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作业为什么总是那么多?
2024-11-27俞正强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我们都希望小学生作业能少一点,成绩能好一点,这样,学生们就不会讨厌学习,心理健康就能得到保障。我想在这里讨论一下:小学生的作业为什么总是那么多?
作业满足了人们的哪些需要
作业总是多,一定是因为作业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满足了学校或家庭的需要。所以,我们思考作业的时候,不妨分析一下,作业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满足感。
一是作业总是与考试分数相连,满足了人们对提高考试分数的需求。不论是什么类型的题目,做过,总是有希望能考出来的。题目做得越多,通过考试或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概率自然会增加。
二是作业具有教学的反馈功能。这可能是作业最本真的功能了。我们教学的效果如何,通过作业来反馈、来改善、来调整并展开后续的教学。
三是作业具有效果的强化功能。当学习内容生涩学生无法明白,或教学不当学生理解不透时,用作业来强化,便是很自然的选择。
四是作业具有时间的填充功能。当一位教师匆匆忙忙走进课堂,或者因为备课不充分,课讲完了却没到下课时间,或者下课时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没事可干事时,作业便成了最好的选择,它填充了所有的时间。
五是作业具有心理的安慰功能。每当考试临近,或者达标检测到来之时,因为心里没底,缺乏自信,于是,尽可能地做作业,以安慰教师或父母不踏实的心。只要孩子在做作业,成人的心便踏实了。
六是作业具有对错误的惩戒功能。我们在学生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或者表现不佳的时候,给学生布置作业,或者多布置一些作业,以示惩戒。与此相反,当学生表现令人满意时,经常会免予作业,这种奖励,其实是免予惩戒。
七是作业具有对优秀的表扬功能。与表现不佳给予惩罚不同,教师也会因为学生表现优异而布置一些更具挑战性的作业,令学生获得成就感或优越感。
八是作业对教师工作具有表现功能。这种功能是成人因为各自需要,将学生视为工具的结果,比如珠心算的表演,比如背唐诗的表演。这些作业,不是学生本身学业发展所需要的,而是教师、家长的需要,学生成为配角,展现成人的所谓教学成果。
九是作业具有经济功能。学校每年都会给学生发一些作业本、练习册。有些学校会从各种渠道给学生配备作业本,这些作业本的背后,也许就有经济利益的产生。
……
粗粗梳理,发现作业的作用真是巨大。有这么多的功能,每一种功能都会迎来一定的作业量,具体到实际的学生身上,可能这些需求不会全碰上,但碰上其中的几种是十分正常的。每一种需求,都会形成学生作业的现实,只要这些需求存在,学生的作业便减不下来。
减少作业的困难在哪里
学生是我们的未来。目前,仍有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学生做不完作业的情况也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全社会减少学生作业的动力是真实的。
还有一个真实存在的情况是:的确有教师留的作业是不多的,成绩是优秀的。但这种情况是个例,即专业者的教学事实上是不多的。大家更相信那是偶然。
我们的教育系统其实需要一个袁隆平,把那颗真实存在的属于个例的“野株”,与普遍的稻株结合,形成一颗杂交水稻,来提高产量,从而降低单位产量的劳作水平。
目前的情况是,如果作业减少了,往往就减少了考试分数。大家具有强烈的减少作业的动机是因为不忍孩子如此辛苦;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增加作业的动机,因为要“吃饭”。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出现一个“袁隆平”,提高作业效率。
为此,我们需要做好两个改善。
一方面,我们要改善对作业归因的认识。很多人认为,作业负担重是因为有考试。这样的认识会使得减少作业成为不可能,因为考试不可能取消,试题的创新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刷题类型。
录取率的提高也不会减少刷题的冲动。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十个人中录取一人,估计后五位基本就不刷题了;但如果录取五人,刷题的人数可能会增加到九人。试题难度的增加与下降,同样不会减少作业。况且,目前的小学不存在升学录取的问题。所以,对我们从事小学教学的人员而言,不要把作业多归结为考试。在我们的认识上,一定要相信,有一种专业的教学,是可以不用做很多作业,同时成绩也是好的。
另一方面,我们要改善作业管理的方法。国家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在减少或推动减少学生作业这件事上投入的力气与成本不小,但成果却不尽如人意。其中的原因很多,有一点是我们的管理方法过于简单。我们以各种方式规定、限制教师布置的作业,包括限制考试、限制分数。但人人都明白,学生离不开考试、离不开分数。我们一定要明白,教师的教学行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备课、上课、作业。学生的成绩对应着教师备课、上课、作业三部分。在这三部分中,备不好课便上不好课,上不好课自然做不好作业,做不好作业自然要订正很多、重复很多。
减少作业的主要路径有哪些
“双减”意见明确要求,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我们对作业的作用以及当下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后,减少作业的路径便可以作如下思考。
一是提高教师与父母的道德素养与心理素养,减少填充性与惩罚性作业。
