸收、技能掌握的效果更好。
二、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低,学习效率不高且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一个“帮助小兔子顺利回家”的游戏活动,以此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课堂变得轻松活跃。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幅“森林迷宫”的图片。在图片的上方是一只小兔子,下方是小兔子的家,在图片中小兔子总共有三条不同的回家路线,让学生根据图片对路线进行选择。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要通过选择来确定小兔子回家的最优路线。基于这一游戏情境,教师引入这节课的主题,即“学习利用分支结构编写游戏程序”,帮助学生认识到该游戏主要是利用分支结构编写而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结合个人的想法改变游戏的路线与结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了解和运用分支结构的有关知识。
一节好课不仅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取决于教师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其中课堂提问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要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探索的兴趣。比如,在“Flash引导层动画”的教学过程中,成功导入教学主题后,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巧妙地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层路线除了可以用铅笔画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得到?画出来的路线有什么特点?一个引导层下面可能有多个被引导层吗?”教师的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这样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展开学习。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有兴趣和勇气去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
(二)优化游戏化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价值
1.设计闯关类游戏活动
初中信息科技涉及大量抽象的理论知识,这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与理解难度。对此,教师可以设计闯关类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闯关答题的方式夯实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信息与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闯关类游戏活动,让学生在闯关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先把全体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闯关类游戏活动:游戏第一关设置为个人必答题,第二关为小组抢答题,第三关为集体共答题。这种闯关类游戏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2.设计操作类游戏活动
在传统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实操技能,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进行反复地练习。然而,这种训练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倦怠心理,影响学生对实操技能的掌握。对此,教师可以设计操作类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操技能。
例如,在“数据收集与编辑”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收集和编辑数据,教师可以设计操作类游戏活动。游戏流程分为两步:一是数据收集。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yes or no”的小游戏,基本规则是:一位学生走到讲台前进行提问,其他同学结合具体情况回答“yes”或“no”。提问的学生要结合个人观察对回答“yes”与“no”的学生数量进行估算。二是数据编辑练习。在学生轮流提问且完成数据收集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表格的方式整理和分析已经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实操训练的趣味性,消除学生对实操训练的厌烦心理,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练习中。
3.设计竞猜类游戏活动
初中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竞争意识。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竞猜类游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算法”的教学中,为了降低教学难度并帮助学生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竞猜类游戏活动:一个人带着一篮菜、一只羊与一只狼过河,但是河面上仅有一条船。在乘船的时候,这个人只能带一篮菜或一只动物,如果人在场,那么羊和狼可以平安相处;如果人不在场,那么羊会吃菜、狼会吃羊。请同学们根据上述题目设计一个方案,让这个人可以成功地将菜、狼与羊顺利地带到河对岸。这类游戏活动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提升信息科技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掌握信息科技的相关知识与技巧。
例如,在“网络文明与安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款以“网络文明与安全”为主题的互动游戏,将网络知识、安全准则和文明行为巧妙地融入游戏。在这款游戏中,学生化身网络探险家,通过完成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任务,逐步揭开网络世界的神秘面纱,深入了解其运作机制及潜在风险。教师可以设置互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向教师请教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并和教师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内置的即时反馈系统对学生的行为给予精准指导和及时评价,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的网络行为习惯。
在游戏化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与分享活动,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收获,探讨网络文明和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原则。在讨论与分享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好引导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角色,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注重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与其他组员共同分析、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合作意识。
例如,在“演示文稿的规划与制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科学地划分学习小组,组织开展“弘扬传统文化,诵读诗词歌赋”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演示文稿的设计方法与制作过程。该游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快问快答。教师给出诗词的上半句或者下半句,各小组进行抢答,将诗词补充完整。二是走进传统。教师为学生讲解诗词的常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三是结合主题设计演示文稿。各小组要以“诗词配画欣赏”为主题设计演示文稿,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例如,在教学“数据图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三组,让学生分别通过看文字、看表格、看图表来获取信息,并比较哪一组在一分钟时间内获取的信息最多。又如,在教学“认识Visual Basic”时,为了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使用Visual Basic编写的小程序,并让学生扮演小程序的设计师,设计一款小程序。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游戏不但能让学生有较好的课程体验,而且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和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使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师应将教学与游戏有效结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实现寓教于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朝综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吴爱萍.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研究与思考[J].学周刊,2024(3):68-70.
[2] 杨永祥.以信息技术助推游戏教学[J].小学科学,2024(2):106-108.
[3] 蒋雨恬.初中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法[J].文理导航(中旬),2023(9):22-24.
(责任编辑 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