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及思政教育工作对策研究

2024-11-14郭爱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9期

[摘 要] 在新质生产力迅速崛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旨在全面剖析新质生产力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影响,深入探究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挑战,并基于这些分析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改进策略与实践路径。首先,对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次,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多个维度分析了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再次,针对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最后,探讨了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效果。通过这一深度探索,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共同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关 键 词] 新质生产力;学生管理;信息技术;思政教育;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9-0153-04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迈入新质生产力时代。新质生产力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1]。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2]。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创新和实践,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所产生的根本性成果。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成为当前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3]。本文将从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出发,全面剖析其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影响,深入探究管理工作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与实践路径[4]。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教育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个性化教育模式的转变[5]。这一转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教育资源分配。新质生产力使教育资源得以更加公平、广泛地分配,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智慧课堂等新型教育模式,师生可以获取更加丰富、便捷的教学资源和学习体验。其次是教学方法和手段。新质生产力推动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使教学变得更加多样化、个性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平台可以精准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行为,实现个性化教学。最后是教育管理和评估。新质生产力促进了教育管理和评估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与特征

(一)新质生产力的概念

新质生产力是指在现代科技与社会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生产力形态[6]。它依托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通过创新生产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能等手段,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教育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引入不仅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还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动力源泉[7]。

(二)新质生产力的特征

新质生产力具有四个特征:第一,创新驱动性。在教育领域,这表现为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管理模式的创新等。第二,智能化。在教育领域,这表现为智慧校园的建设、在线教学平台的开发以及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等。这些智能化工具不仅提高了教学和管理效率,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便捷的学习体验。第三,网络化。在教育领域,这表现为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远程教育的兴起以及家校合作模式的创新等[8]。网络化趋势使教育更加开放、包容和多元化。第四,个性化。在教育领域,这表现为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视和关注。通过对学生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行为特征,为个性化教学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三、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深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还存在很多亟须解决的问题。第一,管理理念滞后。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仍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存在理念滞后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过于注重规范和秩序维护,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9]。同时,管理目标单一化,缺乏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这种滞后的管理理念难以适应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要求[10]。第二,管理模式僵化。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往往采用集中式、层级化的管理方式,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这种僵化的管理模式难以应对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挑战。同时,传统管理模式在资源配置和决策制定方面也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难以满足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第三,管理手段落后。虽然新质生产力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仍有待提高。部分学校或地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投入不足、技术落后等问题。同时,已建成的信息化系统也存在功能不完善、使用不便捷等问题。这导致学生管理工作在数据采集、分析、应用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和限制。第四,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健全。随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也暴露出诸多不足。一方面部分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这导致学生在面临心理困扰时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第五,家校合作与社区参与不足。家校合作与社区参与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当前学生管理工作中家校合作与社区参与的程度仍显不足。部分学校缺乏与家长和社区的有效沟通和合作机制。同时,家长和社区也缺乏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这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来自家庭和社区的有力支持。

四、新质生产力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首先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树立创新的管理理念。这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以及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等。其次是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借助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可以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例如,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学生信息的快速录入和查询等。再次是管理内容的丰富化。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和丰富。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生活指导等方面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最后是管理模式的多元化。为了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例如,可以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生管理、推动学生自治等。

五、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手段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手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为深入和高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行为特征等信息,从而制定更加个性化的管理措施。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辅助进行学生考勤、成绩分析、心理健康评估等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其次,高职院校可以搭建在线教育平台,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同时,平台上的互动功能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与教师、同学交流,增强学习动力和效果。最后,高职院校需要构建智慧校园系统。智慧校园系统集成了校园管理、教学服务、生活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功能,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全面的支持。通过智慧校园系统,学校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创新管理方法

首先需要开展精细化管理。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实现精细化管理。例如,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习状态、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其次需要加强家校合作。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平台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和成长需求,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最后高职院校可以开展学生自治。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推动学生自治。通过成立班级委员会等学生组织,让学生参与制定和执行管理制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同时,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优化高职院校学生服务

学生是高职院校的主体,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辅导和帮助;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和支持;为就业创业的学生提供指导和服务等。另外,需要完善生活服务设施,加强对学校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如改善学生住宿条件、提高食堂服务质量、完善体育设施等。

六、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方式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思政内容应围绕增强学生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培养时代责任感、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构建“大思政”格局、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强化校风学风建设等方面展开。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

一方面,要增强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通过思政教育,使学生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另一方面,培养时代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

首先,高职院校要在思政教育中融合专业教育,将思政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形式,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政素养。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直播平台等,创新思政教学方式,提高教学互动性和实效性。最后,高职院校不能只注重理论教学,还应该广泛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创新型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新质生产力的魅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构建“大思政”格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首先是全员育人。形成校领导、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等全员参与的思政工作格局,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管理的全过程。其次是全方位育人。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多个环节,形成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最后是全过程育人。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成长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和指导。

(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力军,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纽带,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首先,发挥他们的桥梁作用。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要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反映学生思想动态和需求,协助学校做好思政工作。其次,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通过定期培训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使其能够在学生群体中发挥榜样和带动作用。

(五)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关乎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定期举办心理知识讲座、放映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影片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另外,建立心理支持系统,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六)强化校风、学风建设

校风、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影响力。首先,高职院校要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栏、网络渠道等多种方式宣传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其次,要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考风考纪管理,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品行修养。

七、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在新质生产力的支持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管理效率与精准度得到提高

首先,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学校能够精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行为特征等信息,从而制定更加个性化的管理措施。这种精准化的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并且能够更快地识别和解决潜在问题。其次,智慧校园系统、智能教学系统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引入,使许多原本烦琐的手动管理工作得以自动化处理,如学生考勤、成绩录入、课程安排等工作都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完成,大大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学生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

首先,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更加注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数据分析,学校可以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推荐,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其次,在线教育平台、智慧课堂等新型教育模式的兴起,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课程和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师生互动与合作得到加强

师生互动与合作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更多便利。通过在线教育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教师可以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另外,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学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组织项目式学习、团队合作等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同时增强与同学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等方式,学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此外,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教育公平性得到推进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和广泛。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智慧课堂等新型教育模式的应用,学生可以跨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缩小了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此外,学校更加关注特殊教育学生的需求和发展。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配备专业的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等方式,学校努力为特殊教育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八、结束语

本文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及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和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对策。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因此,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及思政教育工作上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对策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学生管理及思政教育经验,又结合了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这些对策旨在提升学生管理及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展望未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及思政教育工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应持续关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完善学生管理及思政教育工作对策,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要求,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EB/OL].(2024-02-01)[2024-07-18].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2402/t20240201_ 1113828.html.

[2] 张震宇,侯冠宇.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J].当代经济管理,2024,46(6):20-29.

[3] 韩雨辰,高正礼.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J].当代经济管理,2024,46(9):1-8.

[4] 潘海生,杨影.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角色使命与责任担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10):27-33.

[5] 张辛欣,严赋憬.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J].党的生活(黑龙江),2023(9):38-39.

[6] 张林,蒲清平.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29(6):137-148.

[7] 姜朝晖,金紫薇.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4,12(1):108-117.

[8] 王宏兵,华冬芳.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提质培优:新要求、新挑战与新路径[J].职教论坛,2020,36(11):88-93.

[9] 陈建录,李瀑菲.高职院校提高校企合作水平的路径探析:基于耦合理论的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3):106-112.

[10] 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J].中国教育学刊,2022(4):41-49.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