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积极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品格教育
2024-11-23沈静艳
幼儿阶段是良好的个性品质、学习习惯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正面管教理念的核心是不惩罚也不骄纵,借助和善而坚定的话语、积极的“暂停”、启发式谈话和有效的鼓励,支持幼儿自我价值感的体验、社会能力的培养、责任感的提升、个性品质的养成。本文将以当前幼儿园积极品格涵养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借助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从教育环境、课程体系、实施载体、评价嵌入四个角度入手,维稳度、筑高度、拓宽度、提温度,关注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等的养成,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和价值归属感,让每一株花朵都能绚烂绽放。
一、幼儿品格培养中的“三强三弱”
1.强“师 ”弱“幼 ”:教师观念偏差致幼儿主体地位缺失
在现阶段实施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占据主体性地位,教育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实施的方法以及评价环节基本由教师决定。教师片面地认为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既没有决策的能力也没有决策的必要,因此多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将所谓的品格教育内容传递给幼儿,幼儿片面地接受后并没有真正内化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2.强“堵 ”弱“疏 ”:教学体系单薄致幼儿关键经验割裂
现阶段幼儿园开展的品格教育活动都是点状的。当幼儿在某方面出现问题之后,教师往往采取“堵 ”的方式临时治理,开展单一的活动来应对,问题虽然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疏通。久而久之,幼儿品格教育就会零散地存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中,缺乏系统完整的教育体系支撑。
3.强“抓 ”弱“放 ”:教育手段单一致幼儿品格教育成果甚微
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大多数教师在“抓 ”和“放 ”之间很难找到平衡点。有的教师在品格培养中过于严厉、惯用惩罚,让幼儿产生了愤恨、报复、反叛、退缩的负面心理;有的教师过于放手、习惯娇纵,导致幼儿过于依赖成人的帮助,难以独自承担任务。教师教育手段走向两个极端,都无法带给幼儿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品格。
二、积极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品格教育路径
1.环境之轮先行
(1)打造“儿童友好型”空间环境
儿童友好是指为儿童成长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一个友好的空间环境能够与儿童建立情感联结,因此我们以幼儿的高度拍摄照片,用视频或跟踪路径图等方法,对空间陈列与展示、功能格局、细节设置等进行评估,为幼儿的品格培养打造适宜的空间环境。
(2)创设“自由表达型”语言环境
创设让幼儿想说、敢说、大胆说、有话说的语言环境。采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的方式,向幼儿表达我们对其行为的理解与接纳,并用启发式的提问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通过对事实的提问,将解决的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用“什么”“哪里”“怎么样”等,促进幼儿主动思考,从而获取积极的经验。
(3)营造“师幼和谐型”心理环境
在正面管教理念看来,幼儿对自己的看法与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环境中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和幼儿是如何定位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因此,在师幼关系中,教师应转变观念,将幼儿视为与自己平等、独立和有能力的个体,以亲密的朋友关系、合作的伙伴关系携手前行。在平等友善的心理环境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资源之轮整合
(1)共情陪伴式课程,无声渗透
借助共情陪伴课程资源,致力于幼儿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是品格培养中的重要内容。
