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探讨

2024-11-14韩云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9期

[摘 要] 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为了能够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二者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工作,以便发挥出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化育人功能,为社会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探讨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价值及实施基础,提出了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共建协同育人机制;融合教材开发,为协同育人提供依据;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构建协同教学体系;丰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扩展协同育人路径;集合多方力量,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旨在为高职院校提供有益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9-0157-04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技能、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关键环节,日益受到重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能够将二者结合到一起,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综合效应,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相应的机制与路径,这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f23napJVivZFaahXlbQm2W+MezyYxgMaLyy940T7Muk=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与理论讲解的有机结合,可以对大学生劳动观念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劳动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农田劳作、企业实习等,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付出,还能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到成就的喜悦,这种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与尊严,理解到每一份劳动成果都凝聚着辛勤与汗水。同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宣讲,如介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模精神及工匠精神等,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劳动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学会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并培养学生勤劳、诚实、创新的劳动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高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之内,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在这些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难以深刻理解抽象的概念和价值观,而通过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突破课堂界限,融入生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1]。在劳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亲眼目睹、亲手操作,还能通过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更直观地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实意义,这种寓教于劳的方式能够极大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和理解深度。因此,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高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主性与目标性

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不仅是技能和体力的锻炼,更是对学生自主性和目标性的深刻塑造,劳动教育的实施旨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动手实践中学习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在劳动项目中,学生需要自我组织、规划并执行任务,这种经历能够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以应对突发情况,这一系列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挑战。与此同时,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劳动实践,还能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个人兴趣与潜能所在,从而有助于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制定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学习计划,进一步增强个人的目标性和方向感。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基础

(一)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共通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核心目的上具有深刻的共通性,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技能传授的过程,更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塑造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进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两者虽然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存在差异,但都是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展开,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提供坚实支撑。因此,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的上的共通性为两者的协同育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融

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相互融合,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劳动教育不仅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和劳动习惯的养成,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能够深刻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培养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2]。劳动实践也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次检验和提升,通过团队合作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学会团结协作、勇于担当、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也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支撑和理论指导,使得劳动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的相融性为两者的协同育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

(三)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互补

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法上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全面育人的有效手段。劳动教育强调实践性和体验性,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劳动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这种教育方法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参与性强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长和进步。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更注重理论性和系统性,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念,这种教育方法有助于学生在理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两者结合起来,既能够保证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技能的提升,又能够在理论上得到深化和升华,这种教育方法的互补性为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共建协同育人机制

在加强顶层设计,共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实施,以推动协同育人工作的高效开展与持续优化。首先,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协同育人工作有序推进。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性,由校领导亲自挂帅,组建由教务处、学生处、思政部、劳动教育中心等多部门联合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以便有效整合资源,明确职责分工,为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其次,完善评估体系,确保协同育人效果可量化、可追踪。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教育评估机制,设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定期对协同育人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优化协同育人方案。同时,将评估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协同育人工作,确保协同育人工作的高质量推进[3]。最后,注重反馈与改进,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协同育人工作的反馈与建议。高职院校应通过定期召开协同育人工作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协同育人策略;加强对协同育人工作的动态监测与分析,确保协同育人工作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这一系列策略的实施,可以为高职院校顺利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融合教材开发,为协同育人提供依据

在协同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推动协同育人工作的高效开展,需要积极开发合理的融合教材,以便为协同教育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支持。其一,高职院校应组织专家团队,系统梳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专家团队需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哪些知识点可以相互融合,哪些价值观可以共同传递,在做好深度的分析工作之后,构建出既符合教学规律又贴近学生实际的教材框架。其二,鼓励跨学科合作,整合优势资源,编写融合教材。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仅限于思政课程内部,还应扩展到其他专业课程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参与教材编写,将劳动观念、职业精神等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到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4]。其三,注重教材的实践性和时代性。教材编写应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需求,引入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设计,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通过实践加深对劳动精神、职业道德等的理解和认同。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确保其与时代发展同步,反映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成果。其四,建立教材评价体系,持续优化教材内容。高职院校应定期对融合教材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师生反馈意见,了解教材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材内容、结构和呈现方式,确保教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目标。高职院校还需鼓励教师结合本校特色和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使用,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

(三)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构建协同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在构建协同育人教学体系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以便能够为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一个科学、系统、高效的一体化教学体系,进而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在构建“思政+劳动教育”一体化教学体系时,高职院校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的深度耦合。高职院校应该通过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使二者在课程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可以融入劳动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内容,帮助学生在理解法律精神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此外,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深入剖析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5]。(2)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积极发掘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高职院校的各专业教师应深入挖掘本专业领域中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教育素材,将其合理融入专业教学中。例如,在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中,可以介绍工匠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劳动态度;在财经类专业中,则可以讲述企业家勤勉敬业、勇于创新的劳动精神等,通过采取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丰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努力成为既懂思政教育又懂劳动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在构建师资队伍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邀请企业专家、劳动模范等进校园授课或举办讲座,与教师共同探讨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之道,为协同育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四)丰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扩展协同育人路径

为了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效果,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优势,为第一课堂做好重要补充。具体而言,其一,组织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对接社区、公益组织等资源,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志愿服务项目,如环保清洁、助老助残、支教服务等,让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辛苦与快乐,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人生观。高职院校开展的这种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活动形式,有助于学生在服务他人的同时,深化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其二,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结合专业特点和区域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农村、社区等地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并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6]。高职院校开展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还能加深学生对国情、社情的认识,增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三,举办劳动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高职院校可以围绕劳动技能、创新创业等主题,举办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以便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并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此外,高职院校一方面通过竞赛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进一步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和市场动态,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和创业精神。其四,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育基地。高职院校应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机会,共同建立实践教育基地。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接受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过程中,企业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还能通过自身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而且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开展定期的交流与合作活动,共同研究并解决协同育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五)聚集多方力量,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高职院校在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形成强大的协同育人合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的目标,从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高职院校应加强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宣传工作,全面提升全校师生对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宣传过程中,通过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深入阐释协同育人的意义、目标及其实施路径,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这一工作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协同育人的成功案例和先进经验,营造浓厚的协同育人氛围,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7]。第二,加强家校联合,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高职院校应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协同育人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应通过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表现及协同育人的进展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思政素养,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为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还可以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亲子劳动体验活动,以便能够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三,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与企业、社区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应积极寻求与企业、社区的合作机会,共同开展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接受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可以与社区合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与社会各界紧密合作,形成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该育人模式超越了单一技能训练的范畴,致力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在协同育人作用下,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锻炼体魄,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还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其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系统育人模式在高职院校的顺利实施,高职院校应该采取多样化的实施策略,为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保障,从而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屠琳琳.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4(13):29-32.

[2] 雷兴强.校企协同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4(1):185-188.

[3] 袁娇.新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世纪桥,2024(1):73-76.

[4] 田跃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融合路径研究[J].世纪桥,2023(11):51-53.

[5] 蒋尊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9):114-115.

[6] 高珊.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思考[J].大学,2021(51):101-103.

[7] 孔令利.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20,4(22):124-125.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