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科研应转向做“有趣”的研究
2024-11-27吕增锋李云麟
【摘 要】 当前教师参与科研的意愿不足,脱离实际教学的“真问题”、盲目追逐教育“热点”以及科研过程中的功利心态使得科研活动更被视为一种额外的负担。鼓励教师走出教室,将科研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寓研于乐,学创结合,跨界迁移,并挖掘本土特色,从而找到有趣的研究主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广泛的参与群体、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和进行精彩的成果展示等研究策略,让教师在科研中找到乐趣,缓解职业压力,双眼再次焕发光彩。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教育科研 职业倦怠
早在20世纪60年代,斯腾豪斯和苏霍姆林斯基就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点,他们认为教师应该深入参与教育研究,通过实践来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2019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也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提升自身科研意识和能力。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具备持续研究和反思自己教学实践的能力。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是变革性的教学实践,是在改善教学品质的过程中,积累智慧、形成研究的过程[1]。它是中小学教师发展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但时至今日,中小学教师主动参与科研的意愿还是不足,以北京市为例,对161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只有11.3%的教师主持过区级及以上课题[2],教育发达地区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可想而知。不仅如此,教师参与科研的功利色彩浓厚,很多是为了评职称、岗位聘任、绩效分配等,而并非真正热爱科研,“自从申报了课题就后悔”“课题研究就是一种折磨”“做课题都是被逼的”等抱怨之声也是不绝于耳。中小学教师的科研之所以面临这样的困境,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选择做“有趣”的研究。
一、中小学教师的科研为何陷入“无趣”
1. 脱离“真问题”,科研变成“负担”
教师参与科研的目的就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所谓“真问题”,就是课程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来自教育教学实践的那些真实困扰教育教学的难点与痛点,且具有切实可操作性。比如,科学类课程(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地理)科目多、课时多,教学要求偏高,学科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课程内容脱离生活和生产实际等问题;乡村小规模学校受到地域、资源等因素影响,在教师成长、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学校发展等方面产生诸多困境的问题[3]。因此,“真问题”要从课程、课堂、学生与管理中去寻找。
然而,一些教师在选题时脱离这些“真问题”,转而追逐那些“时髦”的研究主题。例如,一些硬件条件不好的学校的教师选择“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等脱离学校客观实际的主题;还有一些中小学教师选择“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评价素养”等通常适合大学教师研究的问题;更有一些教师没有问题“编造”问题,比如,“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研究”,实际上,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已经是这所学校比较成熟的研究,出了很多成果,做缺乏创新性的研究实则没有必要,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脱离“真问题”的研究不仅无法取得预期的成果,反而还会造成教学和研究“两张皮”,即教学是一回事,研究又是另一回事,从而导致科研变成了一种额外的“负担”。
2. 跟风教育“热点”,科研变成“赶潮流”
前瞻性是科研选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即要对其研究前景进行预判,选择那些将来有可能成为主流、前沿的选题。不可否认,紧跟教育“热点”是确保科研前瞻性的重要途径,但不少中小学教师却忽视本校的实际问题,而一味跟风教育“热点”。例如,笔者通过查阅浙江省2022年和2023年的教研课题立项目录,发现其中关于“单元教学”的课题占比分别为11.6%与11.1%;与“项目化”有关课题占比分别为10.7%与6.8%;与“作业”有关的课题占比分别为13.3%与9.1%。“单元教学”“项目化”“作业”恰恰是近几年教育领域的“热点”,扎堆 “热点”不仅导致研究同质化,缺乏创新性,而且还容易滋生“赶潮流”的浮躁之风。
3. 渴望走“捷径”,科研变成“名利场”
一个好的研究成果必须是“做出来”的。这里的“做”,是指教学实践,即科研要通过实践来达成研究目标。但不少教师将科研视为一种获取名利的手段,他们渴望走“捷径”,却忽视了研究需要不断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比如,有的教师课题立项后,没有去思考怎么把课题付诸实践,而是把心思放在“怎么把课题报告写出来”“如何通过文本的杜撰获取好的奖项”“如何打通人脉关系”上,这种以追求名利为目的的科研行为,不仅违背了科研的初衷,也损害了教育科研的质量和声誉,更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何为“有趣”的研究
“有趣”通常与个体的内在动机和情感体验相关。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有趣”是一种高度主观的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价值观和生活经验,因此同一个事物对不同的人来说,有趣程度可能截然不同。一个人觉得有趣的事情,另一个人却可能觉得乏味,这种主观体验是个人内在心理状态的反映。然而,在社会和文化层面,“有趣”也可以有一些“公认”的客观标准。例如,某些普遍认可的幽默形式、引人入胜的故事、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等,往往能够在广泛人群中引起共鸣,被认为“有趣”。
基于上述分析,所谓“有趣”的研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趣味性”,比如,有趣的实验、调查或创意活动等;“新颖性”,即探索未知领域或提出新的视角和方法,满足人类天生具有的好奇心;“创造性”,即在研究设计、方法或理论上具有创新性,提供与众不同的实践体验;“跨学科”,即融合多学科知识与方法,不同领域理论的交汇碰撞催生具有创意的解决方案;“互动性”,即研究过程融合参与、反馈、社交、创造、个性化、情感和挑战等多种互动元素,提供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的体验。