在对共情资源进行整体审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条基于幼儿年龄特点与认知经验的内在逻辑线,并据此有序安排幼儿品格教育的内容,以螺旋上升的方式不断提升幼儿的经验点(见图1)。
共情资源有一部分内容与现有课程主题十分贴切,我们将二者融合,以集体教学的形式呈现。另外一些活动安排在游戏、生活、晨间谈话、离园活动的时候,或根据家园共育目标将相关内容下放到家中,由家长辅助开展。多种形式融合,让品格教育无声地渗透在一日生活之中。
(2)主题菜单式课程,深度融合
通过实践,我们形成了一系列品格培养的主题教育活动或班本活动,打造成品格教育主题菜单。
基于问题,选择“菜单”。教师根据对幼儿的观察,在品格培养菜单中选择相应的主题,开展针对性主题教育活动。
沿着问题,优化“菜单”。每个班级都会有个别化的差异,在选择好菜单上的主题后,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问题,对活动形式及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放大本班幼儿的实际需求,做到深度融合。
(3)靶向施策式课程,精准扶持
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往往会产生很多成人眼中的“不良行为”。我们用“情感判断在前,行为判断在后”的方式解读幼儿的行为密码,从行为背后看到幼儿的内在需求。
我们将幼儿的错误看作一次学习的机会,帮助幼儿学会正视错误并从中汲取经验。试误学习记录表以“四宫格”的形式呈现,幼儿可以用绘画表征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心情、行为等,将品格的培养由“教师授予”转化为“幼儿习得”(见图2)。
3.经验之轮积淀
(1)小小书虫阅读场——感知与体验
无论是优秀的传统故事还是现代绘本,都向我们传递着一种积极的、健康的、正能量的思想,浓缩着品格涵养的精华,让幼儿从中直接体验和感知。
我们利用午餐前、午睡前、离园前等零散时间或过渡环节,安排幼儿聆听或诵读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知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优秀品格。
优秀的绘本故事传递给我们勇敢、善良、坚持、合作等积极品格,也传递给我们很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借助对故事主人公的理解和演绎,能更加深入地感知绘本传递的价值观(见表1)。
(2)轻松一刻养心场——调整与行动
品格教育过程中,温暖、轻松的场地能让幼儿快速地自我调整,从而更好地行动。
“多元宣泄”情绪角。在教室较为隐蔽的地方可以设置“情绪角”,外围用纱布进行遮挡,里面放置柔软的儿童沙发,放上幼儿喜欢的图书、玩具、玩偶和纸笔。当幼儿意识到自己需要调整状态时,就可以来到情绪角,“积极暂停”后出来解决问题。
“同频鼓励”彩虹桥。有效鼓励是需要与幼儿保持同频,架起师幼之间、幼幼之间以及亲子之间的彩虹桥,用一个动作、一次谈话、一种任务等形式让幼儿发生改变。在班级墙上创设彩虹桥,教师、幼儿、家长都可以参与其中,关注幼儿的优势与进步,用幼儿理解的方式表达对他的肯定与鼓励。
(3)我型我秀游戏场——反思与内化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语言、情感都能折射出他的品格发展情况。
游戏表征与记录。游戏表征能够真实表达幼儿在游戏中的状态,教师在聆听与记录的过程中要通过启发式提问、深入式追问等,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品格发展情况。
游戏观察与讲评。在游戏观察中,教师可以重点关注幼儿的品格情况,在必要时进行介入和指导。借助集体讲评的环节,提出品格发展中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反思内化。
4.评价之轮嵌入
(1)可视化图示下的自我视角
在品格教育中嵌入幼儿自我评价,需要借助幼儿的表征图示。幼儿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选用气泡图、荷包蛋图、火车图、鱼骨图等不同的形式,表现自己对过程经历、情感体验、个性特点等的认知。
(2)马赛克方法中的教师视角
教师视角下的评价需要结合观察、访谈、一对一倾听、儿童拍照、魔毯等一系列的方法,才能对幼儿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教师可试着收集幼儿在不同活动中的片段,既要有以教师观察为主的片段,又要有以幼儿作品、表述等为主的片段,综合各部分的内容,以长程的视角,对幼儿进行全面评价。
(3)儿童式会议中的同伴视角
在班级中以“儿童会议”的形式引导幼儿商讨“我能做”任务清单,确保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在任务完成后,引导幼儿召开“儿童会议”,对付出努力的每一个同伴表示感谢,接着头脑风暴去提出并解决班级中的问题。“儿童会议”能够引导幼儿超越逻辑结果,关注未来,帮助其在将来做得更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幼儿的品格培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引导幼儿过上幸福人生的关键因素是“品格优势”,而基于正面管教理念下的培养策略正是幼儿园阶段点亮幼儿品格发展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