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融合”视域下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的策略研究

2024-11-14颜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9期

[摘 要] 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深化与创新。基于当前高职公共艺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局限,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立足于学情抽样调查,提出公共艺术课程目标的完善、结构设置的优化、课程内容的创新以及评价维度的多元化,对学生审美素养道德品质、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等综合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促进美育带动其他各育融入,使之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紧密联系,最终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五育融合”的落地与实施。

[关 键 词] “五育并举”;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9-0145-04

公共艺术课程作为当代高职院校实施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道德品质、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还存在结构设置单一、课程内容陈旧、对学情缺乏关注、课程评价局限等诸多问题。基于此,高职公共艺术课程很难在“五育并举”的视域下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因此,深入探究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与研究现状,不断完善公共艺术课程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挖掘课程跨学科元素、拓宽评价维度,促进公共艺术课程功能的充分发挥,以美育带动德、智、体、劳“四育”,进而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五育融合”政策的落地与实施。

一、公共艺术教育在推动“五育融合”中的作用与意义

“五育并举”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教育系统逐步形成“五育并举”提法,将其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指导理念。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同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可见“五育融合”作为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体现,已经开始融入国家的政策文件。冯建军认为,“‘五育融合’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个操作概念。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就是要以一种融合、整合的思维看待教育……作为一个操作概念,就是在课程、教学和评价中找到一种促进融合的路径”。

2022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从《纲要》中可以看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和艺术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等综合素质,对学生个体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助推“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实现。

二、高职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研究现状分析

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发现已有的研究多数集中在高校的美育课程建设探讨,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模式与方法、实训环境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但基于“五育并举”,进而深入推进“五育融合”的背景下,文献中关于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如,李瑶钿的《“五育并举”视域下湖湘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艺术教学规范化路径研究》从创新融入理念、优化融入渠道、完善融入机制等方面着手提出湘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艺术教学的规范化路径。叶蓉、雷秋红的《高职院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构建——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为例》从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融合互渗、丰富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等途径提出高职院校优化“五育”并举课程体系的对策。

此外,为了进一步掌握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情况,课题组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学校五个学院学生进行了“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公选课艺术课程调查问卷”的抽样调查,参与调查的学生有3588位,有效问卷为3588份。

据调查,目前学校共开设了51门公共艺术课程。从不同艺术形式看,包含音乐、美术、影视、舞蹈、书法、工艺设计等门类。从课程内容类型看,主要包含两大类:一是艺术鉴赏类,如《中外管弦乐名作欣赏》《中国传统图案鉴赏》《现代艺术赏析》等;二是艺术技能类,如《儿童歌曲即兴伴奏》《校园色彩风景写生》等。其中以“鉴赏”或“赏析”命名的课程与以体验艺术技能为主的课程数量相当,均为22门,占比43.14%。而在这些课程中,纯鉴赏类的课程较少,教师往往将作品鉴赏与技法解读、体验融会贯通于教学过程中,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课程内容设计看,艺术教师立足于各自的专业领域,重在以民间艺术、书法、国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丰富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审美体验,开阔视野,增强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样的课程共有23门,占所有公共艺术课程的45.10%。

通过对学生喜爱的公共艺术课程类别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喜爱和接受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专业知识背景存在密切关系,如钢琴即兴伴奏类、美术技能技巧类、舞蹈类课程对提升艺术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但这些课程在其他学院则较为弱化,书法则成为信息科技学院、人文科学学院、外语教育学院学生最喜欢的课程。除此之外,鉴赏类、大学生艺术素养类、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学生的喜爱。

以上调查表明,教师的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定位与内容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职业能力需求,通过跨学科整合,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专业方向相结合,充分发挥艺术思维、艺术技能在不同领域的功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和帮助。当前的高职公共艺术课程改革亟须从优化课程结构、关注课程层级划分,合理分配资源、创新改革评价等方面入手,以更好地推动美育过程与“五育并举”的教育宗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五育融合”视域下高职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策略

(一)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定位

《纲要》明确指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是“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五育并举”为纲,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在确保与国家方针政策方向一致的情况下,还应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积极贴近行业需求,紧跟行业发展趋势,重视其实用性和应用性,尤其关注与职业技能紧密相关的艺术领域,促进学生有效地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升就业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培养目标应强调职业素养与审美能力并重,注重文化认同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重视实践技能训练与创新精神培养并行,增强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能力训练相融,从而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个体。

(二)公共艺术课程的模块化结构设置

当前,高职院校虽然公共艺术课程开设门类多,但是由于结构与设置不合理,学生在学期间仅选修一门艺术课程,即获得2学分,其课程的单一性容易导致学生对艺术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学生对艺术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持续兴趣,也无法满足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文化素养水平的多元需求。

为了提升课程的灵活性,促进教育目标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实现,围绕《纲要》以及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可将公共艺术课程分为艺术基础理论与鉴赏模块、艺术体验与创意实践模块、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模块以及艺术实践模块,每个模块课程各占1学分,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和专业要求选择相应的模块,完成至少2学分的要求。

其中,艺术基础理论与鉴赏模块,旨在为学生提供艺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审美评价的基本能力,包含艺术基础理论、艺术史、美学原理等课程。艺术体验与创意实践模块,旨在提供各种艺术技能的实践教学模块,强调动手操作和技能训练,如绘画、数字媒体制作、雕塑、摄影、音乐、舞蹈,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意思考和创新设计等。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模块,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如中国书画、民间艺术、传统戏曲,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等,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学习手工艺、民间艺术。艺术实践模块,旨在强调艺术,培养学生学会综合运用自身的艺术技能,在校园艺术实践或社会服务中发挥作用,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如担任班级或校园艺术活动的排练小助手、参与设计社区艺术服务、公共艺术项目等。此外,对应每个模块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大纲、评价标准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参与过程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

