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M视角下岗位实习质量评价指标评述及优化研究
2024-11-14贾晓松
[摘 要] 探索TQM理念下职业院校岗位实习的质量评价指标优化设计。在对现有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全面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具有较好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希望通过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能够促进职业教育实习质量的整体提升,并为其他教育领域的质量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 键 词] TQM;全面质量管理;职业教育;岗位实习;实习质量;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9-0073-04
一、引言
实习质量评价是实习质量考核和保障、监督、问责的基础和前提。2021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21〕4号),规定职业院校要会同实习单位,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实习考核制度,根据实习目标、学生实习岗位职责要求制订具体考核方式和标准,共同实施考核。202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也明确提出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对实习实训学生的指导,明确实习实训内容和标准”。
本文从TQM的视角出发,探讨职业院校岗位实习的质量评价指标优化设计,以提高实习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二、相关研究评述
实习质量评价可以分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实习质量评价、院校实习管理部门视角的中观实习质量评价和一线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企业、实习学生视角的微观实习质量评价,本文采用微观实习质量的视角。院校有多种多样的实习形式,本文所指的实习专指岗位实习,即由在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发生的与学生所学专业高度关联的实践活动,以毕业实习最为典型。已有研究多数集中在理论探讨上,能够给出具体质量评价指标的少,这些成果从各自角度对实习质量评价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通过梳理已有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发现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质量评价目的不清晰、用户定位模糊。是给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或者院校实习管理部门做质量监督和决策参考,还是给一线实习指导老师评价学生实习质量而服务?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用户。第二,评价对象不清晰。实习质量评价是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评价还是对实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实习活动的质量评价?不少研究把两者混为一谈。第三,指标设置普遍带有随意性,从个人主观角度设置为质量评价指标,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和体系框架,造成各个研究者提出的实习质量指标大相径庭、莫衷一是,在此基础上即便构建了量化模型,其有效性也存疑。第四,质量评价体系的关键概念未作梳理和定义,存在各种误区。例如有的研究者把实习教学质量等同于实习质量。第五,指标体系逻辑结构混乱。例如有的研究者未对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的概念内涵进行科学的梳理,把品行、纪律、分析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等能力素质指标混杂地同时配置到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中作为二级指标,逻辑上的合理性有待商榷,同时真正的过程性指标和成果性指标被忽略了;还有的研究者把实习效果列为一级指标,但是对实习效果的概念和内涵并未进行定义,反而把学生自我评价、校企指导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带有主观色彩的指标与实习过程、实习内容、实习环境和实习效果等概念混杂地打包到实习效果这一概念之下作为其二级指标,如此就造成指标体系的逻辑结构混乱。第六,指标体系不完整,未能充分反映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例如有的研究者没有考虑实习工作成果。第七,可操作性不强,表现在要么指标不够细化,要么指标显性度不强、内涵不清晰,要么依赖问卷调查和复杂的数学模型收集处理数据,不利于推广应用。第八,脱离人才培养方案来设计实习质量评价体系,未能反映最新的政策要求和教育理论成果,例如“五育”全面发展的素质观,以及职业能力构成的研究成果等。
三、TQM基本理念概述
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即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综合的、全面的质量管理理念,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其根本目的是通过顾客满意来实现组织的长期成功,增进组织全体成员及全社会的利益,代表了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
TQM的特点概括起来是“一个过程、三个全面、四个阶段”。“一个过程”是把质量管理当成一个过程,在不同时间内应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组织的每项活动都有一个产生、形成、实施和检验的过程。根据质量管理是一个过程的理论,实习质量不是对最终成果检查、考核得来的,因此要重视影响实习质量的一系列过程性活动,包括实习前中后各个阶段,如此才会有可持续的质量提升。“三个全面”是TQM的核心理念,即质量管理是对全面质量、全部过程和由全体人员参加的管理。“四个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步骤,即一切工作按PDCA循环进行。
四、TQM视角下的实习质量评价
根据TQM“三个全面”的核心理念,实习质量评价在空间上应该涵盖“全面质量”、在时间上应该包括“全部过程”,在评价主体上应该包括“全体人员”。
(一)“全面质量”视角下的实习质量评价