三、如何找到“有趣”的研究主题
有趣的研究主题首先肯定是“真问题”,但又不失新颖性,且能够提供新的问题解决的视角,让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知识,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要找到这样的主题,教师需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够关注到学生的需求和教育实践中的难点、痛点,同时,对新思想、新方法保持开放态度,愿意尝试不同的教学策略和研究方法,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或方法应用到教育研究中。下面笔者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在2024年浙江省教研课题和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立项的课题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1. 走出教室
中小学教师教科研有别于具体知识学习,这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因此,走出教室,从学校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走入社区,融入社会,拓宽视野,是中小学教科研的应有之义。它将科研活动从封闭的教室环境带入广阔的现实世界,不仅可以直接观察、实验和验证,而且还可以和不同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合作,这种多元互动能增加科研的趣味性。例如,“服务即学习:‘渔港小先生’行动的实践研究”(2024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将志愿服务和课程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学校、社区的真实情境中,应用所学的技能与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计划性的服务活动与结构化的反思过程中获得新的学习与发展,从而形成“在学习中服务,在服务中学习”这种既有社会意义又不乏趣味的实践新样态。
2. 寓研于乐
皮亚杰倡导在玩耍中让孩童进行学习,认为在学习中加入玩耍便于孩童学习。柏拉图也认为“初期的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4]。寓教于乐策略通过增强学习活动的吸引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然而,其实施过程亦遭遇挑战,包括创新教学活动的设计、学习成效的评估难题,以及对教育资源和教师专业能力的高标准需求。因此,探索如何优化“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模式,即“寓研于乐”,是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主题。例如,“玩转词块:初中英语4A进阶学习样态的构建”(2024年浙江省教研立项课题),本研究针对“词块”记忆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玩转词块”的概念,即让学生在闯关游戏、金牌讲师、语篇创编、情境演绎等有趣的活动中依次经历辨认词块(acquire)、识记词块(analyze)、拓充词块(amplify)以及演绎词块(act)的进阶过程。
3. 学创结合
学创结合通过将学习与创新紧密相连,不仅使科研活动本身变得吸引人,而且使科研工作充满活力和创生性。例如,“基于创客教育的高中生物实验融合学习的实践研究”(2024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针对传统的实验教学缺乏知识整体性和逻辑连贯性,课时孤立、内容单一的弊端,把“创客教育”的理念应用到“实验教学”中,使学生“边学边创”,既有趣又有成就感。
4. 跨界迁移
跨界迁移打破了不同领域的界限,促进了知识方法的交流与融合,教师可以在不同学科的碰撞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创造出独特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科研的创新和发展,并且这种跨界的探索过程本身也充满了挑战和乐趣。例如,“剧本杀:高中生物沉浸式学习场景构建的实践研究”(2024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本研究把“剧本杀”这款推理社交游戏中的花式玩法—如信息获取、心理博弈、交流辩论等—直接迁移运用到“沉浸式学习场景”的构建上,为学生营造真实学习情境,以增加课堂体验感、参与度。
5. 本土特色
本土特色赋予教师科研独特的文化和地理背景,使研究更贴近地方实际,在解决地域性问题的同时促使文化传承与创新,增强科研的社会和文化价值。例如,“校园走书:在传唱乡音中浸润曲韵文化的实践”(2024年浙江省教研立项课题),本研究通过对本土的“象山走书”进行艺术形式的衍生和艺术精华的转嫁,糅合戏曲台步、本土方言、普通话,经过戏剧化构思和综合化呈现,产生了“校园走书”这种新型的表演形式,从而实现以乡音浸润师生、以曲韵浸润校园的美好愿景。
四、如何让研究过程充满乐趣
1. 广泛的参与群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传统上,教师可能被看作单打独斗的“独行侠”,独自承担科研的重担,但这种模式限制了创新和资源的共享。现代科研越来越强调跨学科合作,正如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所言“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学习共同体”[5],中小学教师需要构建多类型的共同体来实现“有趣”的研究。首先,在校内组建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师研究小组,专注于本学科的教学与学术问题。其次,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团队,以解决更为广泛的教育议题。再次,与校外其他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优质学校之间的联盟或优质学校与需要帮助的学校之间的互助,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进一步地,中小学教师可以与区域教育研究部门、高等教育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联合研究网络,利用专家学者的指导来提升研究质量和产出成果。最后,根据研究的具体需求,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研究,以加强家校联系,共同促进教育发展[6]。
广泛的参与为研究注入了多元的视角与活力,这就是俗话说的“人多热闹”。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不仅能够促进知识的交流和智慧的碰撞,还能够激发新的思考和创意。这种无间的合作,让每个人都能在贡献自己的同时,从他人那里获得启发和成长。这样的研究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一种互动的、共创的过程,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乐趣和价值。
