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高职幼儿文学教学改革探索

2024-11-14杜晓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9期

[摘 要] 职业教育要围绕“三教”改革和“岗课赛证”进行综合育人,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对幼儿文学课程来说,应根据课程改革要求,将“岗、课、赛、证”教学模式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在分析幼儿文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在注重课程理论基础的同时融合岗位实际需求、竞赛的实践应用以及证书的资质认证,共同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教学体系。

[关 键 词] “岗课赛证”;幼儿文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9-0173-04

幼儿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专业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和幼教职业能力。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了解并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对儿歌、幼儿诗、幼儿故事、图画书及幼儿戏剧等常见文学体裁具有一定的鉴赏,创编、表演及开展幼儿语言活动的能力,最终成为具有一定幼儿文学素养的合格的幼儿园教师。然而,在日常幼儿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幼儿文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在传统的幼儿文学教学中,理论知识讲授与学生实践安排不合理,幼儿文学理论部分的教学时数长于实践课程。二是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简单,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高控”课堂的现象严重,大多以“理论讲授—鉴赏分析—完成习题”三部曲为主,课堂上缺少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度低,给予学生课中探究、练习实践、汇报展示的时间少,无法保证学生对每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理解和固化,这样学生对作品的积累、鉴赏和创编的兴趣不高,主观能动性不足,课堂教学收效甚微。三是教学内容与“岗课赛证”融合不紧。传统的幼儿文学教学中没有适时融入幼儿园教师岗位工作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片段教学赛项要求、教师资格证高频考点,课程与实际工作需求结合不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培sB+34oBEFP19MnEnSvW9e+oVQGPw/n2yPMX3O6BxUco=养不够。四是任务驱动力不强。教学过程未形成项目任务驱动,无法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提高职业能力与文学素养。

根据存在的问题,教师应与时俱进紧跟职教课程改革步伐,研究“岗课赛证”融合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幼儿教师职业标准、职业技能大赛、“1+X”证书、教资考试相关内容及时做到有效融合,以此增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一、基于“岗课赛证”融合,重构课程内容

“岗课赛证”融合是指在教学中,应根据幼儿园教师岗位必备的能力要求,结合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考核要点,以参加技能比赛检验教学成果为标准,优化课程实施、实现及课程教学与工作岗位、资格证考试和技能大赛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1]

幼儿文学课程及时跟进“岗课赛证”融合模式的教学改革,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结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故事片段教学赛项、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等文件要求,深入分析学情,调查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岗位需求,对接幼儿园教育工作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三结合”的模式,即以专题内容与项目任务相结合、关联学科相结合、教学与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幼儿教师口语、幼儿语言活动设计、体育、美术、舞蹈、音乐),形成关联课程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丰富课程内容,拓宽教学渠道。按照任务的难易程度形成梯度,把课程分成5个专题12个任务(幼儿文学概述;儿歌、幼儿诗朗读欣赏与表演;幼儿故事、图画故事欣赏创编表演;幼儿戏剧、动画、影视赏析、创编、表演;幼儿文学活动设计及活动模拟),构建由浅入深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涵养教育情怀(见图1)。

二、“岗课赛证”融合,完善课程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质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所以应摒弃长期以来的“知识导向”路线,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2]幼儿文学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担负着幼儿文学素养及相关职业能力的任务,融合“岗课赛证”教学模式,优化知识、素质、能力目标,培养具有“三有三会”(有师德、有文化、有情怀,会思考、会设计、会实施)的幼儿教师核心素养(见图2)。