就课程开设对象而言,不仅可以安排校级公共选修课,还可以针对高职院校的二级院系开设适合其专业发展的公共艺术课程内容,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跨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培养团队合作、沟通表达、管理能力等职业素养,还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与实施

1.课程内容与专业的关联融合

公共艺术课程内容通过将艺术与多元媒介相融合,主题式整合课程内容,将艺术与歌唱、器乐演奏、舞蹈表演、创意绘画、工艺作品、影视等艺术相融合,同时也与语言表达、信息技术等学科产生跨界融合,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艺术表现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公共艺术课程作为校级公选课,教师开设课程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如通过开设艺术与历史课程,引导高职院校人文学科专业类学生结合艺术作品学习中国历史,理解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开设舞台儿童剧表演课程,将艺术表演与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交叉融合,满足学生对艺术表演的体验性学习需求;开设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引导信息科技专业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艺术创作和设计,或开设艺术与编程课程,让学生通过编程创作数字艺术作品;开设创意艺术教学法课程,教学生如何设计和实施富有创意的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在授课过程中,通过项目式学习,引导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形成跨学科学习小组,围绕一个任务或一个主题,结合艺术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体验、表现和创作,培养团队合作与跨学科沟通能力。

2.课程内容与实践活动的并行融合

(1)课程设计注重理实一体

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如在进行艺术美学、艺术鉴赏等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可通过结合艺术馆和博物馆参观、音乐会和戏剧观赏、艺术作品赏析,或是利用数字媒体和网络资源,如VR虚拟博物馆、线上画展等,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艺术接触和学习机会,增强学生的感性经验。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艺术课程,可通过在校园设立书法、国画、陶艺等专门的工作坊,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开展讲座、示范教学,引导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模仿、借鉴、迁移、再创作等模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感知、理解和表现主题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意联想与表现能力等。

(2)校园活动强化互助共赢

除了课堂授课,还应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公共艺术课程的教育边界,定期举办清明、端午、中秋、新年等校园传统节庆日的体验活动,通过制作美食、书写春联、艺术表演等活动,也可通过利用AR\VR等现代科学技术,重现历史场景或传统艺术表演,营造氛围,增强学生沉浸式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

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校园艺术实践活动,如艺术展览、合唱比赛、联欢会、戏剧表演、舞蹈、运动会以及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鼓励他们在创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元素与形式,敢于尝试音乐、舞蹈、体育等学科之间的融合创新,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体育精神和劳动意识。活动中引导学生发起、管理和负责自己的艺术项目,这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更加主动地探索艺术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

(四)公共艺术课程的评价

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等方面的表现,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和全面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评价主体多元化。

结合“五育”维度。围绕“德育”维度,考察学生参与艺术活动过程中所体现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感;考察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深入理解、挖掘能力和概括提炼能力。围绕“智育”维度,考察学生对艺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等;考察学生在艺术展演中呈现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特别鼓励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创新和个性表达。围绕“体育”维度,结合涉及身体表演的艺术形式(如舞蹈、音乐律动等),考察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考察学生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耐力、毅力和创新表现。围绕“美育”维度,考察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包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考察学生在艺术创作和表演中展现的创意、个性和风格。围绕“劳育”维度,考察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体现的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考察学生对艺术作品劳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

注重过程性评价。从学习态度、艺术活动准备、艺术活动效果、团队合作、反馈评价中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学习态度考察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程度与频率;艺术活动准备考察学生排练过程的认真程度和对活动细节的关注;艺术活动效果考察学生在活动展示过程中的自信度、表现力和对作品的诠释;团队合作考察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包括沟通协调、任务分工和团队精神;反馈、评价将教师、同学以及观众对艺术作品、艺术活动的反馈纳入考察范围,通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反思考察他们对自己表现的认识和理解等。

拓展评价主体。其评价主体除了教师,还可以增加学习者自身、学习同伴、行业专家等。其中,教师与行业专家主要给予专业性的意见和建议。学习者自评则是通过自我反思、阐述创意思路与心得的方式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同伴互评则是通过小组讨论、书面或在线评价的形式围绕学习者的精神品德、学习态度、作品质量、沟通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提供客观和有建设性的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减少单一评价视角可能带来的片面性,也使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群体的需求,提高公共艺术课程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四、结束语

高职公共艺术课程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落实“五育并举”、推动“五育融合”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政策制度的指导性与规范性、教学资源的实践性与互动性、教学团队的引领性和协作性,为课程建设提供坚持的基础和保障。

(一)政策制度

高职院校应制定明确的公共艺术教育政策,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和要求,确保公共艺术教育的建设与“五育并举”教育目标相符,保障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通过制定明确的标准,保障教学活动质量,促进教学团队的专业化发展。

(二)教学资源

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资源建设,开发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资源,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安排艺术专业教师以及有扎实专业素质的高年级艺术专业学生担任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排练小助手,促进资源共享、互助共赢。

(三)教学团队

组建由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等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参与公共艺术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教师在教学中相互借鉴、交流,提高专业素养和跨学科教学能力,形成统一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引领课程改革和创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美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42(5):1-14.

[2] 张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路径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2):9-11.

[3] 葛春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4):14-15.

[4] 罗星海.高职公共艺术课程构架研究与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38-44.

[5] 朱亚俊.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5):75-78.

[6] 原宇.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现状及未来创新发展[J].辽宁高职学报,2017(6):49-51.

[7] 叶蓉,雷秋红.高职院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构建: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5):104-108.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