“全面质量”观要求跳出狭义质量观的桎梏,除了关注产品质量,还要关注成本、交货期和服务等全部影响客户质量评价的要素。根据这个理念,实习生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的“产品”,这个“产品”的质量应该包括学生在实习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素质和形成的工作成果,其中能力和素质是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素质、知识和能力在实习工作中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工作成果则是结果导向的企业所关注的重点。实习平台质量是影响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也应作为“全面质量”的组成部分纳入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此同时,在实习质量评价时还要重视控制评价成本。
1.能力评价
岗位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工作实践的过程,也是知识和技能最好的检验方式。工作能力包括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其中通用能力又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即“处事”能力,包括观察、思维、分析、探索创新、决策能力、想象力等工作所需的事务处理能力;社会能力即“待人”能力,包括组织协调、口头与书面表达、抗压能力、礼仪礼貌等人际能力。而专业能力则千差万别,需结合专业性质和岗位需求设置,可以结合专业性质和企业岗位说明书,识别出岗位所需的专业核心能力,由专业自行设置。
2.素质评价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唯分数论、唯知识论的纠偏。素质目标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质量评价不能只关注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实习中表现出的个人素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应该纳入实习质量评价的视野;其中德育评价包括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等内容,涵盖政治、法律与道德等范畴;智育评价的内容是学生在实习中表现出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活学活用情况;体育评价的内容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美育即审美素质,包括工作中鉴赏美、创造美的情况;劳动素质的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纪律、勤奋度、动手能力、责任与担当等劳动者必备素质。
3.工作成果评价
岗位实习是学习活动,同时也是工作过程。大多数企业都是绩效导向的,企业和院校的人才观最显著的区别是企业更关注员工创造的实际工作业绩,而院校则侧重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及学习过程的表现。对于企业来说,知识、能力和素质最终要体现为一定的业绩成果,即业绩才是硬道理。工作成果是能够为企业创造直接价值的劳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实习期间产生的实习总结报告、企业鉴定表、毕业设计、培训记录和周报等文件材料并不能为企业直接创造价值。工作成果是超出一切文件材料以外的、最能体现企业用人观、育人观的实习硬指标,也是最能体现实习效果的硬指标。岗位实习的工作成果可以分为直接成果和间接成果两个层次:(1)直接成果即业绩成果。岗位实习具有在岗工作的性质,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产生一定的业绩成果,因此有必要从业绩成果的角度来评价实习质量。直接成果可以结合企业相关岗位的KPI指标进行评价,例如销售岗的产品销售数量。但是并非所有企业都建立了KPI制度,特别是中小企业。另外,由于职业院校专业的多样性和实习岗位的多样性,直接成果不可能有统一的评价指标,在考虑质量评价的成本和可操作性后,有的专业和岗位甚至难以找出可以量化且易于考核的实习成果。因此,应该根据专业性质和实习企业、实习岗位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考核直接成果以及设置何种考核指标。(2)间接成果是指在直接成果之外能够间接佐证工作成效而且易于观察到的成果,主要包括实习期间获得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授予E8nJxGBqk7wP+DZF8EWzpA==的荣誉、奖励、称号等嘉奖,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及方案,获得正式劳动合同,以及在企业获得的资质,例如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需要强调的是,实习结束后获得实习单位的正式劳动合同是评价实习质量的硬指标,是实习质量评价含金量最高的指标之一。
4.实习平台质量
实习企业和岗位是实习的平台和载体,为实习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工作内容和现场实习指导。实习平台与学生专业的匹配度、工作场景的典型性、实习内容的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习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按照TQM“全面质量”的观点,平台质量应该纳入实习质量评价的视野当中。实习平台质量可以由实习条件、实习内容和实习报酬三个指标进行评价,其中实习条件包括实习单位质量和具备的实习保障条件。实习单位质量主要评价实习企业的规模、行业地位、管理和技术水平等,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管理先进的企业通常意味着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岗位培训、实习内容、实习条件和实习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学生实习质量有先天优势。实习保障主要评价实习所需的软硬件是否具备,以及是否给学生购买保险、提供食宿等。实习内容主要考查专业对口度,即实习单位提供的实习岗位、实习项目或实习内容与专业核心技能的契合度,契合度高的实习内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实习报酬是一个量化指标,由企业支付给实习生,它易于测评而且能够综合反映实习平台层次,实践中可以以实习三方协议中载明的实习报酬为准。
5.成本控制
TQM认为,成本也是质量。要以成本最优的方式来评价实习质量,即在评价实习质量的时候要考虑评价本身所产生的时间成本、人员成本以及操作难易度等。理论上完美的质量评价方法在考虑到各种评价成本后却未必是可行的方法。所以在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时候,应该考虑操作的便利性和可推广性,要尽可能简单直观、资料易于收集、方便校企生三方理解和操作。若非对实习工作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那么在院校实习质量评价实践中,面向实习生个体的微观实习质量评价不宜采用过分依赖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的复杂评价技术。
(二)“全部过程”的实习质量评价
