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改革开放路 砥砺奋进新征程
2024-11-22
编者按: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在津沽大地见行见效,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部署要求,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着力加强对青年干部的政治引领,不断提升中青年干部建功新时代、服务现代化的能力素质,2024年10月8日至12日,中共天津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第66期)赴深圳重点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开展异地教学,取得较好成效。现将部分学员的学习体会摘登如下。
郑巴音(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近年来,深圳在新兴产业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被誉为“新质生产力第一城”。深圳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在广大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需求对接的合作桥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天津要强化制度设计,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多层级、多维度的“握手通道”,将人才队伍建设和产业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切实将教育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一是推动高校参与揭榜领题。征集企业“卡脖子”技术、关键零部件、材料及工艺等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常态化面向高校学科、实验室、智库发布英雄帖寻求解决方案。鼓励高校人才团队揭榜应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破科技研发“孤岛效应”,促进科技创新与国家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同频共振。设立“揭榜挂帅”专项资金,引入创投机构等资本力量,丰富创新供给和经费保障。
二是共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引导产业方向和学科专业契合的高校和企业,协同培养工程硕士、博士。聚焦培养大纲、开题安排、入企实践、专业理论等关键环节,依托企业重大项目和重大科研平台,把工程硕士、博士纳入一线团组和攻关项目,支持其熟悉工艺流程和生产技能,着力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是强化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支持京津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博士后。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推广“双导师”制度,支持博士后围绕产业发展问题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组,提升对前沿领域科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能力。同时,构建以科研成果为导向的质量监控与评价反馈机制,不断提高高层次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是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将产业的真实需求与高校教学充分融合,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高层次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机制。围绕12条重点产业链,通过对接天津大学等新工科高校,依托联合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概念验证中心等实践平台,加快培养一批兼具技术创新能力、工程伦理素养、广阔国际视野的产业领军人才。
五是探索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和引导高校、企业、院所和社会组织,采取“1+1+1+N”模式,建设以企业为主体,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创新联合体。通过信息互通、平台互用、人员互访,开展有组织的创新实践活动,使人才有合作平台、技术有应用场景、转化有金融保障、产品有销售市场,激发出协同创新助力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六是培养和储备技术经理人。依托有成功转化经验、有人脉资源的专业人士建立导师体系,发挥“帮传带”作用,加快培养懂挖掘、知孵化,熟悉制度、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完善技术经理人职称评审办法,充分激发其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活力。建设资源共享平台,方便技术经理人及时学习和分享成功案例并提供专业服务。
李玉福(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事处处长):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统筹各类资源,打造科技创新的生态体系。
一是政府引导,做好顶层设计。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深圳推动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政策。在顶层设计中注重从全局出发,通过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机构,有效提升了科技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了创新企业在研发、融资、产业化等各个环节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有效政策扶持,为深圳科技创新提供持续发展动能。
二是居安思危,坚持问题导向。深圳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技术的快速进步,还在于其始终保持危机意识,并坚持问题导向的发展模式。对外,面对全球供应链紧张、技术迭代加速的形势,深圳始终注重提升自身自主创新能力,致力于自主研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增强产业链的安全性和抗风险能力。对内,面对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深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将城市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打造了智慧、贴心、开放的城市形象。这种居安思危、坚持问题导向的精神,使得深圳不仅能够应对当前的全球科技竞争,还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社会问题,推动技术创新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
三是锚定目标,敢想敢试敢干。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是全面深化深层次改革的先锋,从上世纪90年代就大胆设定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始终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在谋划推进改革中不断加快步伐。尤其是在营造创新环境层面上,深圳遵循“试错”思维,营造“大胆创新、不怕失败”的发展氛围,为深圳科技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吸引了华为、腾讯、大疆等创新型企业在深圳扎根发展。这种敢想敢试敢干的精神,使深圳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目前,天津正大力推动科技创新,集中力量推进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亟需借鉴深圳的成功经验,在顶层设计、问题导向、勇于探索等方面积极作为。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全力打造创新驱动引擎,借鉴深圳科技园区的成功模式,制定战略规划,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优化服务等手段,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人才和企业,使天开高教科创园成为天津科技创新的驱动引擎;二要坚持问题导向,以需求驱动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结合,推动天开高教科创园在技术研发、转化中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形成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三要勇于探索,全力打造创新高地,鼓励天开高教科创园的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大胆试验新技术、新模式,为企业提供宽松的创新环境,允许“试错”,并通过资金支持、政策优惠和风险保障机制,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打造天津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王罡(天津城建大学党委副书记):
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通过聆听专家学者精彩授课,实地考察园区企业,增长了智慧才干,开阔了视野格局,受益匪浅、感悟颇深。
一是从理想信念中感受信仰的伟力。走上莲花山,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感受改革开放的浩荡变化。在深圳的所见所闻,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让人精神受洗礼、灵魂受触动。教育者先受教育, 传道者明道信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这为高校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高校要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夯实大思政工作格局,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突出品牌特色、打造思政精品项目等,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感悟思想伟力,筑牢信仰之基,着力培养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是从基层治理中感受改革的动力。走进专家课堂,深入了解深圳“民意速办”改革的模式,感受超大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探索的魅力。从深圳“民意速办”的生动实践中,可以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探索发挥基层治理的强大力量。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借鉴深圳“民意速办”案例中的有益经验,紧扣学生需求和成长要素,探索创新育人的方式方法,着力提升育人质效。要坚持“校区即社区,社区即课堂”的理念,通过师生融通、传道授业解惑比邻而居,学创融合、创意创新创业拾级而上,和谐融洽、“五分钟”生活圈幸福升级的暖心社区,构建学生多“维”成长新空间,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成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
