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的形成机制与引导进路研究

2024-11-14夏佩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9期

[摘 要] 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成熟,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现象愈加普遍和显著,已经成为他们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网络交往的圈层化、表达交流的符号化与信息获取的同质化表征。从技术、个人和社会层面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的形成机制,揭示信息茧房效应、多元价值观冲突的现实隐忧,提出从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打造校园融媒体传播矩阵三个进路对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现象进行优化引导。

[关 键 词] 大学生;网络圈层化;形成机制;引导进路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9-0013-04

当代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生一代,是现代社会最为活跃的网络因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因相同兴趣、需求、特性等在网络上相互交集形成了一个个核心稳固、联结紧密的网络圈层,产生了如饭圈、动漫圈、电竞圈、汉服圈等各类青年亚文化圈层。这些圈层都有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文化内容和圈群规则,呈现去中心化、多元性、区隔化等特征,在信息传播、社会交往、价值观念塑造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面对这一新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深入了解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的表现样态、形成机制和现实隐忧,有效优化大学生网络圈层交往和价值引导,促进其跨越网络圈层限制,拓宽信息视野,融入更广阔的社会。

一、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的表征

(一)网络交往的圈层化

数字化信息时代,相较于线下交往,大学生更热衷在网络空间建立、加入各种网络圈群。大学生活跃于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网络社交平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各网络平台加入如二次元动画、游戏、音乐、时尚、追星等网络圈群,与志同道合的网友分享兴趣、交流经验,通过发布动态、参与热门话题讨论、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构建、维护、拓展自己的社交网络。大学生还会在网络上通过组织如线上游戏比赛、线上音乐会等活动,加强圈群内部的联系和凝聚力。部分大学生还会创建或者加入如英语学习群、考研交流群等网络圈群,分享学习资源或学习经验。在网络圈层中,大学生也会寻求情感上的交流和支持,他们会在圈群内分享自己的心情、困惑和经历,寻求同龄人的理解和帮助,从而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网络圈层不仅满足了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得到的情感关注和诉求,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能够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认同的场域。这种圈层化的网络交往模式,正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社交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心理发展、情感满足以及社会角色的构建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表达交流的符号化

在网络社交平台多元化和小众圈层文化崛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表达交流日益符号化。饭圈、游戏圈、汉服圈等各类网络圈层的兴起,形成了独特的圈层文化。这些圈层内部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和符号系统,作为圈层成员的大学生通过使用这些符号加强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符号化语言往往简洁明了,能够迅速传达信息。大学生群体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他们创造的符号化语言往往新颖、有趣,能够体现他们的个性和态度。符号化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文化认同的象征。大学生通过使用特定的符号化语言标识自己的圈层归属,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认同。但符号化语言的广泛使用可能对传统语言规范造成冲击,对于不熟悉特定符号化语言的圈外人来说,会造成沟通障碍。

(三)信息获取的同质化

大学生在网络社交过程中,倾向于通过特定的圈层获取信息,这导致他们接触到的信息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一方面,大学生在选择信息时,更倾向于关注和自己兴趣、需求相符的信息,而忽视了其他类型的信息,这种选择性的信息接收行为强化了信息获取的同质化。另一方面,大学生倾向从自己信赖的特定网络圈层中获取信息,而同一网络圈层内的成员一般都有相近的认知、观点、态度和兴趣需求,他们往往囿于特定议题开展交流并获取信息,与圈层主要议题不相关的信息内容较大程度被排斥在外,形成圈层壁垒,圈层内部信息内容生产的趋同性、单一化态势进一步增强,又进一步导致圈层内成员接收的信息种类的同质化,限制了大学生信息获取的多样性。

二、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的形成机制

(一)技术前提:信息技术与社交媒体的发展

信息传播和社交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网络圈层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们为圈层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载体,同时为圈层的扩张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到全球各地,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与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打破地域限制,形成一个个以兴趣、需求和价值认同为联接的“圈子”。而社交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圈层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为了增强用户粘性,通过智能算法和个性化推荐技术,根据用户的兴趣、行为和习惯进行精准的内容推荐,使大学生更容易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进而促进“圈子”的形成。同时,社交媒体平台开发点赞、评论、转发、私信等功能,使大学生可以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传递给更多的人,增强与他人的联系,从而推动“圈子”的扩张。此外,社交媒体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社群功能,如微信群、QQ群、抖音粉丝群等,使大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圈子”,进一步推动网络圈层化的发展。