产品质量的形成与一系列过程有关,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质量管理必须对全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进行管理。这就要求除了关注实习的结果质量,还要关注过程质量,做到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并重。过程合规是实习质量的保障,实习过程可以分为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三个阶段。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对实习材料的规定指出,实习三方协议、学生实习报告、学生实习考核结果、学生实习日志、学生实习检查记录、学生实习总结、有关佐证材料(如照片、音视频等)可以分别作为实习前、中、后的质量评价依据。
1.实习前
根据教育部规定,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签署的实习三方协议是实习成立的前提,是对三方权益和实习质量的保障。
2.实习中
实习中是形成实习质量的关键环节。区别于实习终结时对实习质量的总结验收,实习中是对实习质量形成过程的即时控制和纠偏。实习中的质量评价可以围绕实习时间和地点的合规性、实习稳定性和实习过程报告来实施。
(1)时间和地点的合规性。实习是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实习效果离不开一定的时长作为保障,职业院校应规定实习时长的下限和上限,以保证实习质量。为了保证学生真实在岗实习,实习工作地点应与实习协议所载明的地点一致,以防止签订虚假实习协议从而使实习流于形式。可以采用有效的App位置签到来考核实习时间和地点的合规性,不具备App签到条件的可以用企业考勤记录代替。学生提交有时间戳的工作实景照片也是一种远程考核方式。
(2)实习稳定性。如果学生在有限的实习期间中途变更实习单位,到新单位、新岗位需要重新培训、重新上岗、重新适应,对实习质量十分不利。实习稳定性不佳的情况原则上应作为实习质量评价的一个负面因素。
(3)实习过程报告。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学生在实习期间完成日报、周报或月报等过程性报告,既是督促学生在工作中总结、反思和提高,又是对学生实习过程的即时考查和监督。
3.实习后
JSzwd8O/CeQGGYXHkuKy2KjvjOKCpz/lHexUvfo9VMM= 实习终结是实习质量评价的收官环节,校方实习指导教师作为第一评价主体将牵头组织校企生三方对实习质量进行总结性评价。工作能力、职业素质、工作成果、实习平台质量等“全面质量”要素都将在实习终结时进行全面评价。质量评价材料包括实习软件系统的记录数据、企业和学生提交的过程性材料(例如实习周报)以及总结性材料,后者一般包括企业提交的实习鉴定表、学生提交的实习总结报告,学生工作成果的佐证材料可以作为实习总结报告的附件同步提交。另外,基于毕业实习的毕业设计也应作为实习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
企业鉴定表是从企业角度对学生实习质量的评价,是企业作为评价主体的体现。按照TQM的理念,实习生的职业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果都应该在企业鉴定表里得到评价;实习总结报告是从学生角度对实习的总结和评价,是TQM“全体人员”参与质量评价的体现;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设计的最佳方式是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结合实习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毕业设计方案。因此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应该同步进行,相互融合,这样的毕业设计才不会脱离实际、空穴来风;而且通过毕业设计反作用到毕业实习,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去完成实习工作,从而提升实习的成效。
根据实习前的实习三方协议、实习中的过程性材料以及实习后的总结性材料,再参考毕业设计,实习指导教师可以进行基于“全部过程”的质量评价。
(三)全体人员参与的实习质量评价
职业院校学生岗位实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实习质量的提高与系统成员的努力密不可分。构建由校企生三方共同参与的实习质量评价系统可以保证实习质量评价的系统性,调动校企生三方的积极性。
五、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设计
实习质量评价从理念到实施需要有指标体系作为桥梁进行衔接。
从动态角度看,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有实习初始时的状态、实习期间的变化量以及实习结束时的状态这三个观察点。因此,能力和素质不能简单归入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考虑到能力素质是完成实习工作任务的基础和前提,是个人职业胜任力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把能力和素质单列,使之和实习过程质量、工作成果评价、实习平台质量等并列考查。
从结果导向的角度看,成果或业绩是企业关心的最高工作指标。实习后的总结性评价虽然也应该有工作成果的内容,但是为了突出业绩为王的企业经营理念,本文把工作成果评价与实习过程质量评价并列。工作成果评价考查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实质性工作业绩,而实习过程评价则侧重于对各种实习材料的形式性考查。
综上所述,经过多重优化的TQM视角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能力评价、素质评价、工作成果评价、实习过程质量评价和实习平台质量评价五个要素,它们是实习质量评价的一级指标,共同构成实习质量评价的“五星”指标体系;与此同时还要重视控制实习质量评价成本。
六、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
建立一个普适性的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有相当挑战性的工作,本文提出的指标体系应该被视为一个框架性的成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合并、拓展、删减和补充。例如,在某些情形下“五育”评价可以合并为“素质”考核点;院校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票否决项,例如没有签订实习协议。本文提出的指标体系在实践中体现出较好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对实习质量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莹,和思铭.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岗位实习质量考核评价中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1):97-101.
[2] 朱惠兰.本科院校实习质量评价模型及通用指标体系[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2,11(1):41-47.
[3] 郑慧.高职院校跟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5):167-169.
[4] 马海元.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1,39(1):130-132.
[5] 吕春莉.基于TQM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9,5(5):169-170.
编辑 马花萍