三、教学改革实践策略

(一)理实结合,“精”理论“强”实践

幼儿文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和开展语言活动的能力,在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活动中,幼儿文学作品的应用非常广泛,学好幼儿文学是作为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要求。幼儿文学理论是支撑本学科的骨架,在幼儿文学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将文学理论部分精讲,选用教学一线实用的内容及作品讲精讲透,为学生提供作品鉴赏、改编、创编的理论支持。文学理论部分枯燥乏味,讲授时多以引用经典作品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学生在阅读作品中开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以读代讲,加强学生阅读体验,以研代讲,加深对理论框架及知识的理解,形成知识固化。在巩固理论基础的同时加强实践练习,在每一章节设计实践内容,如在儿歌部分设计儿歌创编、儿歌表演比赛,故事部分设计讲故事大赛、故事创编比赛等,通过比赛考查学生对幼儿文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参加各种比赛中提高实践能力和自信心,理实结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二)优化教学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任何专业若想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应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遍学习动力不足,所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作为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可采用“两结合”方式即课内课外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做好课上讲授、课外延伸,线上线下联动补充课程内容,丰富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采用案例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互动练习法等,把课外延伸内容分配于学生,让他们小组探究讨论、汇报学习成果,完成课堂评价,在主动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在探究总结中内化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随机运用学习通,通过随机选人抢答形成课堂积分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不同的章节布置课前、课中、课后任务,做好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形成过程性积分。如在儿歌、幼儿诗教学中,个人完成儿歌改编和创编制作儿歌集,在朗诵表演中分小组合作编配手指操、纸杯游戏等,提高儿歌的趣味性和表演性,提高学生的技能训练,分小组合作完成录制儿歌、幼儿诗、朗诵表演视频,上传学习群,相互学习、相互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创编能力。

(三)“岗课”融合,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加强校园合作,与幼儿园、早教机构进行合作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形成校园协同育人。具体如下:其一,与幼儿园建立院校共育合作项目,邀请幼儿园教师为学生开展语言活动与讲座,学生学习观摩示范活动。其二,在日常见习实习中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与幼儿园的就业条件和要求。加强见习或跟岗实习的跟踪指导,及时汇报学习成果。在幼儿园学习组织管理形式、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心理特点、明确幼儿文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方向,协助或独立开展幼儿文学教学实践,协助带班教师组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中,学习积累经验。以中班“中秋节”主题活动为例,让学生设计中秋节活动主题网络图,开展不同的文学活动内容,如设计有关中秋节的儿歌活动、组织实施幼儿诗朗诵比赛、指导制作中秋节的绘本故事创编展览等活动。学生通过一个主题进行不同形式的活动设计和实施中提升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组织能力,为将来在幼儿园组织语言活动打好基础。

(四)“赛证”融合,提高就业竞争力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为幼儿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和方向,也为学生提供检验学习成果的平台。掌握近几年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的比赛方案要求,及时将比赛中与幼儿文学有关的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在技能大赛片段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提供的故事内容进行合理加工,讲述故事富有童趣和个性;能够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动作、表情表现角色形象;学生能够模拟教学活动过程,体现师幼互动充分,自然流畅,教学实效高”。教师要根据比赛要求及时补充幼儿故事教学章节的内容,让学生在掌握幼儿故事的特点、功能、鉴赏、创编知识的同时增加故事讲述训练和比赛,以此提高讲述技能。也可开展幼儿故事活动设计和模拟活动过程,在强化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鼓励学生参加比赛,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从而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核心竞争力。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幼教和早教工作,考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和保育员证。为了学生顺利就业,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师资格考试的情况,加强考试方面的训练,多渠道了解幼儿教师的招聘要求,针对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和面试要求,采用课上课下互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和练习时间。一是抓好课堂,在本课程教学环节增加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考点内容,整理模拟试卷进行练习。二是抓好课后,利用课下组织教师进行资格面试内容的训练,重点训练学生对幼儿教育的职业认知、对幼儿的心理生理素质的了解、自身技能技巧的展示、能够客观评价和反思教学等方面的内容。三是情境模拟,开展教师资格面试模拟和幼儿园招聘面试模拟,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进行幼儿故事讲述和模拟活动过程。在严格的训练和情境模拟中提升学生的应试技巧和综合素质。

