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共同体•80后作家大系(诗歌卷)
2024-12-03
情感共同体·80后作家大系(诗歌卷)是对目前活跃在文坛的80后诗人创作的系统梳理,也是一次整体的阶段性总结,全面展示了他们的创作风貌与文学实绩。
80后的诗歌创作,既不急于标张自我文化身份的独异性,也不刻意强调与前代的继承性,在诗风上是相当“稳健”的一代。80后诗人的文化素养相对较高,表达个性各自有鲜明不同,他们的创作有着从容不迫的气度,或充满知性,或具有先锋气质。经历了世纪之交社会经济、文化思潮、价值取向的巨大转变,80后的创作表现得更加成熟、复杂和多样化。本书系全面呈现了80后诗人对诗歌的认知和理解,以及他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情感经历和价值观。
主编简介:
孟繁华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文学评论》编委等。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和评论工作。
张清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工作。
诗歌摘选
一想到你,天上的云就好看
五月,像一页书签般插入
我恰巧写到了生命最优美的一节
请你降临这本书中
快来做向导,为我解说风
娟丽的风,踏入刚出生的原野
我已走过四季
还从未张开白帆
许你这一页
山川与我一同敞开
——戴潍娜《盛开》(节选)
我渴望触摸到一些具体的事物,
一棵倾斜的白榆,木质碗柜,
自来水龙头,和母亲的微笑,甚至痛哭,
它们的存在让我澄清了这个世界。
傍晚的阳光另有身世,天空折叠自己,
就像这片土地有一个秘密的来源,
但我无法命名,有些词那么瘦弱,
甚至尚未出生。我说话,停顿在
一个虚无的词上,但它引不起我的恐惧。
——胡桑《惶然书》(节选)
十五岁离家求学时故乡的荒凉在身后
二十二岁回家省亲时故乡的荒凉在心里
我的成长是以故乡不变的容颜为代价
山峦固守故乡的本性,河流性情越来越温和
秋天的白头翁贴着汴河飞行
它们扮演故乡的老小孩,那么大年纪
还在故乡忙碌,看得出它们自得其乐
冬天的喜鹊略显沉默,但也恰到好处
我回家前她们向我的故乡报喜
说我喜极而泣,带回了刻骨铭心的感激
——李成恩《故乡》
在我的左边是一朵云
在我的右边是一条河
早晨,我们谈起了天气
和许多可爱的东西
我们总是坐在门口
从日出谈到日落
我们常常开心大笑
或者相对哭泣
从我们的声音里
飞出许多鱼儿和鸟儿
我们没有谈到的事物
在黑暗中静默着
——唐不遇《谣曲》(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