(二)个人主观条件:大学生网络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社交、娱乐,还是学习、生活、工作,网络都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生活的常态,大学较高的网络生存与发展需求是大学生网络圈层形成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具有充分自由地利用网络获取、传递、交换信息,与他人保持联系和交往的网络生存需求。相对于以往传统社会交往和信息交互,大学生受时间、空间限制不容易在现实交往和信息交互中结成“圈子”,网络时代则完全打破了交往和信息交互的时空限制,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快速有效的信息交流以及与他人取得直线联系的可能性,他们正在充分利用这种连通性,寻找志同道合的网友,结成自己的“圈子”,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大学生还有网络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自我彰显和自我价值追求上。网络圈层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它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快速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获得归属感,还能够通过发布动态、参与讨论、分享观点、参加网络活动等形式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和才华,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赏并以此实现自我价值。大学生较高的网络生存与发展需求起到了凝聚作用,推动了以“趣”类聚、以“圈”群分的网络圈层化现象。

(三)社会客观作用:资本与网络文化消费需求的结合

资本与网络文化消费需求的紧密结合,加速了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的形成。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文化网络圈层满足了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世界追求身份认同的心理,亚文化群体规模扩大,青年大学生亚文化消费需求高涨,吸引了资本涌入。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资本巧妙地利用物质和精神消费作为“敲门砖”,针对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偏好,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产品创新、定制内容和精准推送等完整的产业内循环,吸引大学生通过消费深度融入网络圈层,推动亚文化内容生产、传播、消费和变现。

三、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的现实隐忧

(一)信息茧房效应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在进行信息选择和处理时,倾向于关注与自己兴趣、观点相符的信息,从而限制了自己的信息视野,形成一种像蚕茧一样的封闭环境。互联网每天都在产出海量的知识信息,但大学生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他们会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选择相应的网络圈层进行社会往来和信息交互。而网络圈层也会因社会注意力的稀缺而尽其所能地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尤其是利用大数据引流和智能算法技术,根据用户画像和用户在圈层内的活动定制信息内容,向大学生推送他们感兴趣的同质化信息,打破了大学生多元选择的可能,进一步固化了大学生的偏好,让大学生陷入信息茧房,愈加只关注自己选择的圈层,只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在信息茧房效应下,大学生处于信息孤岛,被网络圈层内片面的信息影响,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造成信息结构和认知的失衡,导致他们视野的狭窄和思维的僵化,从而影响其认知范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be1873213d7aabcee8ab86a461e7cb2a而影响其决策和行为。大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会偏听偏信,盲目自信,甚至容易形成敌对和偏执的心态,无法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立场,从而影响人际交往能力和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接纳。

(二)多元价值观冲突

网络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参与式文化,每个网络用户都可以成为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大学生以共同的兴趣、喜好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话语体系聚集成一个个圈子,从而使网络圈层文化呈现出极强的多元性,二次元圈、电竞圈、国风圈、模玩手办圈、硬核科技圈、萌宠圈……仅B站就涵盖了7000多个兴趣圈层。圈层文化多元的同时,也带来了价值观的混乱和冲突。一方面,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他们在参与网络文化生产时,会将自己的价值观融入其中,导致网络上出现各种各样的价值观表达,加之网络的隐匿性,很容易引发激烈的争论和对立。另一方面,圈层的成员为了维护自身圈层的独特性、纯粹性,严明区隔圈内和圈外,一定程度上会排斥其他圈层人员,减少与其他文化思想的碰撞,表现出封闭性、排他性的特点,影响了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多元交流,导致不同圈层间的成员难以理解和接受其他圈层的价值观,从而加剧了不同圈层间的价值观冲突。此外,面对泥沙俱下的网络圈层信息,大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甄别和判断能力,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可能导致他们对社会、文化、政治等复杂问题的认知和理解产生偏差,甚至可能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形成与主流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例如,某些网络圈层中盛行的“佛系文化”等与主流社会倡导的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价值观产生冲突。

四、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的引导进路

(一)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善用网络圈层

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让其主动打破网络圈层信息茧房,提高对信息的甄别、利用能力。首先,高校要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筛选与利用能力。高校应增设相关课程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者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专门增加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模块内容,定期邀请业内专家学者或者网络媒介从业者进校开展讲座,组织学生参加网络内容创作、社交媒体运营等网络媒介相关的实践活动,多管齐下增强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认知,教育大学生辩证看待网络圈层信息传播规律,避免其陷入信息接受窄化、信息结构失衡的茧房中。同时,帮助大学生提升面对网络圈层信息时的理解、质疑、评估、选择、利用能力,引导大学生能够对网络圈层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有效鉴别和精准利用,去伪存真、去芜存菁,筛选运用优质网络圈层和信息资源以提高和完善自我。其次,高校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高校可以通过邀请专家举办网络安全讲座,参与网络知识竞赛,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发放宣传手册,观看宣传教育专题片等方式开展线上线下网络安全教育,并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适当监管,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甄别能力、个人信息保护能力和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此外,高校还应该创设条件和平台,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网络,将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扩大自己的现实社交范围,从而扩大信息来源、丰富信息类型,开阔视野,突破网络圈层思维定式。