(五)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多元的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体现学生的平时学习成效以及学习过程。幼儿文学课的评价形式与评价主体力求多样化,做到“三结合”,即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相结合、任务考核与口头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从而有效促进学生MvP8O/ybjQCHcmIAfDPHBw==发展。在本课程教学中合理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增值性评价。具体将幼儿文学理论知识、鉴赏、创编、语言表达和表演作为幼儿文学核心素养评价;将各类比赛和学习成果作为增值性评价:“学习过程(30%)+项目任务考核(30%)+期末考试(30%)+加分项(10%)”,综合评价做到教与学全过程的考核,让学生注重平时学习过程及项目任务高质量完成的积分,改变试卷考试评定成绩的单一考核,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根据比赛成绩给予增值分。将综合多元评价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六)信息技术辅助,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4]所以,教师要加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推动课程改革,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改革,推动信息化与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具体如下:一要用好“学习通”。在课堂进行线上学生签到、抢答、随机选人回答问题、开展问卷调查、进行教学直播,上传作业,教师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二要用好线上线下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线下让学生在绘本馆、VR理实一体化仿真教室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并使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模拟幼儿园教学实景。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在方便教学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展示平台;线上借助智慧职教平台做好课前任务布置,学生自主完成指定内容学习,课中实施翻转课堂,并有效运用线上课程资源包拓展课程内容。三要用好相关软件。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喜好,把学生喜欢的抖音、快剪辑、配音秀等软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以小组合作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如利用视频制作软件,让学生录制朗读儿歌、故事表演,在表演的同时学会录制、剪辑视频,逐步掌握录制和剪辑方法,从而不断提升对软件的操作和应用能力;使用“配音秀”软件让学生为动画片、儿童剧进行配音录制,通过对不同人物角色的认知和理解进行配音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总之,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可增强教学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丰富课程内容,从而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

(七)思政引领,赋能学生成长成才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6]幼儿文学课程应发挥文学课的功能,承担起德育教育的责任,为学生的成长赋能。其一,文学作品中的儿歌、故事中传递的爱国、诚实、友善、勇敢、责任的价值观,对培养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如《从小爱祖国》《地球是个运动员》这两首儿歌传递的爱国和知识内容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但让学生注意选儿歌时要注意它的教育功能,根据不同的内容教育引导幼儿。其二,用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思考和培养道德判断力。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如奥谢耶娃的幼儿故事《蓝色的树叶》,学生从故事中体会两个小女孩的行为,反思同学之间的相处之道,理解“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其三,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戏剧影视章节中,通过对皮影戏的表演,讲解皮影制作、灯光艺术、配乐艺术,学生了解了古人的智慧,从皮影制作的八道工序中体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表演艺术和技艺方面体会艺术家精湛的表演才能,感受非遗文化的艺术韵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另外,通过阅读和创作幼儿文学作品,学生可开拓思维,培养创造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打下基础。如学习望安的《夏天》时,学生通过阅读感悟乡村优美、恬静、充满生机的和美景象,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以“乡村振兴下的和美乡村建设”为主题仿编散文,内容体现新时代自己家乡的变化。通过学习和创编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从而传达爱家乡、赞家乡的情感。所以,幼儿文学课通过思政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素养,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文化自信,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文学是人之初文学,能够促进幼儿认知、语言和社会等诸多领域的发展。探索“岗课赛证”融合的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实践过程,通过教学改革的实施,有效促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而学生也能够全面掌握幼儿文学的精髓,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为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安惠敏,蔡桂金.基于“岗证赛课”融合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20(6):29-30.

[2] 曹文华,张书芳,张原.“求职”还是“求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研究[J].职教论坛,2013(35):79-81.

[3] 马芸芸.“赛教融合”模式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52):224-225.

[4]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8)[2024-06-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 188.html.

[5] 翁楚倩.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儿童文学课程改革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55-58.

[6] 周静芳.浅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的策略[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1(11):48-51.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