一方面,减少源于教师的填充性与惩罚性作业。教师的惩罚性作业属于由于学生教师滥用威严的行为。这种惩罚性作业多带有情绪特质。教师的填充性作业可能是因为教师没有将上课作为正业,一有别的事情,就把主要精力放到其他地方,而上课则成了应付,作业变成了应付的材料。这些填充性与惩罚性的作业,教师往往没有很好地试做过;这些作业是否合适,教师也不大会理会,经常是拿到什么做什么,比较随意。
另一方面,减少来自父母的填充性与惩罚性作业。这些父母大多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又不大懂教育,却喜欢卖弄自己懂教育。若遇孩子成绩不佳,不是帮助分析原因,而是去买一本练习册,逼着孩子做;或者嫌管孩子太烦,就把孩子送进学习班,落得耳根清净。而自己耳根清净的代价,是孩子又多了一些作业。
减轻与减少这类作业,便只有提高教师与父母的道德修养与心理素养了。虽然我们没有研究过这类作业的占比,但值得肯定的是,这类作业对孩子形成的重量感是最大的。
二是改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办法,减少表示功能与获分功能的作业。
考试是学校进行教学评估的主要办法。在很多学校,每当临近考试,学生的作业便会增加,从平时的“刷题”到考前的“狂刷”,学生的负担便特别重。
究其原因,是教师希望自己班里的学生分数考高一点。这样就带来教师“多做总比少做好”的心理。题目做得多,题型做得多,考试遇到熟题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所谓“撒大网,网小鱼”。况且,边上的班级好像也在“狂刷”,于是,心理焦虑带来“刷题”冲动,认为题目刷得越多,分数越高。
表示功能的作业,主要是基于教师“做总比不做好”的心理,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办,只知道考试来临,于是尽量做,表示自己在努力,安慰自己,安慰家长,反正自己在努力了。
改善这类作业的钥匙在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上。首先,我们要承认分数的重要性,因为重要,所以考试的组织与赋分要正规严谨。其次,我们要强调小学生与初中生的区别:初中生因为要中考,自然要看重分数;小学生没有升学考试,小学毕业的最终成绩不具有选拔性,因此,我们对教师的考试成绩,在评价上设有保底成绩与限高成绩,即教师所执教班级的考试成绩,只要在保底线与限高线之间,便是优秀。这样,将教师从分数越高越好的思维框中拉出来,教师们“狂刷”的冲动就会减少,表示功能的作业也有了减少的可能。
三是培养教师成为教学专业者,减少强化功能的作业。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关于学习的话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这些话语的存在,使得在我们的学习中,大量重复性作业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在缺乏教师的情况下,一个学习者最有希望的信念,而且,“义”在熟读百遍乃至千遍后的确是可以“自现”,或部分“自现”的。但如果有教师的引领、点拨,也许不用百遍,其义便能明了,且明了的“义”更具质量,这便是教师的意义。
如果有了教师,却依然让学生熟读百遍,乃至千遍,这位教师的专业性便值得怀疑了。
举个例子,教授“面积的认识”,非专业者的教学基本是这样的:
定义: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面积。
理解:摸一摸物体表面,描一描封闭图形。
判断:所以说谁的面积比较大。
专业者的教学基本是这样的:
对象化:面在哪里?
特征化:面在体上,撕不下来;面画下来,是各样的图形;面有平的,有凹凸的。
属性化:面无轻重、面不论长短、面只论大小。
结论:面的大小叫面积。
专业者与非专业者的差别在哪里呢?专业者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面积的认识—面的大小叫面积。认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象化,将认识的对象从背景中凸显出来。只有将认识对象从背景中凸显出来,认识才能发生。第二阶段是特征化,把握对象特征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第三阶段是属性化,属性的认识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非专业者则监督学生记住了一个面积的定义: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面积。通过摸一摸、描一描的方式帮助记忆。
在专业者的引领下,学生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且形成一个认识。这个认识是自己形成的,就不用去读、去背了。在非专业者的引领下,学生有了一个知识。这个知识是书本上写的,自己要记住,就要去读、去背。读与背的东西容易遗忘,于是就要强化。因为重复是记忆之母,于是,强化功能的作业便理所当然地占据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试想一下,一位企业员工,他会不会教孩子关于面积的知识呢?肯定会。那么,他会怎么教呢?他一定会以非专业者的教学流程教。如果我们教师的教学流程与企业员工的教学流程一样,说明我们是不专业的。这便是学生作业多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因为教师教学不专业,便只好通过作业量的堆积,来达成学生的“肢体记忆”。也因为学生接受的是来自书本的“知识”,而非自己思考得的“认识”,这样,便需要通过各种题型的训练帮助学生应对各种考题。如果这个知识点,有学生的认识支撑,那么,这个知识点便是“活”的,活的知识便不用尽量多的题型支撑,这样,“刷题”或“狂刷题”的动力便会减少。
所以,在减少学生作业量这件事上,我们一定要相信专业的力量,我们应该用行政的力量,细腻而深远地促进或改善教师的专业水平,相信减少作业的根本在于教师要把课上对,让教师成为一个教学专业者。并从这个角度出发倒推师范的教师培养,改善教育管理者的教师管理办法,久久为功,一任接一任,终究会在作业管理上见成效。
这是一件大事,为大于细,细在每一位教师上对每一节课。
(作者系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