2. 丰富的实践活动:乐在其中,探索无限
丰富的实践活动是科研不可或缺的基石。在实践中不断试错和创新,从而获得深刻的见解和突破性的发现,这种由行动引导的研究,让科研充满生机和趣味,正如伊萨克·狄斯里犁曾说:“行动不一定每次都带来幸运,但坐而不行,一定无任何幸运可言。”[7]教师科研的落脚点是课堂,课堂就是科研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中的科研实践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常规的教学活动,还可以是其他更加丰富有趣的形式。比如,情景剧表演、科学实验、辩论赛、创意工作坊、互动游戏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使课堂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
科研实践活动更应该从学校走向大自然,走入社区,融入社会。例如,开展田野调查,收集一手数据,了解社会现象和自然生态;参与社区服务项目,如教育支持、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同时研究这些服务对社区发展的影响;与当地企业或行业合作,进行工作坊、实习或研究项目,探索学术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组织学生参与文化探索活动,如访问历史遗迹、博物馆、艺术展览,增进对文化遗产的认识;鼓励学生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和决策过程,如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培养公民责任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与其他国家的学生和教师合作,研究全球性问题,增进国际理解。在课外广阔的空间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实践活动,这样的科研怎么会不有趣?
3. 精彩的成果展示:乐此不疲,共赏其成
成果展示是教师科研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不仅是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的桥梁,也是学术认可与教育启发的重要途径。课题成果推广会作为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学术活动,是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媒介。在推广会上,教师可通过主题报告、案例分析、实践演示等形式,深入阐述其研究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例如,2024年上半年,象山县举行了“全学科阅读”课题成果推广会,其中包括经典诵读、戏剧表演、角色扮演、美术创作、科学探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学生、教师、家长和企业代表等多方参与,为科研成果的进一步应用与推广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了知识的共享与思想的碰撞,加速了科研成果向教育实践的转化。
线上展示以其高度的可访问性、互动性和多媒体集成能力,正重塑学术分享的格局。比如,微信公众号成为科研成果展示应用最为广泛的线上平台,其以低门槛、高互动性和广泛的用户覆盖的独特优势,为学术成果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此外,线上的短视频平台也能提供展示科研特色与创新思维的空间。例如,一个关于“老城文化项目化学习”的课题,录制了很多学生用英语现场介绍老城文化的短视频,并且配上背景音乐,成为当地文旅宣传的一张名片。VR、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成果展示“如虎添翼”,比如,一个关于“校家社合作育人”的课题,利用VR技术建立了家庭教育博物馆,为参观者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场景,吸引了广泛的受众参与其中。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教师面临着多方面的职业压力,这些压力往往源自教育体系的高要求、学生多样性的挑战、家长期望的增加以及社会对教育质量的不断追求。教师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应对课程改革、教育技术更新等变化,同时还需处理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心理辅导等问题。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导致教师感到身心疲惫,难以在工作中保持持续的热情和活力,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让双眼“黯淡无光”。d22358c2e15a950c25122c7afac326a05e042280f4a3072289f936533d9b1f88如何让教师的双眼再次焕发光彩?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8]笔者认为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研究”应该是“有趣”的研究,如果是“无趣”的研究,只会徒增烦恼和压力,只有进行有趣且富有创造性的研究,才能够激发教师的内在热情和好奇心,使他们在探索知识的旅途中不断发现新奇和乐趣。这种积极的学术追求不仅能够缓解职业压力,还能让教师的双眼因对新知的渴望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而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李臣之.教师做科研——过程、方法与保障[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78.
[2] 赵新亮,郑浩.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教师,2022(6):76-81.
[3] 言宏.发现真问题,做出好成果[N].浙江教育报,2022-01-14(5).
[4] 祝克懿.当代修辞学的阐释与建构 “望道修辞学论坛”论文集萃 第5辑[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174.
[5] 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 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65.
[6] 吴立宝,张永健.中小学教师教科研困境及其实践转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8(1):92-97.
[7] 郭东斌.格言大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920.
[8]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94.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
责任编辑:孙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