(二)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凝聚圈层共识

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载体,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凝聚网络圈层共识,增强网络圈层价值认同,突破圈层价值观冲突乱象,防范圈层意识形态风险,引领网络圈层文化生态良性发展。一方面,掌握网络圈层话语权,增强大学生圈层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官方主流媒体要坚定主流意识形态立场,作为网络意识形态战场的排头兵,主动顺应网络圈层发展趋势,在网络上开辟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圈层宣传阵地,创新、完善话语风格和话语体系,因地制宜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引导网络圈层舆论方向,收拢分散在各网络圈层意见领袖中的话语权,成为大学生信赖并首选的信息源,并结合大数据推送技术,提升主流媒体在大学生社交媒体首页的出现频率,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奠定舆论场域基础。高校共青团等与大学生有密切关系的相关组织机构也要积极入驻各大网络平台,以贴近大学生生活内容和活泼生动且积极向上的接地气的话语表达吸引大学生,增强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信任和认同。另一方面,积极挖掘和提炼网络圈层中的正面元素反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网络圈层中包含很多正能量和有价值的内容元素,高校要主动融入网络圈层,在加强网络圈层引导的同时,充分挖掘和运用圈层中的正能量内容元素,因势利导地融入日常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同时,可以与深受大学生喜爱和信赖的网络圈层中的意见领袖合作,创作具有圈层特色的主流意识形态优质作品,从而进一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对网络圈层的引领作用。

(三)打造校园融媒体传播矩阵,提升圈层整合能力

新媒体平台是网络圈层的主要载体,高校需要主动把握新媒体信息传4f80573087f76b3c5bea4ca76ee358d5播的规律,打造全方位的校园融媒体传播矩阵,联动多个网络平台,整合分散的网络平台信息资源,创建以校园为中心的大学生网络圈层,以满足大学生信息交互和社交的需求。首先,整合校园媒体渠道,构建融媒体传播矩阵。高校要在微信、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等网络平台建立官方账号,根据平台特点进行差异化运营。同时,整合以上新媒体平台和校园广播、校园报纸等传统媒体,组建校园融媒体中心,创建从选题、采编、宣发一体化运营的校园媒体网络综合系统,形成多渠道、广覆盖的校园网络传播矩阵。校园融媒体中心需要与校内各部门、学院、学生社团等建立合作关系,推动资源共享,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文化的深入交流。最为重要的是,校园融媒体中心要根据大学生的喜好和实际需要,产出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优质内容,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其次,整合网络平台服务内容资源,增强校园网络圈层的吸引力。高校要关照大学生校园生活、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社交往来、兴趣特长发展等多样化实际需求,以校园媒体网络综合系统为平台,为大学生打造兴趣社团圈、学习圈、就业圈、志愿服务圈等优质校园网络圈层。同时,精选大学生感兴趣的优质网络资源,将这些优质资源整合到以上校园网络圈层中,为大学生提供稳定、可信赖的信息交互渠道,并经常性地组织校园网络圈层线上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用户体验,增强校园网络圈层的吸引力。此外,高校还应在校园媒体网络综合系统建设大学生交流讨论的网络舆论平台和信息反馈平台,一方面,及时收集和处理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提高教育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鼓励、引导大学生合理发声,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沟通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校园内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构建和谐、包容、富有活力的校园环境,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成为有担当的公民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兰格.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逻辑理路、特点探究与引导机制构建[J].传播与版权,2024(4):91-93.

[2] 朱博,朱翠明.透视青年“圈层化”文化现象[J].人民论坛,2023(19):97-99.

[3] 马晓娜.青年网络圈层化的样态、生成逻辑及引导进路[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3,44(6):95-98.

[4] 罗琳.青年网络“圈层化”的时代特征、生成机制与风险防控[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2,41(3):75-83.

[5] 杨美新,郭燕萍.网络圈群中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价值、藩篱与实现路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4(6):154-161.

[6] 项久雨.透视青年“圈层化”现象:表征、缘由及引导[J].人民论坛,2020(1):104-106.

[7] 张成凤.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特征、影响机理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4(8):16-19.

[8] 赖昭羽,何佳.网络语言使用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社交心理“圈层化”研究[J].国际公关,2024(13):137-139.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