三是从敢闯敢干中感受创新的魅力。走进全国首家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深圳·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深刻感受深圳作为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高校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孵化地与理论高地,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供应地。要深入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认识“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持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着力提质教学链、增效实践链和点亮孵化链,把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素质,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要求,持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张昭遂(天津市河东区春华街道党工委书记):
深圳是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的高地,其成功经验和模式对于进一步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是找准定位就有了方向。学习深圳“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重温并锚定“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多出一些有效、简单、管用、管长远的政策,不在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上贪大求全,走出天津特色发展道路。
二是理清优势就有了信心。深圳要做科技创新“单项冠军”的定位于天津而言具有借鉴意义。天津追求全面发展不如寻求错位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为此,天津要灵活用好用足五大比较优势——教育、医疗、交通、港口、市场,用教育、医疗等可与北京比肩的公共服务优势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用京津同城的交通优势提高人流、物流的活跃度和便利度,用北京没有的港口为区域贸易提供支撑,用有强大制造业支撑的大市场供企业大展拳脚。
三是以产定链就有了路径。立足天津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谋发展,以产定链、以链招商、以商兴业,壮大链主、培育配套。首先是基于本土产业在链群化上下功夫。杜绝凭空造产业和“搂草打兔子”式招商的盲目发展,以本市龙头企业为链主,顺藤摸瓜找链主的朋友圈、上下游企业作为招商目标。其次是未来产业不能等到未来,要超前布局。要当个大“孵化器”,把对诞生于天津的小企业的培育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保持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培育属于天津本土的内生创新动力。
四是善于统筹就有了方法。企业之所以来天津是因政策、人才、市场、环境而来。政策上,天津可以学习深圳在管理和制度上创新,突破部分条条框框,让企业感受到天津在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管理上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才上,在公共服务上下功夫,用天津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匹配人才优待措施,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市场上,要下大力气解决企业来津有订单的问题,政府订单不应是主要的,政府贴心服务撮合下的市场订单才是主要的;环境上,需要树立良好作风和服务意识,有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担当。天津应通过统筹资源,问需求、破堵点、出实招,多帮企业对接市场和机会。如此,企业在天津有活儿干,在市场上挣到了钱,人才没有后顾之忧,营造出宜居宜业的氛围,那么即使财政资金和政策紧缺,也有机会引育不少企业,而且靠市场力量引育的企业才能长久。
孙洪磊(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发展处处长):
深圳市坚持创新、发展产业、构筑生态的宝贵经验,对于天津以改革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一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产业劲头。建市初期,深圳产业以“三来一补”为主,1992年后,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突破口不动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市坚持“制造业当家”,锚定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目标,一手抓新质生产力培育,构建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8个未来产业的“20+8”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手抓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服装业向现代时尚产业升级,家具产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目前深圳是全国工业规模最大的城市。
二是坚持“舍得投入”的创新理念。深圳整体科技水平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深圳市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夯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成果产业化加速等行动,有力提升了创新硬实力。2022年,深圳全社会研究投入占GDP比重达5.81%,企业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47.79%。孕育出华为、大疆等一批世界级创新型企业,本次异地教学实地调研的光峰科技、来画科技等企业创新活力十足。
三是坚持“尊重市场”的服务态度。深圳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确立同股不同权制度,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产业园区,打造企业生长的沃土。构建“种子—天使—创投—产权—并购”等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私募股权投资机构1652家,投向本地企业超1.5万家,为产业和创新插上“资本翅膀”。
相对深圳,天津市制造业体系门类齐全,信创、绿色石化等产业实力较强;科创资源丰富,拥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具有土地、人才等有力支撑。同时,天津也存在创新生态体系不够完善、产业融通不够紧密,园区建设、人才引育、多元融资等环境需优化等不足。加快推进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构筑未来跨越新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依托天开高教科创园等创新平台,形成更多“国之重器”,推进创新和产业体系融合,塑造新动能。二要坚持高端化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信创、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巩固提升绿色石化等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冶金、轻工等传统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推动重点产业成龙配套、成链成群。三要坚持融合化发展,打造产业“热带雨林”。加快大中小企业融通,构建“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加快产城融合,打造生活更加便利的园区环境;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人才政策,加强资金支持,有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王铂(天津市北辰区集贤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旗帜决定方向,战略指引道路。只有将所看所学所思内化深化转化为坚定的意志、过硬的本领、务实的作风,才能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
一是以学铸魂、学在深处,像竹笋般层层剥开看清核心本质。深圳从一个渔村蜕变为国际化大都市,成功经验有很多,核心是“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深圳精神。天津应以此为鉴,进一步弘扬“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的天津精神,在开放型经济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法治化营商环境、科技人才创新机制等各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唱响“春天的故事”里的天津曲目,做到心中有谱、手中拨弦、口中成调。
二是以学增智、谋在新处,像石榴般点子多团结紧。特区之“特”,不仅仅是政策、举措上的先行先试,而且是40余年改革积淀下特区人洞悉市场前沿、捕捉抢占先机的特殊“嗅觉”和原本来自五湖四海、南腔北调,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群策群力、做大蛋糕才能共同获益的特殊“智慧”,因此才有了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上的先行一步。以深鉴津,天津要立足自身优势,完善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政策立法、综合服务体系和协调合作机制,加快打造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转化、场景应用等全链条产业生态,在新领域展现新活力、抢占新市场、获得新效益。
三是以学促干、干在实处,像花生般深深扎根泥土之中。在社会建设和基层治理方面,深圳成功探索出一套“民意速办”机制,让民情民意真正落到实处。以深圳经验助推集贤街之为,街道干部要把双脚深深扎进小街里巷,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让人民群众主动成为治理问题的发起者、治理过程的参与者、治理成效的获益者、治理程序的监督者,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