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阅读活动:瞧,这里有一只大熊
2024-11-23黄志敏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动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不仅喜欢近距离观察并接触动物,还喜欢模仿不同动物的声音和形态。绘本 《瞧,这里有一只大熊》通过巧妙的设计,与小读者产生了一系列有趣且富有想象空间的互动。书中出现了不同的生活动作“爬”“挠”“摸”“挥手”等,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联系紧密。我们以此为素材设计了本次阅读活动,通过集体阅读的方式,鼓励幼儿与故事中的大熊互动,如“挥手和他打个招呼,他就不害怕了”“挠挠大脚丫帮他爬出来”“摸摸他的肚皮安慰一下他”等系列动作,充分调动幼儿的经验和想象,让幼儿在游戏式的阅读体验中萌发对绘本阅读的兴趣,进而体验绘本阅读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大胆猜测故事内容,感受大熊的有趣生活。
2.初步理解“爬”“挠”“摸”等动词的意思,并尝试用动作表现出来。
3.在和大熊的互动中体验绘本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瞧,这里有一只大熊》PPT,大熊的头饰,活动室内提供树林的情境,打呼的音频。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结合音频猜测故事角色
教师播放打呼的音频、绘本第2~3页PPT,请幼儿轻轻走进活动室。
师:你们听,是谁的打呼声?
师:原来是一只大熊,早就该起床了,可他还在呼呼大睡,我们一起拍拍手把大熊喊醒吧。
师幼边拍手边喊:大熊、大熊快醒醒吧。
【说明】通过大熊的打呼声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对绘本的兴趣。
二、集体欣赏绘本,了解故事情节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播放绘本第4~5页PPT。
师:哎呀,大熊睁开眼睛了,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师:大熊在想什么呢?
师:挥挥手和他打个招呼,这样他就不会害怕了。
师幼边打招呼边说:大熊你好。
教师播放绘本第6~7页PPT。
师:你们瞧,大熊遇到了什么事情?你有什么办法能帮帮大熊呢?
师:挠挠他的大脚丫试一试,大熊爬出来了。
教师播放绘本第8~15页PPT。
师:又发生了什么事?摸摸肚皮安慰一下大熊。该吃饭啦!可大熊不见了,他跑到哪里去了呢?用你的手指点一点,把他找出来。
师:他到了蜜蜂丛中,一不小心被蜜蜂蜇了,大熊疼得流下了眼泪,我们一起对着他的鼻子吹一吹,他就没那么疼了。
教师播放绘本第16~20页PPT。
师:天黑了,大熊看上去有点累了,你呢?快和他一起打个大大的哈欠吧。跟他击个掌说再见,再挠挠他的大脚丫,帮他顺利爬回去吧。不过这次要轻轻地挠哦。
【说明】共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读书的基本方法:一页一页地看,初步看懂单幅图书的主要内容。鼓励幼儿用口头语言将绘本的主要内容说出来。翻页时,教师不要着急直接讲述页面内容,而应给予幼儿观察画面的时间,用提问来激发幼儿对画面的观察与想象。
2.结合动作“爬”“挠”“摸”等动词,学说画面内容。
师:故事中用了什么办法让大熊从洞里爬出来的?谁愿意挠一挠大熊的大脚?谁愿意来做卡在洞里的大熊?
教师请幼儿戴好大熊的头饰,在事先布置好的树林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
师:可怜的大熊摔了个大跟头,我们可以怎么帮助他?
教师请幼儿用抱抱或摸摸肚皮的方式安慰大熊。
【说明】教师可引导幼儿通过语言、动作等来表达自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当幼儿有多种帮助大熊的方式,如抱一抱、亲一亲、拉拉手等时,教师应支持幼儿的自主表达,鼓励幼儿用动作来演示自己会怎么帮助大熊。
三、完整阅读绘本,自由表演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绘本,过程中,鼓励幼儿结合画面大胆讲述故事情节,边讲述边做相应动作,感受大熊从睡醒到出来活动、最后回去休息的过程。
【说明】通过师幼共读、共演的情境式阅读,引导幼儿完整欣赏画面、理解故事情节,进而激发幼儿爱护动物、关爱他人的情感。
活动延伸
表演区:投放绘本《瞧,这里有一只大熊》、动物头饰、动物服饰,供幼儿继续阅读、讲述、表演。
领域渗透:美工区引导幼儿模仿绘本创编,画完后将自己创编的内容说给伙伴听一听。
亲子活动:幼儿与家人分享故事、共演故事,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
*本活动所用素材选自《东方娃娃》(婴儿版·东方宝宝)2024 年第 10期《瞧,这里有一只大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