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提要
2024-11-29
“作家立场”栏目,步入耄耋之年的著名学者钱理群近年来“和生命抢时间”,频繁活跃于公众视野,在《探究“衰老”与“死亡”》中,他通过对自身变老的描述、阅读、思考和实践,直面衰老与死亡,从老年人的视角,提出与衰老、死亡共处的具体方法,这不仅于全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有助益,也让读者一窥钱老的生命观和哲学观。中国现代微观历史学开创者王笛,通过《从金台山、南少林到红花亭》一文,在各种材料中抽丝剥茧,探讨了附着于“天地会”的种种历史与传说。林遥在《翻译家金庸》中,深挖金庸作为翻译家的身份,梳理金庸的翻译与其武侠小说写作的内在联系。赵焰的《满船空载茶香归》关注中国“茶禅一味”的美学意境。“看世界”二人谈,马力、邓海南分别通过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王韬和自身的视角,俯瞰日本、北非、中东的历史与现实。
“民间语文”栏目,媒体人马珂亲历“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热潮,《闯海手记》记下了其在海南创业、办报的经历,见证了时代的起落与传奇。
“小说”栏目,朱山坡、冉正万、夏麦、苏宁、杨沁、晓苏、陶沙岸的小说,在各自的生活中发掘熟悉的题材,通过各具特色的叙事,拓展小说的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将小镇魔幻、日常反省、精神追求以及人性的暗面和救赎等,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散文”栏目,重李的《寺庙、疼痛及其他》和庞余亮的《1991年的夹克衫》着眼于个人体验,在回忆中打捞生活的细部,以小见大;李焕才的《新英湾》状写海南小镇的海洋意趣与时代变迁,南子的《最后的江格尔奇》讲述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奇,一南一北,纵览地大物博的中国孕育出的多样性文化。
“艺术”栏目,特别策划“时代与摄影”小辑,从中国和西方两个维度看时代与摄影的关系,孙慨在中国历史影像中提炼出中国形象和时代特征,唐棣则通过布列松和卡帕两位西方传奇摄影师的经历,再现历史上值得被记录的鲜活现场以及影响深远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